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奇人?女帝武则天一定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一代女帝却做了“荒唐事”。
公元697年,当时已是76岁高龄的武则天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将年轻的世家子弟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召入宫中养作男宠。
对此行为,满朝文武皆不能理解。莫不说唐高宗泉下有知,难以接受。就她这年纪,做这种事也实属不妥。然而8年之后,“神龙政变”爆发,大家才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女帝此举看似低端,实则高明,一切不过是她早早布下的局!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从记载中一探究竟。
01二张的宗族势力帮扶很多人会认为,武则天选二张是因为他二人的颜值。事实上却没有那么单纯和简单。
众所周知,武则天所纳男宠众多,其中不乏薛怀义之流。
薛怀义是武则天的第一代男宠,和其他默默无闻的玩物不同,薛怀义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但在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面前,仍是逊色。因为他们的身份是有本质区别的,利用价值也是不同的。
薛怀义是草根出身。他被武则天看上后,可以随意进出女皇寝宫,凭借着这份宠爱,他也尝到了权利的滋味。然而,当他沾沾自喜,恃宠而骄时,早已成为了武则天立下的一个标靶。靠着他,武则天分散了群臣进攻自己的火力。因此,他的结局注定很凄惨。
事实也确实如此。据史书记载:公元695年正月十六日夜,薛怀义一把火烧了武则天钦点建造的明堂。这个被武则天推出的“新的矛盾标靶”瞬间触碰到了武则天的底线,一切荣华富贵到此结束,命丧黄泉。可见,武则天对他所谓的宠爱,并没有多深。
这一点,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则不同。
根据《旧唐书》记载:“通年二年(公元697年),太平公主荐易之及其弟昌宗入侍禁中。”
也就是说这俩人是太平公主推荐的,走后门来的。因此,张昌宗很快就被授予云麾将军,张易之则被授予司卫少卿,二人正式登上朝堂之中,在政治上呼风唤雨。
根据《旧唐书》记载:
“武承嗣、三思、懿宗、宗楚客、宗晋卿候其门庭,争执鞭辔,呼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
由此可见,二张的权力非常大,颇得武则天信任,是跟前的大红人。惹了张易之和张昌宗,下场绝不会好,轻则一命呜呼,重则牵连九族。
在名义上,二张以 “内宠”的身份记入正史跃入众人视野,这一点与薛怀义之流大不相同,是真正有名分的存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因为二张是唐高宗年间宰相张行成族孙,有宗族势力的帮扶。二张的父亲张希臧为雍州司户,二张本身就能以门荫累迁为尚乘奉御,并非是因为武则天“男宠”的身份才能得以在朝堂上参与朝堂政事。
如果要将他们三人进行比较,薛怀义不过是武则天政治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二张却不仅仅是纯粹的男宠,还担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参与了一代女皇武则天更长远的计谋。
02制衡李武二族上文说了二张有着宗族势力帮扶,并非草根身份。在武则天的有意放纵下,二张更是在朝堂中“横行霸道”。
而两人与李武二族的恩怨也早埋下了许多笔。他们的关系从两件事上可以窥探一二。
其一,长安初年 ( 701) ,太子的属官魏元忠因为二张被贬。
随着武则天身体每况愈下,二张知道女帝恐怕时日无多,那么随着武则天生命终止之时,也就是兄弟二人命丧之日。因此他们想要趁着武则天尚在,尽早除掉朝堂中的敌对势力。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元忠。
于是在九月初的一天,二张兄弟一合计,向武则天递上一纸诉状指控魏元忠私下与司礼卿高戬密谋拥立太子登基。要知道掌权者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权利受到觊觎。尤其是魏元忠的身份特殊,这可是太子的人,也就是太子的势力。
果不其然,武则天当即大怒,命人将魏元忠逮捕入狱。
二张为了彻底扳倒魏元忠,对张说威逼利诱,让他明日做假证,结果张说到了朝堂上还是没有同流合污,惹得二张勃然大怒,立刻大喊大叫起来,称张说也是乱臣贼子。
这样一闹,真真假假已然分明。可武则天最后还是顺了二张的意,将魏元忠贬谪出长安,并且张说也被流放。
正是这件事让大臣们更加痛恨为非作歹的二张兄弟。至于武则天最后的判决结果,是真的因为宠爱二张兄弟,还是因为其他的,这就只有武则天自己知道了。大概率,她是借刀杀人。
第二点,咱们详谈前先浅浅说一说这二张的红有多红。彼时张易之和张宗昌究竟有多得圣恩呢?
武三思见到了这两个人都会屁颠屁颠得迎上前去帮忙牵马,努力讨好二张。李显和李旦也一脸巴结,甚至主动跑到武则天面前去献言,声称应该给张易之和张宗昌二人封王。
还好武则天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虽然如今放飞自我,纵情声色,但是也不会真的就将两人封王。不过武则天对李显和李旦的表现很满意,知道这是他们讨好自己的手段罢了。至于封王是不可能封王的,武则天想要的也就是这么个效果,达成了就行。
令人没想到的是,武、李两家的子弟对二张如此巴结,却还是发生了冲突。
当时,李显和李旦主动讨好二张,在二张面前奴颜婢膝。可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却触了人家的霉头。
听闻李重润和永泰郡主及其夫三个人偷偷议论张氏兄弟和自己的事情,武则天勃然大怒。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议论二张,就是不把武则天放在眼里!
武则天是谁?一代女帝!自然不能忍下这件事。于是,她逼迫李显看着办。最终,李重润被活活打死。
根据《新唐书》记载,永泰郡主是一齐被打死的。而《旧唐书》中则是称永泰郡主是因为被这件事波及,怀孕受惊,最后难产而死。
无论哪一种说法,李显都损失惨重,失去了儿子和女儿。可见,二张的地位有多高。
这两件事一出,二张和李武二族的矛盾直接是深不可解了。二张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在朝堂上胡作非为,同时成为了李武二族势力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而这也是武则天对这兄弟二人格外宠爱,甚至让他们参与朝政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不过是制衡之术而已!
03弥合李武武则天称帝后,李武二族一个是她夫族,包括儿孙,另一个是她母族,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在权力面前,这两族之间是有着深深的矛盾的。
为了平衡这一点,武则天十分困扰。为此,她也做了很多事。比如,她让两家联姻,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
可两家的矛盾难以缓和。无奈,武则天只能采取非常手段。
武则天故意提拔了二张。她赋予他们很高的权利,趁势弥合李武二族的矛盾。
武则天这一想法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早有先例在前。在酷吏来俊臣当道时,迫于其巨大威胁的李武二族就曾放下前嫌联合对敌过。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所以武则天想要用二张来威胁到李武二族,使得他们不得不放下过往前嫌,弥合矛盾,由斗争转为联手对付二张。
武则天在弥合李武二族矛盾这方面做了许多事情,不仅在宗教上有意淡化政治佛教色彩,武则天试图调和道佛的关系,来借机弥合李武二族,并且大力促进李武二族之间的联姻,企图缓和李武之间的紧张关系。
除此以外,武则天一面在政权上谨慎维持李武的平衡,不让一族的势头盖过另一族,还要一面扶持二张成为权贵之最,让朝政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样的武则天会是朝臣以为的色令智昏吗?
显然不是的!她晚年力不从心,身体情况越发不好。她既需要可靠的亲信来帮助她掌控政治局面,又不敢重用自己的外戚,因为她已经立下庐陵王为皇嗣。在这种关键时刻,若是重用诸武,反而会加剧李武矛盾,自己撒手人寰后,只怕是两族会打的不可开交,再次引起一波政变。
同时若是自己在这种特殊时期让武氏来掌控大局,只怕会让武氏一族对皇位再生不该有的妄念。因此尽早解决掉李武矛盾,成了重中之重,这也使得武则天选择早早布下了二张兄弟这个局。
04神龙政变的结果印证了武则天的大局观神龙元年,武则天正在睡梦中。突然间,集仙殿被包围,张柬之等人带着太子李显出现,逼迫武则天退位。
当时,张柬之第一句话就是:“我等奉太子之命,已经把造反的张易之、张昌宗杀掉了!”
武则天听到这一消息,丝毫不觉得震惊,好像早就料到会是这样。
她淡定的对儿子说:“事情办完了,那你回去呗!”
关于这件事,《资治通鉴》如实记载:
太后见太子曰:“乃汝邪?小子既诛,可还东宫。”
幸好彦范反应快,赶紧说:“太子咋能回去呢?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现在他这么大了,愿陛下您赶紧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吧!我们想念李唐王室啊!”
见此情景,武则天深知自己大势已去,于是主动退位,还政李唐。
在她的这一操作下,这次政变的损失与摩擦可以说是降到了最小。
事后,武则天还对儿子李显说:“我把你接回来,本来就是想把皇位还给你的。”
李显感动得热泪盈眶。
按理说,皇位从武家回到李家,李家人正常都会诛杀武氏家族的人。但是,神龙政变后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武三思等人不仅没事,后来还被提拔了。
归根结底,这都是源自武则天的智慧。仔细看会发现,她一直都在下一盘大棋。
晚年武则天养男宠的目的,从来就不单纯。她除了是为自己,还为了吸引火力。她把老臣们的愤怒都引到二张身上,这么一来,她的母族之人恰恰能被保全。
写在最后纵观武则天的一生,会发现她实在高明。开局可以把一把烂牌打好,实现逆袭。在男权社会她能一枝独秀,当上女皇。最后,她还功成身退,保住了母族。
就连唯一被人诟病的豢养男宠,仔细一分析也发现处处透着大局观。
事实上,从武则天决定把李显接回宫,当她接受狄仁杰建议选儿子为储君时,她就开始为自己,也为家族,谋划后路了。
事实证明她是成功的,最终,所有的恨意都被二张兄弟吸收,李武两家反倒可以和平共处。
聪明如武则天,怎会不知道过度纵容会招致恶果呢?因此,她对二张兄弟,实在算不得多爱,反而处处透露着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