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阎锡山虽然争议很多,并且屡屡和人民军队为敌,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并非常人。他从辛亥革命期间开始崛起,一直到1949年才败逃台湾,这期间他长期主政山西,被人称之为“山西王”。
他为人圆滑,长期在国共日“三个鸡蛋”之间跳舞,却显得游刃有余,引来各方拉拢。可以说阎锡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聪明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从一些小事上也能看得出来,比如打完仗清理战场的时候他不会像别人一样下令先捡武器,而是让人翻日军裤兜。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阎锡山的崛起充斥着很多投机意味,他的人生哲学最重要的就五个字—有奶便是娘。他商人出身,所以在后面的很多决策中,都能看见他的商人思维。
(阎锡山剧照)他年少时做生意,并且热衷于金融投机,不过这两件事都没有做好,反而还欠了一大笔债,为了躲债只能跑到太原。后面他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还被送到了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在日本他认识了孙中山并且加入了同盟会,在日本学习五年之后他回到山西,在军中打拼。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山西的同盟会员纷纷,推翻了山西巡抚,建立新政府。
(武昌起义)当时山西的革命势力不多,只有几千新军,这些新军茫然失措,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经过商议,他们决定选出一个首领带领他们前进,最终阎锡山被选为了山西都督,此时他28岁。这是他军阀之路的起点。在这之后阎锡山生动给我们演示了什么是“有奶便是娘”。南北对峙时,他看见袁世凯力量更强,他便献媚袁世凯,支持他当大总统。后来袁世凯称帝,他又带头支持劝进,被袁世凯封为“一等侯”,其他同盟会员对此痛骂不已,他却不以为意,辩称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
(袁世凯剧照)后来北伐开始,他先联合张作霖打击冯玉祥的国民军,后面感觉北伐军会赢,又联合蒋,冯二人打击张作霖。等蒋介石要削弱他的势力之后,他又联合李宗仁冯玉祥掀起中原大战,造了蒋介石的反。中原大战失败之后他逃到了大连,“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又抓住机会回到山西掌权。
(九一八事变)可以说阎锡山的崛起充满了投机性质,每次人生抉择都在贯彻“有奶便是娘”的原则,但他偏偏又能屹立不倒,实在令人惊奇。山西在他的打造下成为了一个几乎独立的王国,就连蒋介石都难以渗透。到了抗战期间,他开始了更高端的操作—“在三个鸡蛋上跳舞”。
这三个鸡蛋分别是三个势力—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他就小心翼翼游走在三个势力之间,为自己赚足了利益。他的“跳舞”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华北事变到“七七事变”之前,阎锡山的政策是抗蒋,和日,用共。
(七七事变)当时日本人在拉拢阎锡山,蒋介石在渗透山西,红军则大败晋军。面对这种局面,阎锡山的做法是抵抗蒋介石的渗透,不主动提抗日,利用共产党对抗蒋介石和日本人。当时有进步人士建立了山西抗日救国同盟会,他害怕触怒日本人,将名字改成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这个同盟会他让薄一波来主持,希望以此对抗国民党,后来为了平衡,自己又建立了个“民族革命同志会”。后面到了相持阶段,情况又发生了转变。此时蒋介石为了抗日焦头烂额无暇他顾,而共产党队伍越来越大,威胁性越来越强,战胜日军依然遥遥无期。于是阎锡山开始联合日军打击共产党势力,并通电脱离国民政府,后面甚至打算投降日本。
(阎锡山剧照)等到了抗战后期,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此时八路军对阎锡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和警告,而日本已经大势已去,若还是跟着日本必将遗臭万年,于是阎锡山再次施展“舞技”。他对日军由转合作为利用,利用日军来获取蒋介石更多的援助,利用日军让八路军减少对他的压力。同时日军为了讨好阎锡山,也不再对他进攻。可以说这一操作将舞技施展到了极致。阎锡山不愧是商人出身,善于从各方之中获取利益,而且他小聪明很多,大聪明也不少,有一件事就能体现这一点。抗战时阎锡山是第二战区的长官,虽说他内心不愿意与日军作战,但跟日军的战斗依然必不可少。
(阎锡山指挥战斗)他跟日军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打赢了之后清扫战场跟一般人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打胜仗之后都会第一时间让人捡拾日军的装备,毕竟当时中国工业科技落后,日中装备相差甚远,捡拾日军的装备可以有效增强自己的战力。但阎锡山却没有这样做,他让自己的士兵战后第一事件不是捡拾日军的武器,而是搜索日军的裤兜,那么阎锡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行进的日军)这其实涉及到一样很关键的东西—情报。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因此费了很大力气来了解中国,因此日本有很多熟悉中国文化,语言,习俗的“中国通”。在了解中国山川地理上,日本更是不遗余力,因此日军甚至比中国人还要了解中国的地形。阎锡山让士兵搜日军士兵的裤兜,就是要找到这些东西。若是能找到日军手中的地形图或者作战计划,那将是比弹药更大的收获。
(日军绘制的地形图)阎锡山在日本专业读过五年军事,深知情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而且他作为一个战区的长官,更是需要大量的情报来辅助自己的决策,所以他让士兵先搜情报也在情理之中。阎锡山从一个失败商人爬升成为称霸三十多年的军阀,确实有其不俗的的地方,我们可以说他唯利是图,也可以说他见风使舵,但我们不能说他傻。他凭自己的聪明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始终保存自己的实力。他人生中做过很多选择,而这些选择也让他得到了很多好处。
(阎锡山)但他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没有做对,那就是站在人民这一边。最终在煌煌大势下,他再也不能有奶便是娘,不能在鸡蛋上跳舞,只能跑到台湾了此余生。一代山西王最终还是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