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村党员活动室、田间地头、村民广场
一、动员学习:板凳会上讲“土味规矩”
1. 书记用方言上党课
• 结合村里实际案例讲解规定:
• “报账发票必须写清买了几斤肉,不能只写‘生活费’三个字”
• “谁家办红白事,村干部随礼不准超50元”
• 播放本镇违纪案例短视频:某村会计因虚报300元秸秆清运费被全镇通报
2. 村民互动问答
• 现场扫码参与“作风红绿灯”测试:
• 情景题:村民送自家种的西瓜,收不收?
• 答案:按市价付钱或婉拒,否则算违规
二、查摆问题:晒账单、找毛病
1. 公开村务“三本账”
• 晒出近3个月开支:
• 会议费:从每月800元压缩至200元(改用大喇叭喊话)
• 打印费:双面打印省下60%纸张,废纸订成“民情记录本”
2. 田间地头听吐槽
• 收集村民意见23条:
• “上次修水渠拍照的干部比干活的多”
• “低保名单公示字太小,老花眼看不见”
• 立行立改:将公示栏字体放大,增设语音播报功能
三、整改落实:立规矩、见真章
1. 制定“土办法”
• 写进村规民约:
• 微信群通知晚8点后禁发(防扰民)
• 驻村干部每月帮孤寡老人干农活不少于2次
2. 群众监督亮实招
• 设“清廉意见箱”:每周三由村民代表开箱查验
• 发“作风监督卡”:印有镇纪委电话的扑克牌,打牌不忘监督
四、长效机制:小积分管住微权力
1. 党员积分超市
• 作风优良可兑换:
• 10分换1袋化肥(村集体采购价供应)
• 50分优先承包集体大棚
2. 家庭助廉行动
• 评选“清廉灶台户”:灶台贴“不收礼不请吃”承诺书
• 孩子画“我的干部爸妈”漫画,优秀作品印在村日历上
成果公示(截至3月30日):
• 精简会议:月均开会从6次减至2次,改用田埂碰头会
• 三公经费:同比节省35%,用于修缮3处灌溉水渠
• 群众满意度:随机抽查50户,好评率从72%提升至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