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在湖南省长沙市跳马镇,左宗棠的坟墓遭到了破坏,不光坟墓被弄得乱七八糟,就连里面的棺材都被拉了出来,里面的东西被抢得一干二净。
这事儿传到了王震将军耳朵里,他气得不行,立马一拍桌子,吩咐下面的人赶紧把左墓给恢复原貌。
能让王震将军突然大发雷霆,大家心里都犯起了嘀咕:王震和这位清朝末年的军事大牛之间,到底有啥故事呢?
说起来,他们两个人这辈子最出彩的成就,还得聊聊新疆这个地方。
【收复新疆】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他从小就读了很多诗书经典,兴趣爱好特别广泛。中国历史、军事战略、地理风貌、经济发展,这些方面的名著他几乎都研究过。这些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他以后带兵打仗帮助特别大。
后来,左宗棠靠着出色的成绩一路升学,名声在外。虽然他三次参加科举都没考上,但他的真本事还是赢得了好多大人物的认可和称赞。
太平天国大军把城围得铁桶一般,形势万分危急,左宗棠挺身而出,带头迎战。他指挥有方,让被太平军围了三个月的长沙城逃脱了劫难。打那以后,左宗棠精彩纷呈的人生大戏就算是开场了。
清朝晚期,外国势力老是来侵犯咱们,沙俄还在背后搞鬼,弄得新疆乱成一锅粥。那时候,左宗棠已经六十岁高龄了,但他还是挺身而出,写了封信给朝廷,说啥也得把新疆给收回来。他还说了句特别有名的话:
我的地盘,一寸都不能丢,非得把新疆夺回来,确保边疆平平安安的!
经过他的一再坚持,慈禧太后最终拍板,让左宗棠当上了钦差大臣,负责全面指挥军队,挑起了平定新疆叛乱的担子。
但左宗棠要想拿下新疆,遇到的难题可不止这么点儿。
清朝那时候,国库穷得叮当响,军费根本拿不出来。就随便给了200万两白银打发一下,另外还开了300万两的白条,让各省自己去分摊。
左宗棠到头来只拿到了四百万两银子,这钱经过了一层层的克扣,根本就不够用。
钱不够咋办?左宗棠自个儿想办法筹钱,铁了心要打这场仗。结果,64岁的他,短短不到十个月,就把新疆除了伊犁以外的地儿全给收复了,凯旋而归,真是大快人心啊!
跟沙俄谈判,想要拿回他们占领的伊犁时,清朝派去的大臣啥都不懂,眼看就要把伊犁白白送给人家。左宗棠一看这哪儿行啊,他火冒三丈,猛地一拍桌子,气呼呼地说这次谈判不算数了。
1880年,清朝和俄罗斯又聊起了伊犁该归谁的问题。左宗棠为了显示他收回伊犁的坚定决心,干脆带着棺材上了战场,他说要是俄罗斯不还咱们的地盘,那他豁出去也要跟俄罗斯拼个你死我活!
沙俄被这股气势给震住了,于是就吓唬人地要了点儿白银,然后把伊犁归还给了中国。后来,多亏了左宗棠的催促,大清朝廷决定成立新疆省,从那以后,新疆就正式成为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块地方了。
一年后,左宗棠因病离世了。
说到左宗棠,现在还有网友会感叹:要不是左公当年坚持要收回新疆,咱们现在去那儿说不定还得办签证呢!想想都让人后怕。
【王震与新疆的故事】
说来也巧,1949年3月份的时候,王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自告奋勇,说要到新疆去完成解放任务。
在准备去新疆的路上,王震看了好多资料,还亲自跑了好几趟去考察。最后,他选的那条路,就是当年左宗棠带兵走过的那条。
他走的路上,脚印竟然和一百多年前左宗棠的脚印叠在了一起,而且路边还有好多左宗棠当年亲手种的“左公柳”,在风里轻轻晃动。
他一路走到新疆,那路上的苦真是说不尽,常人根本想象不到。
那时候的新疆,自然条件差,加上老天爷不给面子,导致长期贫穷落后。特别是农业这块,可以说是连吃饭都成问题,基本的温饱都难以满足。
现在的新疆,跟左宗棠一百年前看到的那时候比起来,其实差别不算大。
极冷极热的残酷天气折磨着战士们的身躯,老百姓受苦的景象深深刺痛着战士们的心,这一切就像百年前那段历史的再现。
碰到这种场面,王震可没泄气。要知道,他以前开发过南泥湾,那可是既能上战场又能搞建设的多面手。
动手大干之前,王震拿左宗棠的故事给战士们打气说:
想当年,左公仅凭马匹和人力就成功收复了新疆,那可是真本事。现在咱们有车有设备,还有中央的全力帮忙,还有啥难关咱们过不去的呢?
新疆在粮食种植上不算强项,但在种棉花这事儿上,那可是老天爷赏饭吃,优势杠杠的。
那时候,中国被帝国主义的封锁搞得头疼,棉纺行业特别难做。但有了新疆的棉花后,这些麻烦事儿就都好解决了。
王震领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们下大力气种起了棉花。结果呢,真没白忙活,亩产量竟然达到了400斤,这在以前,简直就是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大好事!
不过,生产上的难题是解决了,但新疆那边还有好多流窜的匪徒,这事儿也得赶紧处理。
说起这事儿,王震的态度跟当年的左宗棠那是一样坚决,他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外面的势力跑到咱们中国地界上来伤害咱老百姓!
他带着战士们没日没夜地赶路,冒着大风雪和刺骨的寒冷,下定决心要把那个跟境外有勾结的土匪头子彻底抓住。
多亏了王震的付出,新疆大变样了,从以前的破旧落后,变成了吸引众多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的热门地方。大家都抢着来这儿开发建设,特别是“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到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新疆现在能有这番成就,多亏了当年左宗棠,他从沙俄手里把伊犁给夺了回来,守住了咱国家的土地。
所以,王震对左宗棠一直评价很高,他觉得左宗棠是对咱们中华民族有大贡献的人。
不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左墓就老是被盗墓贼盯上。墓里的御碑亭啊、牌坊啥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就连坟墓本身也没能躲过去。
给左宗棠看坟的黄家人生活挺拮据,可他们好几辈人都死心塌地地守着那块墓地,只要有人来给左宗棠祭扫,他们都热情接待。
黄家人看着一次次被破坏的墓地,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可也没辙,只能又把左宗棠的遗体安葬好,还把原本守在墓前神道上的那只石羊悄悄藏了起来。
就是因为这个做法,左墓里那些珍贵的原墓文物才得以保存下来,没剩多少了,可得好好珍惜。
听说左宗棠的墓地被破坏得那么惨,王震火冒三丈。一来,他特别敬重左宗棠,二来,他带兵一直讲究严明的纪律。
左墓不光老是被盗墓贼骚扰,还因为搞基建受到了破坏。
1975年的时候,因为要建一条公路,刚好得经过左宗棠的墓。但施工队没选择绕路,而是直接把墓给分成了两半。更过分的是,他们修路时石头不够用,竟然把墓里的石像和雕像都给拆了。这样一来,墓园被破坏得可严重了,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到了左宗棠逝世百年的日子,墓园终于被修复得像原来一样了。王震将军亲自到场,和左家的后代们坐下来好好聊了聊。
吃饭时,王震将军不光称赞了墓园修复工作做得好,还特地提到了之前常被大家批评的左宗棠,说他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他讲,左宗棠平定农民暴乱,站在清廷那边的事儿,历史上确实有人议论纷纷。不过,他收复新疆,让国家领土完整无缺的功劳,那可是没法抹掉的。
左宗棠在当官那会儿,做的许多事情都显示了他对咱们国家近代主权完整有着非常深的认识,并且他努力去保护它。这些作为,也给以后咱们国家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好基础。
王震将军在新疆那会儿,下了不少指令,推了不少政策,其实里面有很多都是参考和结合了左宗棠以前的管理办法。
可以说,新疆这片土地让左宗棠大展身手,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左宗棠的努力也让现在的新疆变得百姓安居乐业。
哎,说说看,你们眼里头的左宗棠,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