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2025通用版)

叶小牛的故事 2025-04-08 17:27:02

亲们、同志们:

我是咱村的支书**。今儿个搬个马扎坐这儿,不念稿子不摆谱,就跟大伙说说咱们村党员干部咋把中央八项规定这坛“老陈醋”,酿进咱庄稼人的日常日子里。

记得刚当支书那会儿,我夹着公文包走村串户,裤腿永远干干净净,笔记本上记的都是“面上光”的漂亮话。直到那年大旱,老孙头蹲在地头抹眼泪,说干部们画在纸上的水渠绕开了他家的三亩薄田,我才惊觉脚底板不沾泥的调研尽是花架子。如今咱们立了新规矩:晨起先卷裤脚下田,傍晚要带两脚泥回村部。前些日子连阴雨,我和文书老刘踩着烂泥巴巡山,发现后坡五保户陈大娘的老屋墙根泡酥了,当即喊人拉来青砖垒了防水台。大娘攥着我的手直念叨:“这砖缝里糊的不是泥,是干部的心头肉啊!”

说到给村里办事,早些年咱也走过弯路。村东头那排盖着红绸子的“面子墙”大伙还记得吧?当初为迎检查突击砌的,光雕花石料就糟践了不少钱,结果成了野猫撒尿的地界。去年开村民大会,七十多岁的李老汉拍着桌子吼:“有这闲钱不如给娃们修条晴不扬尘、雨不沾泥的上学路!”如今那条三弯六拐的羊肠道,硬是让咱们修成了能走三轮车的“连心路”。秋收时节的傍晚,路上尽是驮着金灿灿玉米棒子的车轱辘印,比啥奖状都亮堂。

作风这事最怕“温水煮蛤蟆”。咱们给村干部立了三条铁律:红白喜事随礼不过一篮鸡蛋,自家亲戚承包工程要过村民“筛子眼”,村务决策先听村口老槐树下的闲唠嗑。上个月我堂弟想在村头开砂石厂,村民们当面揭他去年卖化肥缺斤短两的老底,我抄起大喇叭就喊:“这厂子要开,先从我身上碾过去!”现在村委院里常年飘着两股味:上午是带着露水气的汗馊味,下午是乡亲们提来的带着鸡屎味的土鸡蛋——都是死活要留下,咱追着还回去的伴手礼。

要说八项规定给咱村带来了啥变化,三件事最明白:一是村部墙上那面锦旗“让”给了便民服务登记簿,二是干部们兜里揣的从华子烟变成了降压药、种子袋,三是祠堂墙上多了块“揭短榜”——谁要搞虚的,乡亲们就往上糊泥巴手印。前两天镇上领导来考察,看见咱们用废磨盘当议事桌、拿箩筐装意见条,说了句:“这土法子比会议室里的电子屏实在!”

往后咱们还要在三个地方下力气:头一件是把村务会开进灶房炕头,让政策带着葱花味儿落地;第二件是让每家每户的娃娃当“小监工”,干部办的事要是对不住课本里教的,孩子们能揪着耳朵训;第三件是立个“清风灶”,哪家干部敢吃拿卡要,就罚他在全村大席上烧火剥葱,让炊烟熏透他的歪心思。

最后跟老少爷们掏心窝子:咱村祠堂供着祖宗牌位,村部供着八项规定,这两炷香拜的是同一个理——当干部的要像地里的红高粱,杆子直、穗头沉,风雨再大也向着黄土背朝天。咱们院里的马灯日夜亮着,八项规定这盏灯,照的是干部的正气,暖的是百姓的心窝!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