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大名宦的戎马人生

淡泊如菊 2022-10-14 08:29:41

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三人是湘军的三巨魁,也是晚清三大名宦。在中国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人都是效忠朝廷,以国家前途命运为已任,忠肝义胆,身先士卒,鞠躬尽瘁的忠臣和愚臣。他们既有相同的个性,也有不同人生观,回顾他们传奇的人生,我们从中可以懂得中国的晚清历史,找到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从中借鉴有益的东西,继承和发扬先进的传统道德伦理,学习他们那种爱国爱民爱家的伟大情操,同时也摒弃那种固步自封,盲目愚忠的腐朽思想观念。(一)曾国藩曾国藩是湘军首席巨魁,公元1811年11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小地主家庭,父亲是个秀才,他把一生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尽心尽力培养儿子读书,曾国藩很争气,九岁读完五经,从秀才到举人,曾国藩考得很顺利,考进士考了三次才考起,几经波折,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取得入朝做官入仕的资格,并得到清朝著名的理学家穆鄣阿,唐鉴和倭仁等名师指点栽培。他勤奋好学,敦厚实在,很得老师们的喜爰,几年之内,便从七品小官升为四品衔翰林院侍讲学士,名位日渐显赫,但他更加谦虚谨慎,于是曾国藩的道德文章,果断干才,得到朝堂内外一片称赞。从道光十八年(1838年到1847)年,十年七跃连跃十级,在湘籍官员中,三十七岁位列二品,清朝立国二百来,仅曾国藩一人。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了稳定朝政,消灭起义军,曾国藩受命操办湘军团练,经左宗棠推荐,胜任省团练统领,开始了他戎马生涯。曾国藩虽然熟读兵书,军事理论水平高,但临阵指挥能力较差,用兵拙滞,不识兵机。与大平军交战,屡战屡败,朝廷对他颇为不满,咸丰七年(1857)年被解除兵权。在曾国藩最为困窘的时候,是胡林翼支撑他援助他,还想尽一切办法保荐他官复原职,他对胡林翼充满深深感激之情。他能有令人羡慕的地位,胡林翼功不可没。(二)胡林翼中兴三大名臣中,论修身律已首推胡林翼,他比曾国藩小一岁。别名润之。虽然年轻时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进入壮年后逐渐成熟。道光二十七年(1847)捐官实授,选择边远艰苦贵洲,并深入贵州一山一涧,一士一民之中,从贵州本身找答案,对黎民百姓普通读书人以礼相待,他认为天下公卿百姓无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他独创一套治“匪”的方法,使得他治黔八年,成绩斐然,声名大振。胡林翼不仅严以律已,而且待人以诚,左右文武官员跟随他多年,他待他们披肝沥胆,亲密无同,对他们苦心扶植,使人人都有布衣昆弟之欢,每当遇到大事难已决策时,他总是果断决策,事后讨论得失时,总是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而推美于人,所以有人说:“江,楚,豫,皖诸将帅,惟润帅能调和一气,联台一家。”这些都是曾国藩敬重胡林翼德行操守的重要原因,相比胡林翼,曾国藩在道德修养上还稍逊一筹。曾国藩和胡林翼,以书生身份统领数十万大军,转战大半个中国,历时十余年,终于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使得清王朝廷长了六十年生命。曾国藩和胡林翼刚开始带兵打战时,遇到清军极其腐败,战场上“败不相救”人心涣散,所以屡吃败战,于是他们意识到“今天下之乱不在盗贼,而在人心。”于是他们着手整顿军纪,新兵入伍后用“仁义礼教”去教育他们,用“忠义血性”去激励官兵,并且关爱官兵亲人,切实解决官兵后顾之忧。他们还结合实战经验,独创多种出神入化的战略战术。如胡林翼独创的“以上制下”,“一处合围,数路配战”“以整击散”等军事原则,在歼敌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胡林翼的军事才能得到大家称颂。更值得一提的是胡林翼在湖北当巡抚时,大刀阔斧整冶吏治。在参劾大批贪官污吏同时,培养提拨大批有用之才,使当时湖北吏治位列各省之冠。但是在兴办洋务中,胡林翼思想保守,却认为“中华乃礼仪之帮,怎能以蛮夷为师?”表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一种愚腐和固步自封,所以他生前闭目摇手不谈洋务的举动,让后世对晚清的没落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更是一代名宦的缺憾。(三)左宗棠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比曾国藩小一岁,他是胡林翼好友兼姻亲,两个性格相投,政见相同。左宗棠很有才华,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对曾国藩不放在眼里,对胡林翼也有轻慢不恭之处,对此胡林翼一向不予计较,每当他骂曾公时,胡林翼总是从中调和矛盾,尽量帮他说好话,同时也规劝左宗棠,告诫他“此时世俗惟让美可以免祸”。左宗棠以幕僚身份专权,在湖南多年实际控制军政大权,离不开胡林翼辅助。咸丰九年(1859年)左宗棠遭政敌陷害,面临大难,在参与营救的湘系同僚中,胡林翼最为关健。他通过与湖广总督官文的私人关系了结,胡林翼死后,左公发出了“自公之后,无与为善,孰拯我穷,孰救我褊”的感叹。胡林翼死后,曾,左俩人关系步步恶化,八年不相往来。他们在办洋务问题上,政见不同,左宗棠认为“师夷”之关健在于“制“夷。左宗棠在边彊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坚决抗战,并亲自西征,浴血奋战多年,最终收复被俄国占领的土地,此乃壮举却不被曾国藩看好,还认为他大言高论,危害国家,相反,左宗棠认为曾国藩等的行为是奴颜卖国,天津教案发生后,左宗棠对曾国藩处理大为不满,谴责其媚外卖国,草管人命。虽然他们不和,曾国藩表现气度大得多,左宗棠西征筹饷,曾国藩始终不遗余力。他们八年互绝讯音后,终于在八年后岁末,曾国藩收到左宗棠情真恳切的来信,曾国藩非常感动,他长叹一声说“罢了,润芝兄,你地下有知,我等终沒辜负兄台的一番苦心。”

1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