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孔子:3岁丧父,中年离婚,老来丧子,死前回光返照留一句话

悬疑故事会 2025-01-21 14:07:26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随着一声“哇”的响亮啼哭,孔子出生在了山东曲阜了。

孔子出生这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已经六十七岁了,他是父亲的老来子,也是父亲唯一健康的儿子。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倒还年轻,刚刚十八岁。

孔子的出身,让颜徵在松了一大口气。她是个聪慧的女子,刚嫁给叔梁纥时,她便知道自己的使命。

孔子出生前,叔梁纥的正妻施氏已经为他生下来九个女儿,妾氏为他生下了儿子孟皮,可孟皮是残疾人。

孔子的出生,无疑为叔梁纥家带来了光明。毕竟,他的到来,将意味着:孔氏家族有了继承人了。

孔子母亲生孔子时恍惚间,听见天上有仙人奏乐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没落贵族,属于“士”,王室、诸侯、公卿之下,是士。可即便是“士”,也终究是贵族,孔子也算有了贵族身份。

遗憾的是:孔子3岁时,他的老父亲就病逝了,颜徵在只是妾室没有地位,于是她和孔子被迫离开了孔家,随母亲搬到了曲阜一个叫“阙里”的地方居住。自此,他的贵族身份也不被族人认可。

孔子母亲在祈祷(未离开孔家时)

幼年丧父的孔子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活下去,孔子很小就学会了下等人的“鄙事”:零碎敲打。而母亲则缝缝补补,浆洗扫除,勉强将家业维持下去。

孔子毕竟是贵族出身,颜徵在不甘心让儿子一辈子屈居人下,为此,她很早就让儿子学习“六艺”了。所谓“六艺”,即是礼(周礼)、乐(与礼有关的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计算)。

孔子天资聪颖,他学东西极快,别人需要花五天学会的,他通常只要两天。在他六岁时,曾央求母亲教他认字,孔子初学识字,一个月就学会了六百个汉字。

孔子幼年时,与小伙伴做游戏时,竟常常陈列爼豆等各种礼器,模仿祭祀时的礼仪动作,而且流程、细节都能与真正的祭祀对上。这样的模仿,在当时实属罕见,他的做法很快名闻列国,大家皆将他当做神童看待。

孔子幼年在做祭祀的游戏

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还极其努力。孔子极好学,自打学习以来,他就每天不间断,且非常喜欢发问,如此一来,他的学问自然大大超过同龄人了。

孔子刚刚学有所成,母亲就病逝了。母亲去世这年,孔子年十七岁。

为母亲守孝完后,十九岁的孔子第一次出了远门:去到宋国,并在此认识了后来的妻子亓官氏,并与之结了婚。

第二年,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了儿子孔鲤。正是在这一年,孔子的人生有了大起色,当时的鲁国国君,因知道他学问好,而派人赐鱼给他。孔子因觉得自己是受到国君认可了,于是便用“鲤”为儿子取名。

孔子被赠鲤鱼

之后,亓官氏又为孔子生下了女儿孔姣。

随着孩子们的相继出生,孔子家的生计变得困难起来了,好在。孔子在朝廷做了小官,他先是管仓库,后是管牲畜,能拿到一些俸禄。后来,他又兼职主持丧礼,补贴家用。

一直到35岁时,孔子的仕途都是坎坷不断。孔鲤出生时,鲁昭公给赏赐时,孔子以为自己将被重用,然而事与愿违,他并未得重用。

最要命的是,他的国君鲁昭公还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外流亡了整整七年。鲁昭公流亡的七年里,鲁国没有立国君,执政的是季平子。

没有鲁昭公的鲁国完全是一派混乱,孔子眼见自己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成就,便去了齐国,他想到齐国谋个官职。

然而,齐国的情况并不好,孔子周游齐国时,还发现了一家三代被老虎吃了,却因苛政舍不得离开危险之地的妇人。没错,齐国这个地方,至少在孔子抵达时,正“苛政猛于虎”。

苛政,加上齐国国相晏子并不喜欢孔子。所以,即便齐景公一开始很喜欢孔子,孔子也最终未能留在齐国。他在齐国待了一年多后,又回到了鲁国。

回鲁国后,仕途屡屡受挫的孔子曾主动放弃了入仕,他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办私学上。他开始教学生“收学费”以后,经济问题才正式被解决了。

孔子37岁回鲁国办学,此后一直到五十岁,他都和学生们一起死守。这段时间,他的私学蓬勃发展,一大批杰出学生始终围绕在他的周围。他和学生每日讨论“道”,讨论“德”,讨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问题。这段“坐而论道”的日子,可谓“优哉游哉”。

这十四年间的孔子是快乐的,他有子路、颜回、冉有、子渊等杰出弟子陪着,真正感受到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意。

孔子与弟子们

然而,孔子的状态或许在自己看来是好的,可他的夫人亓官氏却未必如此认为。毕竟,一开始嫁给她时,她做的是成为官太太的美梦。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的世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发生,当然或多或少与妻子有关。总是,办学十四年后,孔子“入仕”的想法再次回到了脑子里。

而此时,年已五十的孔子,对时间也有了一丝紧迫感,他预感到自己手头所剩的时间并不多了。他的私学的确很成功,可私学毕竟只是私学,影响力再大也有天花板。而若他有一个厉害的身份做“背书”,他的私学的层级就将不一样。

而另一方面,孔子迫切需要将自己这几十年累积的政治主张和道德理念,应用到实践中。

要达成以上两个目标,都需要“入仕”。官家身份需要入仕,实践理念,也需要入仕辅佐君王,方可做到。

所以,后期仍在坚持办学的孔子,再度萌生了“入仕”的想法。如呼应一般地,在孔子五十岁这年,在鲁国执掌政权的阳货找到了孔子,想让他出来做官、帮自己做事。

然而,有了入仕想法的孔子却拒绝了。为何?原因很简单:他认为阳货只是个“陪臣”,也就是臣子的臣子。孔子的观念里,有一个理念正是“反对陪臣执国命”,如此孔子,又怎会愿意去跟着阳货混呢?

孔子不肯跟着阳货为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此人曾在三十年前侮辱过他。

原来,当年,孔子母亲去世后不久,孔子曾兴致勃勃去参加了鲁国执政季氏组织的一场宴会,这场宴会中,所有的士都得到了邀请,孔子也前来。

可参加宴会的当日,孔子被季氏的家臣阳货挡在了门口,理由是:孔子的士的身份并不被认可,所以他没有资格参加宴会。孔子气不过,怏怏而归,并记下了这份仇恨。

0 阅读:11
悬疑故事会

悬疑故事会

一个专门讲悬疑故事的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