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在明史学家郭沫若和吴晗的建议下,中央同意了对明朝皇陵的挖掘工作,想要以此获得珍贵考古信息。
郭沫若和吴晗原本是将目光放在了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上,但在明代十三陵经过反复勘察后,并没有找到陵墓入口。
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建议,既然找不到朱棣的陵墓,干脆将明万历皇帝的陵墓当做挖掘对象,可以先拿来练练手。
郭沫若和吴晗对这个建议欣然接受,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召集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对万历皇帝所在的定陵进行挖掘。
然而也就是这次考古活动,直接导致定陵被毁。
在往后国务院更是出台了相关政策,不许再挖掘皇陵,吴晗、郭沫若也因为对定陵的破坏而被永久钉在耻辱柱上!
那么,这次定陵挖掘活动究竟有着怎样的详情?郭沫若和吴晗在这个过程中又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一 郭沫若和吴晗
就对定陵进行破坏性挖掘的时间来看,也就是新中国刚成立不满十周年的时间里,当时就历史考古学领域而言。
虽然有着丰富的考古资源,但技术和相关人才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水准,所以整件事就是在一种不成熟的考虑下所做的决定。
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影响性人物,就是郭沫若和吴晗,两人对于明皇陵的挖掘准备,最开始也属于心血来潮。
首先两个人都是明史学家,其中郭沫若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对革命贡献巨大,随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等重要职位。
吴晗同样是学术界大咖,并且对革命有所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调任到北京市副市长和北京历史学会会长职位上。
1955年的一天,这两位明史学家在明十三陵进行视察的时候,突发奇想,如果要是对这里的明朝皇帝陵墓进行挖掘,一定能够找出来不少的珍贵文物。
并且《永乐大典》就是朱棣命人编撰的,这部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很可能在朱棣的陵墓中就有副本,如果能找到这部书,绝对是一件奇功。
两人针对挖掘明皇陵的这个意见不断进行磋商,最后一致决定这件事是利大于弊的,就开始向国务院起草报告,想要对明十三陵进行挖掘考古。
周总理在看到这个报告以后,内心也是犹豫不定,但吴晗和郭沫若前后列举了挖掘明十三陵的多件好事,最后中央才同意了这个报告。
郭沫若和吴晗见中央同意挖掘明十三陵,高高兴兴的带人到实地进行勘察,想要找到朱棣陵墓的墓室入口。
但在明十三陵忙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对于朱棣的陵墓入口没有一点线索,可如果就这么放弃,郭沫若和吴晗都不甘心。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在定陵附近的墙壁上发现一道裂缝,被断定为这是万历皇帝的陵墓入口。
这时就有人向郭沫若和吴晗提出建议,既然找不到朱棣的陵墓,为什么不去挖掘万历皇帝的陵墓,既是摆在眼前的,也能为以后再挖掘朱棣的陵墓积累经验。
二 挖掘定陵
这个意见得到了郭沫若和吴晗的认可,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定陵上面。
挖掘定陵的报告很快就被送了上去,在1956年得到国务院批准。
因此上定陵也是目前为止,在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得到国务院批准的,对帝王陵墓进行主动考古发掘计划的皇陵。
考古人员顺着墙壁上露出的裂缝,开始了挖掘工作。
在前后进行四个月时间的详细清理以后,才挖到了定陵入口处的金刚墙,这也意味着大家已经到达了定陵的地宫深处。
只要再往前一步,就能打开万历皇帝最终安息的地方,那里的秘密是无比吸引人的,因为万历皇帝在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
对于陵墓的修建工作,在位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有着这么多的准备,里面的陪葬品一定是无比丰厚的。
最开始接触到地宫的时候,一道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大门挡在了大家面前,在考古工作者将大门小心推开以后。
映入眼帘的就是万历皇帝的龙椅,以及一盏曾经在墓中燃烧过的万年灯,因为时间久远,万年灯早已熄灭。
在进入这里以前,参与挖掘的民工都是十分紧张的,因为他们在民间怪谈中知道,像这样的帝王陵墓会暗藏很多的凶险机关。
比如弓箭、毒气等等,可这一路上都没有任何意外,所以大家都怀疑这些机关被安排在了棺椁附近。
当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摆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一众民工和考古工作者反而不敢上前,既是害怕机关,也是因为紧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最后一个胆子大的民工按奈不住好奇心,率先上前去查看情况,后面的人才跟着去看棺椁里的万历皇帝究竟是什么样。
棺椁被打开以后,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骨在其中保存完好,他们的身上覆盖着精美的锦缎,其次就是各种各样的陪葬品。
其中最为瞩目的一件物品,就是一顶金丝翼善冠,也就是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金冠。
被发现的时候,虽然历经百年时间,金冠还散发着黄金的明亮色泽。
之后根据考古专家的鉴定,这顶金冠的帽壳部分是用518根0.2毫米的金丝编制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没有任何打结的地方,无论是艺术性,还是考古价值都很高。
除此之外,在现场还出土了六顶帽子,每一个都代表着明代的高超工艺。
三 损失惨重
在万历皇帝棺椁旁的皇后棺椁里,大家则发现了四顶凤冠,分别属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其中孝端皇后是万历皇帝的原配,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后。
在这些工艺品质极高的帽子之外,里面除了金银玉器,还有万历皇帝的龙袍、乌纱翼善冠等重要文物。
不过还没等考古工作者们高兴多长时间,因为当时的考古技术落后,没有好的保存保护手段,出土的丝织品因为氧化原因而粉碎,很快就被破坏掉了。
除此之外,一部分没有保护文物意识的民众,也开始涌入地宫一览万历皇帝的风采,导致地宫内部出现混乱场面。
最后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被人焚烧,就连棺椁也被人砍碎,拉到外面去做家具,或者是被当做柴火烧掉。
因此如果大家今天到明十三陵参观,在定陵地宫中陈列的文物都是复制品,当年出土的文物十不存一,大部分都已经毁坏。
郭沫若和吴晗因此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是不可挽回的代价,两人也因此将永久钉在耻辱柱上。
然而当时的情况要更为危急,就是有了挖掘明定陵这件事以后,不少人就开始将目光放到了考古价值更高的秦始皇陵和武则天乾陵上面。
郑振铎等考古学家认为这种破坏性的主动挖掘将会造成灾难,就联名许多有志之士向国务院提交意见。
这件事最终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复,开始出台相关政策,从今往后除了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对皇陵进行抢救性挖掘以外,不得再对任何一座皇陵进行主动性挖掘。
也就是发掘定陵这件事,让中央意识到技术保护不到位,如果贸然发掘皇陵会造成的损失,时至今日,避免了更多的文物遭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