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到了,而在我们这个东方文明的国度,它显然已成了国人最为关注,也最爱凑热闹的“洋节”——不过,在争议度上,它也一样是最受关注,且争论得最为热闹的焦点。
比如,这两天的网上,就已见到一些截图,说是某某学校发出“禁止师生过圣诞节”的内容——近年来,此类“禁过圣诞”的信息,其实已不在少数。
提及国人过圣诞节,不由令人想到十余年前——即2012年12月24日,“央视新闻”公众号所发的一条内容:
“圣诞的灯光被点亮,圣诞的歌声已响起,眺望办公室的窗外,或置身欢乐的人流,今晚,你所在的城市,是否美得让人心动?告诉我们你所在的城市,上传你的圣诞夜随手拍,让我们一起分享世界各个角落的最美圣诞夜吧”。
在此后被“学者”们高声唱响“中国人你要自信”的十年里,央视当年描述的这幅美丽圣诞画面,怎么就这样的发生了沧桑巨变?——而这一切,还能回得去吗?
其一,任何国家或民族,都会大力发扬或保护自身的文化,这一点上,当然毋庸置疑——而我们中国必然也会一样,这也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保护自身民族文化,与吸取、融汇和学习、欣赏外来文化,真的是水火不容、完全对立与矛盾的关系吗?——显然不是!
比如,佛教真正得以发扬光大,其实,源头的印度都得高看一眼中国!
因为,孙猴子帮师傅西天取来的真经,已经完全融入到中国文化里,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西天之经”的佛教文化,很多中国人千百年来,几乎天天磕头跪拜,我们对此都不惧怕,都会纳入、融进中华文化之中,而圣诞节这样的“西方文化”,我们就如此的怕了吗?
法力无边的“佛祖”,咱都不怕;无所不能的“上帝”,也不必惧之——只要是正常、有益的外来文化元素,不仅不用怕,还应欢迎交流与融汇才对。
其二,中国文化的历史上,从来没有惧怕和拒绝外来文化的基因与陋习,反而是具备着容而纳之的强大吸取能力。
看一看中国的文化史,就能知道,无论是我们各民族的文化大融汇,还是外国文化的进入与吸纳,最终仍都是成了“为我所用、强大包容”的中华文化之“兼容并蓄”的一部分,或者是成了“和而不同”的共存体。
我们不是常说,要有“文化自信”吗?——这显然不仅包括了对自身本土文化的充分信仰,也同样应包括对于外来文化的正视、兼蓄与融汇的满满自信心!
其三,如今的世界,信息互联发达,外来文化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本土文化;反之亦然。
真的会有人天真的以为,通过这种禁止过“洋节”的做法,就一定能将外来文化的影响拒之门外了?就能从此自树起“文化的小院高墙”后,我们的文化自信,便可以高枕无忧地树立起来了?
其四,所谓“文化自信”,难道不是对自身文化的强大与活力,感觉极为自豪、极为信仰吗?如果对于“过洋节”,都到了视作洪水猛兽的地步,这真的叫自信?怎么感觉有点儿像是“自卑、自怯”呢?
其五,我们不妨反向思维一下:咱们不也是一直在向外宣扬、推广中国文化吗?我们不也在向国外推介咱们的节日——比如春节吗?
每年的央视春晚上,大都会有“全球大拜年”的项目,其中不仅有华人华侨,还会掺杂一些洋人呢。
那么,如果这些洋人或洋国,也有与我们一样的心理和做法——即拒绝或禁止过春节,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会不会骂洋人们在筑“文化的小院高墙”呢?如果以己度人,或以人度己,或许,就能明白此中的道理,就能更为释然了吧?
惧怕与拒绝,对于“中国人你要自信”的我们来说,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达到已经充分自信的地步与层次;我们不能仅是向几十个国家发放免签,却只是身体可以来、文化留在外——文化的双方交流、互动互融与互相欣赏,才是世界文化的正向之路。
圣诞节,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如果我们不是真的怕了的话,如果我们是确定无疑充满文化自信的话!
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在经济上走向了改革开放;而在头脑上、思想上和文化上,却又重新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固步自封之“长城”,只是站在陈旧的城墙上,空洞荒芜地高喊几声“中国人,你要自信噢!”
真有这档子闲功夫,“你要自信的中国人”,何不将我们的春节等节日,反向积极推向全世界,令我们的文化在全球遍地开花呢?【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可以不主动宣传,但也没必要去禁止
圣诞节我儿子出生了,我得给儿子庆祝生日
中国人过圣诞节根本不考虑它的宗教内涵,就当是个充满童趣的吃喝日子,真的不用大惊小怪。平安夜送苹果也只有中国人搞出来[得瑟]
不过洋节其实是一种节约,你看大酒店每年花多少钱在装饰上?也就为了那一点外宾为了那些西化的消费者。更不存在不自信不包容。
印度跟中国佛教有一毛钱关系?
确实不应该提倡。圣诞老人如果是中国人,我过,不要没有节硬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