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听说你明年就能退休了?”
“别提了,单位说我是管理人员,不能延迟退休,得按原定年龄退!”
自2025年1月1日,延迟退休政策开始正式实施,男性退休年龄延迟至63岁,女性延迟至55岁或58岁。
如信,首批延迟退休人群已陆续开始办理退休手续,准备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
但还有些人准备交接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居然不能延迟退休,这是怎么回事?
弹性退休制度刚一面世,就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许多人都以为,自己退休时可以自由选择了,想早点走就早点走,想晚点走就晚点走。
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根据人社部《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弹性退休分为提前退休和延迟退休:
- 提前退休:完全自愿,个人可自主申请。
- 延迟退休:需与单位协商一致,单位同意才能申请。
划重点,提前退休属于个人自愿就能办理,但延迟退休,必须要经过单位同意才能申请。
说白话,当你想多干几年,多赚点养老钱时,必须要经过单位同意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延迟退休要设置这么一个门槛?
仔细研究这份《暂行办法》我们可以发现,有几类人是不能延迟退休的,具体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类,公务员领导及管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必须按时退休,基层公务员和外聘人员不受限制。
第二类,国企领导及管理人员:地方国企和央企的领导岗位人员需按时退休,基层员工可申请延迟退休。
第三类,事业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人员需按时退休,基层岗位人员可申请延迟退休。
可以看出,这三类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们眼中体制内的“好工作”,要么地位高,有权利,受人尊敬,要么收入高,福利好,受人羡慕。
看到这里大家就能明白了,所以不准这些人延迟退休,就是希望为年轻干部腾出空位来,保证人员上下流动畅通,让更多的新鲜血液参与进来,始终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意味着每年都有好工作、好岗位释放出来,大家都能从中分得一份。
对延迟退休的申请,也有明文规定,参保人必须提前1个月向单位提交书面申请,经单位同意后,再报人社部门备案。
如果未获得批准,或本身就不属于延迟退休的人群,那就需要按正常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了。
而一旦延迟退休获批,不仅可以多上几年班多赚一些钱,还可以增加缴费年限,进而提高养老金待遇。
小贴士: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每次社保政策调整,都要主动去关注了解,确认是否影响自己的养老规划,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还是延迟退休,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那么,问题来了,你希望自己能够延迟退休吗?为什么,说出你的情况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