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
贾玲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表现出了她的真诚,再加上她的剧情没有任何的瑕疵,也很有说服力,这就是这部电影质量的基础。也是典型的反差效应,现在的国内电影,大多都是在剧情上破绽百出。
这部作品,却给人一种很好的观赏性,因为它的拍摄手法很娴熟。难道是宋小宝无师自通的功夫?因为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和摄像师,就是张艺谋的赵小丁。
相比之下,《李焕英》在大屏幕上的表现,就像是一部高质量的连续剧,又像是一部网剧,缺乏足够的语言,讲述的故事也很枯燥。例如,这部影片中最让我感到不安的地方,就是它经常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情况,尤其是在剧的后三分之一,因为它会将整个情节分割开来,而且会让人觉得它很慢,只有在最后关头,才会出现一段时间。这就是贾玲和她的工作人员的不足之处,他们不会其他的拍摄手法,只能借用最基础的舞台表演手法。
之所以要突出影片的观赏性,是由于它的观赏性与其它的观赏性不同。感觉是一种文法,文法自然是可以突破与革新的,但是把其它的文法统统拿来冒充影片,那就不是革新了。在一百年以前,大部分的影片都是用摄像机在台上录制的,但随着一些有天赋的导演们提出了运镜和剪辑的理念,它们才真正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现在有一种回归传统的感觉。
要说《李焕英》的催泪技巧并不高明。是以女性为中心的亲身体验,以对亲人的缅怀为主题。而却在节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在努力地让观众们流泪了,你怎么不哭了?他会一直拉着她,如果她不哭,会让他哭的更厉害。我被拖了很久,终于哭了,哭的很伤心,但我可以肯定,这不是因为这部戏有多烂,而是因为导演的诚意。
哭泣和悲伤,都是一种很复杂很有层次的情感,不管是演员的演技,还是对观众的感情,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创作者可以让自己的情感持续发酵,就像是一场可控的洪水,当剧情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打开闸门,让观众的情感毫无征兆地爆发出来,这是许多优秀作品都会采用的技巧。
假如观众仅仅将影片视为一种货物,确实,货物品质越高,泪水的数量就越多;在观众眼中,技术与技巧同样重要。但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只看泪水的数量,就像是色情和 AV之间的竞争,只看观众的身体反应,就能判断出谁更优秀。
但是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念还是比较保守的,只不过被一层家庭与真情所包裹着,初看上去并不耀眼。贾玲在穿越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母亲自豪,而她在穿越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母亲开心,这两件事情实际上是一样的;而母亲,不管是在她出生之前,还是出生之后,她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为她的子女着想。贾玲通过自己的孩子,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典型的、标准的、有理想的母亲,正因如此,在中国社会中,她才是最常见的母亲,也让很多从小在她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们,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贾玲曾经对谢楠说过:我想我的母亲并不只是我的母亲,我想让我的母亲更多地为自己而生活。很可惜,影片中贾玲将她的意愿强行施加于母亲身上,以示她对她的爱。明显不愿意参加排球赛,但贾玲坚持让她参加,以为那样她就会快乐;母亲显然对沈光林在台上的演出没有任何兴趣,但贾玲还是坚持要她来观看,认为那样可以使她的生活发生变化,即使牺牲自己无法生育也在所不惜。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我都是为你好的两个辈分对换。在当代,我们要倡导一种无条件的爱情。
这部电影的反差设计,可谓是成功之举。高明之处在于,这种设定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效果,就像两人在一起的那一场,本来是贾玲和沈腾在舞台上看着张小斐,而在剧情的转折中,张小斐在舞台上看着自己的女儿,让剧情变得更加生动,但遗憾的是,母亲的角色在舞台上看起来太过突兀,而且拍摄手法也不够娴熟,就像母亲从医院里出来,就是在模仿贾玲从医院里出来时的场景。即使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她也没有为自己而生,她依旧决定为自己的儿子而生,这让她的意义大打折扣。再一次,个人主义的光芒被集体主义的浪潮所掩盖。
母亲在结尾时说:为什么我很快乐,你却不相信?事实上,大部分将子女视为生活的支柱的母亲,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不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矛盾。问题的重点,就看这个说法有没有基于自己的觉悟,一个母亲若明知自己为抚养子女而丧失自己的生命,却依然这样做,全凭她自己的意愿,反之,她只不过用这个说法来安慰自己和别人。剧中的母亲也许很快乐,但她并没有为自己而生活,这让人感到悲哀。
我可以提供一个更具现代性的剧情:我的女儿是一个有着现代意识的独立女性,她只是希望能够让她清醒过来,能够自己做出决定,活出自己的生活,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后来因为种种荒唐的原因,母亲最终的决定,让她和年轻的父亲在一起。但是在这次旅行中,女儿看见了一位观念上的转变生活的更加自由快乐的母亲,母亲也渐渐懂得了作为一个独立女人的自己。
就像贾玲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许多年轻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的,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家长或者家长带到电影院来,以为他们一定会喜欢。根据我在网络上的评价,有好几个老人看了这部影片后很受触动,我也认为这部影片中80后的设置会让他们怀念。但我没有。从我最近收到的一些反馈来看,很多中老年人也是如此。这并不是说他们的价值观没有现在这么开放,但作为一个从小就被灌输了这种价值观的人,看过了无数浪漫的电视剧,看过了无数的欢声笑语,电影里的情绪表达就像是一场毛毛雨。
正是因为我们这些年轻一代自己被自己所打动,所以才会想当然地认为老一辈会被自己所打动,硬生生地将他们拖入了一场电影之中。其实这部电影的市场推广,也正是抓住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的这个心态,在官微上一直都在喊带着父母去见李焕英,在海报和宣传视频里,还打出了笑顺爸妈的标语,暗示着带着父母去见父母,就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电影公司可能并不了解这些中老年人的观影体验,但是他们肯定也明白这部电影的目标人群是青年人。一路飙升的电影票房,就是这些被自己所打动的年轻人的一场盛宴,而豆瓣上那惊人的分数,更是证明了这些年轻人都被自己所打动了。
我要说的是,真正的关爱自己的父母,是让他们告诉自己,他们想要什么,就让他们去买什么,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找自己喜欢的。一个人人都是为了别人而活,并且都想引导别人如何生活的社会,一个提倡人人都是为了别人而活和引导别人如何生活的社会,它注定是一个没有什么前途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