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过度迷信武力且“五刑皆有赎”激化矛盾导致西周覆灭

史海撷英 2024-09-24 18:11:22

周穆王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天子了!这个五十岁才即位的“老太子”,居然活了105岁,在位55年,成为周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天子。他“周行天下”,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其中许多参杂着神话与猎奇的故事,既彰显着西周鼎盛时期的强国之威、进取精神,也透露出周穆王独特的人格魅力。

他励精图治,大胆革新,创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制度;他东征西战,所向无敌,使王朝始终保持着强盛强势!然而,“盖周之衰自穆王始”,周穆王还是把鼎盛的西周王朝带入了衰落的轨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刀阔斧的调整

周穆王是在一场悲剧中上位的。周穆王的父亲周昭王,在南征荆蛮取胜后,班师过程中发生不测:昭王,与“六师”一起被滔滔江水吞没了······

周昭王,乃一国之君;“六师”乃王朝征战主力!他们居然一起在意外中覆灭,这是物质、精神层面,都是沉重打击!

物质上的损失自不必说:在以战车为主力的时代,要重建“六师”,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精神上的损失则更是致命:在“天命观”为主流思想的时代。天子与王朝主力一起遭遇“意外”,看起来就是来自上天的惩罚!

周穆王

这样的局面上上位,周穆王的压力可想而知。

所幸的是,当时的西周王朝还处在强盛时期,有承受风险的能力;而周穆王,又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有为之君!很快,周穆王就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

1、制定规范、刑法,以整顿形势

周穆王先是令人做《臩命》,向官员重申执政规范,也就是约束统治集团的行为。

随后,周穆王又令人做《吕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其中确定了墨、劓、膑、宫、大辟五大刑,细则3000多条!在以”礼“为基础的周文明体系中,这些细致的法令法规,使王朝在制度上更为健全!

2、整军习武,重建“六军”

“六师”是保卫王朝的主力军,不可不重建!

以当时西周的国力,咬咬牙,凑齐装备凑齐人还是不难的。难的是:如何使缺乏军事经验的队伍,成为精锐之师!周穆王采取的方式是:风气为先!

周穆王定期举办射礼和飨礼,与贵族、小臣、夷仆进行射箭比赛,射箭成绩好的重赏!因此,在贵族、“国人”中,形成了浓烈的习武射箭之风,其中的优秀者成为军队的指挥官,又带动了军队的训练!由此,“西六师”在较短时间内就重建起来,形成战斗力。

3、调整军事布局,使王朝对天下控制进一步加强

自周“宅兹中国”以来,其在东部的防御重点一直在黄河流域。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内外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军事布局的重点自然也应调整!

周穆王在陕南地区设立了军事驻屯地“商师”,又自淮河中游至“商师”构成数百里的孤行防御圈,使东西两大集团军的防御体系衔接了起来。如此,王朝对南部荆蛮、淮夷的应变能力大大增强!

同时,周穆王又在井氏地域之北建别都西郑,亲自坐镇此处,将诸侯、异姓王与“六师”协调起来,最大限度堵住了西部之敌偷袭的路径,使西土得以维持安宁!

西周疆域图

可以说,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西周王朝气象一新!

东征西战,无往不胜,威行天下

而周穆王的武功,同样显赫。

1、两伐犬戎

周穆王以“不享”的罪名讨伐犬戎!两次讨伐,皆获胜,“获其五王”、“迁戎于太原”,取得了不小的胜利!

2、深远西征

破犬戎后,穆王率领六师继续西征!随即,一系列神话、猎奇故事主要就是在这段时间展开的。

不过,即便故事有夸张,但“必有车辙马迹焉”,一般而言,周穆王从中原到达大西北,沿途接触了诸多部族酋帮,促进了与西北诸民族的交往和理解!

3、伐徐戎、征淮夷

周穆王在西边“乐而忘归”时,淮河中下游爆发叛乱,徐王率领九夷伐周“西至河上”!这时,周穆王已经西去很远!幸亏后来赵人始祖造父善于驾车,“一日千里以救乱”,护着周穆王赶回平乱!不过,从穆王西征的“六师”速度当然没有那么快,因此,周穆王以毛国、吴国、吕国军队为主,发起反击!

经过三年征战,动乱终于平定了!此战,周穆王在没有动用“六师”的情况下,就由邦国军队为主力迅速平定叛乱。这表明:周穆王提前对南线防御的布局起到了关键作用!

4、南平荆蛮

周穆王又两次南征荆蛮。最终,荆人“来贡”!周穆王用兵,无往不胜,没有失败的纪录,这是十分罕见的。

国威

周穆王时期,西周王朝的国威可谓鼎盛!

一是其西巡期间,与西北各民族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这也是中原王朝与西域最早的交往之一。而从“西极之国化人来见”、“西王母来朝”等记载来看,周天子的神威已经到了中亚地区!二是威服东南!周穆王在击败徐夷后,继续东进,至九江,使东南许多古老的方国、部族纷纷归顺!三是涂山会诸侯!最后,周穆王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大会诸侯,彰显王威!

这几乎可以堪称是王朝鼎盛的标志!

可以说,周穆王无论内政、军事、外交,皆表现出雄才大略,所向无敌、国威显赫!

周穆王

然而,为什么后人还是认为“盖周之衰自穆王始”呢?

改变民族政策,加剧战乱,开启亡国之路

周穆王重建“六师”后,把重振国威的第一步放在了打击犬戎上!

从短期结果看,当时的犬戎确实尚未强盛,周军“由易而始”,首战而胜,开启了不断胜利的道路。但从长期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灾难!

犬戎是商周之际活跃于西北地区的游牧族。所以,在周还只是“小邦”时,周与犬戎就长期相爱相杀了。

不过,自周文王击败犬戎后,犬戎一部分暂时与周脱离接触,远迁到了甘肃青海地区,一部分尊周为宗主!周武王灭商后,将这些归附的戎人迁至泾、洛之北,成为“以时入贡”的“酋邦”。后来,“西戎皆服”,为周王室“保西垂”。后来,经过几十年发展,戎人发展了起来,不甘心“纳贡”!对此,有人建议周穆王,重新采取周文王时期的“耀德不观兵”政策,允其“荒服”,也就是定期携礼拜见天子就好了。但是,周穆王仍然决定以“不享”的罪名伐戎,并一举大胜!

从短期看,这是周穆王赫赫武功的开端。但从政治结果看,“自是荒服者不至”,犬戎等西部少数民族,多成为了周室的敌人!

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事情!

祭公谋父建议周穆王以文王“耀德不观兵”,虽然是拿周文王来说事,但本质上是息事宁人,采取妥协态度。毕竟,自周武王时开始,犬戎已经有纳贡的义务了!

历史一再表明:一味息事宁人、妥协退让,从来不是解决问题之道!而即便周文王“耀德不观兵”,也是建立在军事上重创之的基础上的!

打,是肯定要打的!

而实际上,当时的戎人,支系繁多,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力量。所以,细致一些,团结一部分,惩罚一部分,威慑一部分,是可能的,也才是真正的周文王当年搞定西戎的政策!

周穆王一味迷信武力,一味以单纯的武力打击而不以政治手段配合,这是彻底翻脸!

后来,正是犬戎不断侵扰周的疆土,并最终灭了西周!

军事政策虽收一时之效,却开启持续消耗之门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淮夷身上!

四夷形势图

淮夷是由一批散居在淮河至汉水之间的诸多小邦组成的古族。当时,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局面,内部的关系同样是比较复杂的。他们联合起来与周抗争,显然是政治、经济层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在周初分封诸侯时,周没有重视淮河流域的风险,在该方向没有分封强有力的诸侯,对此缺乏经营。

周穆王从军事层面考虑,建立南部防线,确实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历史同样一再表明:在时间尺度拉长后,防线是靠不住的!此后,淮夷不断改变攻击方向,并开始与对周室不满的一些诸侯联合起来!而周军的防线,始终还是难以遏制淮夷进入“内国”的势头!在以后二百年的时间里,时叛时附的淮夷成为反周的主要角色,搅得周王室不得安宁,长期消耗着周王室的力量!

“五刑皆有赎”,社会矛盾加速严重

在内部治理上,周穆王修法规法令,一时间的效果是很好的。尤其是对“赎法”的调整。

“赎法”,也就是可以花钱减免罪。这在古代是很常见的,据说在夏朝就如此了。但是,一般情况下,“重刑无赎”!小的罪可以缴纳赎金减免,但如果罪过太大就不能赎了!但是,周穆王的“赎法”,则是“五刑皆有赎”,不管什么罪,开个价,都能赎!在一段时间内,这毫无疑问增加了财政收入!周穆王在重建“六师”之后,还能“周行天下”,又能征战四方,能花这么多钱,与这些是分不开的!

西周疆域图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只要有钱就能为所欲为、作奸犯科、杀人放火,毫无疑问加剧了社会矛盾。

“成康”以来社会相对公平、清廉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周之衰,由此开始了!

从个人层面来说,周穆王出身富贵,又活到100多岁,该建的功都建了,该玩的也玩了,到其去世时王朝仍然维持着强盛的姿态,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但是,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为求一时之功,对外对内皆激化矛盾,导致其死后周王室内外形势不断恶化直至灭亡,其确实又是“祸国之君”!

读史者往往以一时的盛衰来评价一个统治者的优劣,并把最多的溢美之辞献给那些“大有为之主”,这是错误的。

2 阅读:7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