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聊印象派》14:保罗·高更

永哥历史 2024-12-23 04:45:48

1、梵高和高更的画作风格有显著不同。梵高的作品充满动感,如“火焰”般热烈;而高更的作品则显得静止,但这种静止并非冷漠,而是如微风中燃烧的蜡烛,蕴含着稳静的热情。

2、保罗·高更(1848—1903)出生于巴黎,但他的父母来自法国北部的布列塔尼海岸,母亲是秘鲁人。高更三岁时,父亲带他移居秘鲁,途中父亲去世,他在秘鲁由母亲的兄弟照顾,四年后回到法国。

3、高更的童年并不快乐,十七岁前在宗教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家族与海洋的联系,他十七岁时成为水手,但海上的生活并不如他所愿。二十一岁时,他放弃航海,成为巴黎的店员,逐渐升至重要经理人,并与丹麦女子结婚,育有五个孩子。

《自画像》, 高更,1902年至1903年。

4、然而,巴黎的 bourgeois (资产阶级)生活无法满足他,他最终放弃一切,投身艺术,追求心中的乌托邦。他的血管中野性的血过多,他又是善于梦想的人,故终于舍弃了职业,抛却了妻子,放弃了他的一切生活,而落入于“艺术”、“绘画”、人生的可怕的陷阱中了。当时是1883年,高更三十五岁。

《布道后的幻觉》,高更,1888年。

5、高更从小就对绘画充满热情,经常与毕沙罗、德加等新画家交往。为了追求艺术,他辞去了工作,放弃了财产,离开了家庭,成为独身者。尽管生活艰苦,但他更加深入艺术。1886年,他与梵高相识并同居三年,直到因剃刀事件分手。

《绣花的女子(梅特·高更)》,高更,1878年。

6、分手后,高更四处漂泊,最终来到阿旺桥,组织了“阿旺桥派”,但因性格不合,团体不久解散。1891年,他回到巴黎,向往塔希提岛的原始生活,于是前往该岛。在那里,他深受原始文化影响,创作了许多独特风格的作品,但未受巴黎人欢迎。

《持花的女人》,高更,1891年。

《黄色基督》,高更,1889年。

《露兜树下Ⅱ》,高更,1891年。

《沙滩上的塔希提女人》,高更,1891年。

《今天我们不去市场》,高更,1892年。

7、1895年,他再次前往塔希提岛,完全融入当地生活,成为“野蛮人”。1903年,他在岛上去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包括油画、版画和素描。

《食物》,高更,1891年。

《塔希提的牧歌》,高更,1892年。

《乐土》,高更,1893年至1894年。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高更,1897年。

8、高更天生具有原始人的特质,他的生活方式和表现与现代科学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他对现实世界感到厌倦和无意义时,选择逃到原始的野蛮岛屿上建立自己的理想国。然而,他的这种逃避只是个人主观的选择,与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没有直接联系。高更试图用主观意识来支配现实和客观世界,展现了他不妥协、急进和反抗的现代人精神。

0 阅读:1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