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锯进婆婆脸里反映的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危境

叶青谈情感 2025-03-24 19:08:36

上上星期跟姐姐通话,得知姐夫病了,打吊针一个多星期了。头晕头疼,发冷热,流鼻涕。我说是不是感冒了,姐姐说他们也弄不清楚,她说先是她不舒服,接着姐夫也中招了,我说是不是甲流呢,那就更不清楚了,反正去了村医那儿,她就给配了些药打吊瓶,具体什么药,他们也说不清。

我们山村就是这样,别说县医院,就是镇卫生院,也要翻几座山越好几个岭,即使年轻人,没有汽车、摩托,去一趟也不容易,对儿女不在身边的七十几岁老人来说,那更是难上加难。虽说可以打电话叫车,但毕竟叫一趟就是大几十块,就算城里有退休金的老人,也不一定舍得,何况山夫农妇。所以有病就是拖着扛着,或到村医所打吊针——不是他们迷信吊针,是病来了他们没得选。

上周末又打电话问候,姐姐说姐夫吊针已经停了好几天,但还没完全好到体,感觉昏沉乏力,吃东西无味。我说这要有个恢复过程的,毕竟年纪大了,修复能力下降了。我叫姐姐没事还是陪姐夫多走动一下,现在路修好了,晴天雨天都去走走人才新鲜些,否则天天在家闷坐或者躺着,那人就会发霉了,越睡身子越沉重。

姐姐说她是这么做的,每天下午带姐夫走到山外台子上,和桃堂姐他们打打牌,将近做晚饭了再回去。姐姐说,甥女芳给她们打电话,叫她什么也不要做,一心一意陪着姐夫玩就是了,说姐姐姐夫在家平安健康,就是对他们几个儿女最大的支持。

说到这里,姐姐讲了前几天他们村里发生的一件骇人的大事:一位86岁的老人,在用怀抱手握式电锯截短木柴时,一时失控,将电锯锯进了蹲在对面给他扶柴禾的77岁老伴儿脸上。他们一时惶遽,还不知怎么停止的电锯运转;反正把受伤婆婆送到村医疗所时,村医看了吓得颤抖;转送到县医院,医生看了也束手无策;最后转送到更上一级的市医院,才做了手术。说是婆婆的脸颊被锯穿了。

我听着姐姐的陈述时,只觉得毛骨悚然,腿不由得一阵阵发软,脸也似乎一阵阵痠痛,仿佛被锯的是自己。

这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遭遇的不幸事故,在我们山里很有代表性。这是几乎所有留守老人们比较普遍的生存现状。这个年纪的老人,儿女都有五六十岁了,即使自己没再打工,也都帮着儿女带孩子去了,最近的起码也在县城,很难到身边照顾他们。

而这些老人,年轻时大都是参加过人民公社各种抢种抢收大会战的能干人,只要不躺倒,多大年纪也不会服老。就说这位老人家,86岁了,身体如果差点的话,走路都该颤颤巍巍了,但姐姐说,几千斤柴禾还是他自己做主买回的,他老人家竟然还敢怀抱电锯去一根根截短,出事是早晚的事。

姐姐说,那婆婆受伤住院,爹爹也不知是发生事故时受了刺激扭伤还是病痛,反正他也住院了,家里养的兴旺六畜,只好请村人帮忙喂养。儿女、孙辈也都鸡飞狗跳,从不同地方请了假回去看望和照顾。

现在我们山里绝大多数有留守老人的家庭,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儿女远程观察和关心指导父母的生活,但毕竟鞭长莫及,像这样的恶性突发事件,儿女看到了又如何,充其量辗转找有条件的村邻帮忙送医而已。

前些年我七十多岁的舅舅舅妈出山赶集时同乘一辆“麻的”遇车祸双双致残;我的小学启蒙老师开三轮车载老伴赶集,下坡时翻车导致老伴身亡;姐姐村里一老妪,到堰塘洗衣时栽进塘里溺亡……农村留守老人的安全事故各种各样,需要政府基层组织和机构的重视、引导和帮扶。

记得日本有部电视剧叫《迟开的向日葵》,主题就是政府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国家招募各个行业的年轻志愿者到乡村服务,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剧情非常感人,我看了两遍还会流泪。

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是由最底层民众里那个最弱势群体决定的。在我看来,我们的这个群体,就是边远村庄的老人。

0 阅读:0
叶青谈情感

叶青谈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