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家族有多强大?从一块免死金牌开始,至今名人大师辈出

游史渊 2024-12-11 11:16:50

钱镠是吴越开国国君,可能很多人对吴越的历史不是很了解,但是说到钱镠的后人,一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钱镠的后人不仅人才辈出,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100多位,分布于世界50多个国家,其中最著名是就是钱学森。

钱镠是一代明君,为唐昭宗剿灭地方叛臣做了巨大贡献,唐乾宁四年,唐昭宗李晔赐与钱镠唐代铁券,作为吴越钱氏与唐皇李氏君臣友谊的见证。

这铁券曾几度拯救钱氏后人于危难之中,也见证了钱氏家族的厚重与辉煌。

千年传奇的序章

唐朝大中六年,江南水乡烟波缭绕,杭州钱塘的一座小宅院中,诞生了日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之君——钱镠。

相传,他出生当晚,天空映现出一片红光,这被视为一种不凡的征兆。还是婴儿的钱镠被遗弃到后院的井中。后来还是他祖母舍不得,在她的庇护才得以存活。

钱镠年少时便开始习武,成年后,以贩卖私盐为生。后来董昌招募乡勇平叛,钱镠毅然加入,凭着非凡的勇气与机智赢得赏识,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黄巢起义爆发已久,起义军大举进犯浙东一带,钱镠以少数兵力便击溃了起义军先头部队,使黄巢不敢再轻举妄动。

当时,淮南的节度使高骈听说了这件事,对他大加赞许,也因为这件事,他的声名迅速传播,成了备受倚重的军中大将。

后来,江浙地区持续动荡,各方势力相继爆发冲突。钱镠把握时机,迅速出兵平乱,稳定了杭州、苏州一带的局势。

后来唐昭宗给了他镇海军节度使的称号,也让他成为了江南地区的一方豪强。

免死金牌

史料上记载,公元897年,昭宗为了褒奖他的功绩,特意赐下了一块“丹书铁券”。

这铭文上的字也了不得,光是末尾的“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这几个字的分量就不低。

这意味着,他们钱氏家族得到了一块免死金牌。

钱镠郑重接过,俯首致谢,心中暗下决心:要用毕生守护好这片土地。他将铁券视为国家信任的象征,同时也是保护家族的“免死金牌”。

而钱镠及其后代也并没有辜负这块铁券。

随着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乱世逐渐拉开帷幕,吴越国以其富饶的江南之地和对民众的保护而著称。

钱镠以自己的人格和诚信,与历代中原王朝保持友好关系,几乎每一任王朝都对他继续册封。

公元932年,钱镠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将丹书铁券郑重地交给子孙,叮嘱道:“若有风雨,此券或能庇护一二。”儿孙们接过铁券,眼神中满是崇敬。

钱镠的子孙一代代传承下这块铁券,并保持着吴越国的和平与繁荣。当时,江南地区不仅经济发达,也培养出众多才俊。

钱镠去世后,他的后人仍旧维持着与中原政权的友好联系。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钱氏家族不曾反叛,而是顺应局势,逐渐过渡到宋朝统治之下。

后来,赵匡胤欲将吴越国纳入宋朝版图,钱镠的孙子钱弘俶,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主动表示愿意尊赵氏为天下的主人。

他的行为不仅让当地的百姓对他多有感激,也让赵匡胤对钱氏家族怀有敬意。

宋代以来,钱氏家族实现了一次卓越的转型。曾以武功著称的家族,逐渐在文化、学术和社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整个宋代,钱氏家族有超过三百人成功考中进士,留下了钱藻、钱惟演等众多学术名家。

这一时期,钱氏族人不仅仅限于武将和政要,而逐渐活跃在文学、医学、哲学等领域,成为宋代士人阶层中备受推崇的大家族。

钱氏家训在这一时期逐步成型,内容涵盖忠义、仁爱、勤俭、自省等核心理念。家训从简朴的文字中,逐渐凝聚成一种家族信仰,鼓舞后人艰苦奋斗,积累文化与社会资本。

铁券流转中的生死一线

明洪武二年,也就是1369年,朱元璋得知吴越王钱镠的后代还保有先祖的“铁券”,出于好奇与敬重,便命人调阅。

钱镠的后人钱尚德将铁券带至朝廷,朱元璋详细查看后表示满意,将其如数归还。

1391年,钱尚德的儿子钱用勤在建昌知府任内账目亏空而受牵连,家产被查封。

朱元璋的严惩贪污之心早已让朝堂之上人人自危,他的断然判决犹如利刃,悬在钱氏头上,家族内外皆陷入紧张的气氛中。

得知父亲被捕的消息后,钱用勤的儿子双手颤抖着从祖宅的木匣中取出丹书铁券。久经岁月的铁券表面斑驳,微显锈蚀,金色的文字仍依稀可辨。

“或许,这块铁券便是父亲唯一的生机了……”他喃喃自语。为维护家族的产业,他将珍藏的金书铁券携往京师,向皇帝求情。

朱元璋在奉天殿上亲自核对了铁券,认可其身份后,便赐还钱家的田产财物,铁券也再度归还钱氏家族保存。

岁月更替,历朝历代都维护着铁券的完整存续。到了1561年,倭寇围攻台州,钱氏第25代后人钱珍为保护家族珍宝铁券,背着它躲进深山,等待风波平息。

战乱终于结束后,铁券得以重返家族祠堂,历经劫难而依旧完好无损,象征着这个家族传承不息的财富和荣耀。

时光流转,岁月却未将丹书铁券的神秘抹去。公元1762年,清朝乾隆帝第三次南巡,在杭州行宫驻跸时,亲自下令调阅这块传说中的圣物。

乾隆一袭龙袍,端坐在行宫大殿中,双眼微微眯起,盯着眼前的铁券出神。他伸出手,轻轻抚过这块沉重的铁片,眼神中带着些许敬畏。

然而,近代战火纷飞,1937年,日本侵略军南下。1938年,长乐镇被日军占领。钱氏家族一度面临灭顶之灾。日军得知铁券的存在,数次派人入村搜查,意图将其带回本土。

当士兵闯入家宅时,钱氏后人便带着铁券四处躲藏,最终他们决定将其藏于村中的古井中,等到动乱彻底平息,再将其取出。

解放后,1951年,钱氏后人最终将铁券无偿捐赠国家,交由国家博物馆珍藏。

经过岁月的磨砺与几度生死边缘,这块丹书铁券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铁片,而是千年传承的象征,是钱氏家族在各朝代大浪淘沙中的象征。

这块历经千年保存的铁券,不仅代表了钱镠家族的忠诚和传承,也见证了历史的波澜与民族的记忆。

千年荣光的延续

此时,钱氏家族的声名早已延续千年,从保境安民的吴越王钱镠,到文脉鼎盛的宋朝钱氏学者,再到如今钱学森站在中国科学腾飞的起点。

正是这家训激励着一代代钱氏子孙,将忠义、家国的责任传承至今。

我们都知道,当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大国都担心中国会因此腾飞,因此,对于中国多有防备。

当时,我们国家为了自主研发核武器,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力,然而,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这第一个就是缺人。

缺科学家,尤其是对核武器有些研究的科学家,就在这个时候,钱学森站了出来,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国。

当钱学森决定返回中国的消息传出,阻挠接踵而至。美国军方不愿轻易放人,派人紧盯着钱学森的行程。

钱学森的朋友担忧地对他说:“学森,回国之路险阻重重,你当真决定了?”

钱学森坚定地点头:“家训早已言明,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我的祖辈守护江南,而我此生,也要为国家守护未来。”

历经数年的艰难周旋,钱学森终于踏上归国的航船,眼望着浩瀚的大海,他低声说道:“祖宗留下的信念,我已带回家。”

他回到祖国后,投身研究,带领中国步入新时代。

而在此之后,钱氏家族仍旧人才辈出,从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到文学巨匠钱钟书,再到历史学家钱穆,钱氏家族在科学、文化、教育各领域中独树一帜。

回溯历史,丹书铁券和《钱氏家训》不仅保全了家族的血脉,也延续着一股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

结语

从一块“丹书铁券”开启的传奇,钱氏家族历经千年风雨,依旧闪耀于历史长河。

从唐朝开国功臣钱镠,到现代科技先驱钱学森,这个家族的荣耀不仅在于荣誉与地位,更在于一代代传承的家训和责任。

无论是科学、文学,还是国防建设,钱氏后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家训,成为名人大师辈出的文化符号。

参考资料:

《钱镠铁券千年播迁记》——钱听涛

0 阅读:11
游史渊

游史渊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游史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