7月31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甘肃省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的问题。问题不复杂,就是面子工程问题。据称,榆中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却花了9.52亿元在县城边缘建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公园,未来20年每年都要向社会资本方支付建设成本和利息以及高额运营费用。而该场馆因未通过消防验收,7年来一直没能对外开放,且未做好使用规划。2019年,当地还花6200万在入城处大修仿古城门。该县为修建宏伟辉煌的“市民公园”,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事关民生的棚户区安置房项目不得不停工,居民安置过渡费也无法发放。
对于资金紧缺问题,记者询问资金筹措不上的放,有何补救方案。该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称,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现在确实没有太多办法。榆中县的这个问题经由《焦点访谈》播出后,兰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7.31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调查组”,对报道的问题调查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后续调查将及时向社会各界公布。
那么为何榆中县要如此迅速地大搞面子工程呢?连项目使用规划都没做好,相关资金筹措都没解决,就如此关键上手?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政绩考虑。面子工程不一定要实用,但一定要富丽堂皇有气派。这样才能体现出主政官员的能耐和等次,才能给其仕途加分。由于面子工程过于浩大,往往会留下不少后遗症。但是,主导面子工程的官员却得到提拔机会开溜了,一堆烂摊子则留给后面的继任者。当然了,也有好一些官员搞面子工程失败,不仅得不到提拔机会,自己还落马被抓,锒铛入狱的。2019年,举债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楼”的贵州独山县原县委书记潘志立就是搞面子工程失败被抓的典型。
打击面子工程讲了那么多年,为何屡禁不绝呢?因为面子工程非常好使,只要把钱投进去就可以见到成效。如果要搞经济、民生之类实打实的工作,非常考验治理水平,并且还不一定能马上见到成效,搞不好还会为后任官员做嫁衣。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官员就会倾向于搞面子工程,迅速捞一波仕途提拔资本后开溜。面子工程为何如此宏大?因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提升,小规格的面子工程已经不能为这些官员们加多少分了,所以这些面子工程是越搞越大。要想杜绝面子工程,就需要认真完善官员提拔的考核评价标准,断掉搞面子工程的官员的仕途晋升前途,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彻底放弃搞面子工程的念头。你们说有没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