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有多少位节度使,各自掌管哪个地方,节度使的权利是什么?

历史地理大发现 2022-01-30 19:28:00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

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唯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

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了碛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多的。此时的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往往会封郡王。

后来,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伊西北庭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

1、安西节度使,主要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龟兹城(新疆维尔自治区库车县)。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统兵二万四千。

2、北庭节度使,主要是防御游牧在北方的突骑施和坚昆。治所在北庭都护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东南)。屯伊州、西州二州境上,统兵二万。以上两镇内外相连,专对西域天山南北两路的诸国。

3、河西节度使,主要是隔断吐蕃与突厥两国间的交通。治所在凉州(甘肃武威县)。统兵七万三千。

以上一镇兼顾西方和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4、朔方节度使,主要是防御突厥。治所在灵州(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统兵六万四千七百。

5、河东节度使,主要是防御突厥。治所在太原府(山西太原市),统兵五万五千。以上两镇互相应援,专对突厥。

6、范阳节度使,主要是压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北京市)。统兵九万一千四百。

7、平卢节度使,主要是招抚室韦、靺鞨。治所在营州(辽宁锦州市西)。统兵三万七千五百。

以上两镇专对东北诸部,主要是对奚、契丹。

8、陇右节度使,主要是防御吐蕃。治所在鄯州(青海乐都县)。统兵七万五千。

9、剑南节度使,主要是西抗吐蕃,南抚国境内各少数族。治所在益州(四川成都市)。统兵三万九百。

以上两镇专对吐蕃。

10、岭南五府经略使(唐肃宗至德元年,升经略使为节度使),主要是绥靖境内各少数族。治所在广州(广东广州市)。统兵一万五千四百。

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746年,任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朔方、河东节度使,掌握天下劲兵,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年酿成安史之乱。

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并兼任驻在州之刺史。

安史之乱后,根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之后,唐朝才失去对大部分藩镇的控制,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

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皇帝的拥立与罢黜都取决于节度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均为节度使。

6 阅读:6980
评论列表
  • 2022-01-31 11:54

    节度使制就如同春秋战国分封制

  • 2022-01-31 11:09

    解读使

  • 2022-02-05 16:03

    魏博牙兵

  • 2022-02-07 19:55

    唐朝就是靠给外族封王多撑了上百年!最后唐末一看有权利的都是姓李的!没几个是汉人

    我是你爸爸 回复:
    唐中期到末期基本上都是在内耗
  • 2022-02-04 19:40

    跟藩王的权利都差不多了

  • 2022-02-07 22:00

    这个地图真是牛逼

历史地理大发现

简介:真正的勇士,敢于探索不为人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