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房文淑

长岳和文化 2025-01-24 19:22:45

开封人邓成德,满腹经纶却时运不济,为谋生计,游学至兖州。他寻得一处破庙栖身,受雇于一个专造户口簿的人,每日以抄抄写写为生。

年关将至,寒风凛冽,破庙愈发显得冷清孤寂。同事和仆役们都欢欢喜喜地回家过年去了,只留下邓成德形单影只。他独自在庙中,生火做饭,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在这空旷的庙宇间,更添几分凄凉。

一日,天色刚破晓,柔和的光线还未完全驱散庙中的昏暗,一阵轻轻的敲门声传来。邓成德起身开门,只见一位少妇亭亭玉立在门口。她身姿婀娜,面容娇艳,宛如春日盛开的繁花,光彩照人。少妇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庙中,径直来到佛像前,点燃香烛,双手合十,虔诚地叩拜,神情专注而庄重。之后,她又悄然离去,只留下邓成德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久久回不过神来。

第二日,少妇又如约而至,依旧是在佛像前虔诚拜佛。邓成德心中不禁对她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夜晚,万籁俱寂,邓成德从睡梦中醒来,点亮了油灯。正欲做点什么,那少妇竟提前到来了。邓成德惊讶地问道:“今日怎来得这般早?” 少妇轻声说道:“天明之后,人来人往太过嘈杂,实在不便,故而我选在黑夜前来。又怕来得太早扰了你休息,适才望见庙中灯光亮起,知晓你已起身,这才赶来。”

邓成德望着眼前的美人,心中泛起了别样的情愫,忍不住调戏道:“这庙里此刻空无一人,娘子若住在此处,便省了来回奔波的辛苦。” 少妇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俏皮的笑意,讥讽道:“庙里无人?那你难道是鬼魅不成?” 邓成见她言语间并无生气之意,愈发大胆起来。待少妇拜完佛后,他便拉住少妇的手,急切地求欢。少妇一脸严肃,嗔怪道:“在这佛像面前,怎能行此苟且之事!你如今身无长物,居无定所,竟还敢有这般妄想?” 邓成德却不死心,苦苦哀求。少妇思索片刻,缓缓说道:“离此地三十里处,有一个村庄,村里有六七个孩童还未聘请到塾师。你可前去寻一个名叫李前川的人,向他谋求这塾师的差事,就说要带着家眷一同前往,让他另备一间屋子。如此,我便能与你长相厮守了,这才是长久之计。”

邓成德心中虽有些心动,但又担心拐带妇女会招来灾祸,犹豫着说道:“此事若是被发现,那可是要获罪的,这如何使得?” 少妇赶忙解释道:“无妨。我姓房,小名文淑,并无其他亲属,常年寄住在舅父家中,此事不会有人知晓的。” 邓成德听后,心中的顾虑顿时消散,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第二日,邓成德辞别了房文淑,前往那个村庄拜会李前川。李前川见他谈吐不凡,学问扎实,便欣然聘请他为塾师,并约定年前就带家眷前来。邓成德满心欢喜地返回破庙,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房文淑。房文淑微微一笑,说道:“我先行一步,在半路等你。”

邓成德随后告别了同事,借了一匹马,朝着村庄赶去。一路上,他满心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与房文淑幸福生活的美好未来。果然,在半路,他看到了房文淑那熟悉的身影。邓成德赶忙下马,扶着房文淑上马,两人一同朝着学馆前行。

到了学馆后,两人终于如愿以偿,过上了夫妻般的生活。时光匆匆,一晃六七年过去了,他们的日子过得安稳而甜蜜,也从未有人前来追捕房文淑。

后来,房文淑突然有了身孕,不久便生下了一个儿子。邓成德欣喜若狂,因为家中的妻子娄氏一直未能生育,这个孩子的到来让他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他为孩子取名为 “兖生”。然而,房文淑却一脸忧愁地说道:“我们这终究是假婚配,难以成真。我马上就要离你而去了,如今又生下这个累赘,这可如何是好!” 邓成德大惊失色,紧紧握住房文淑的手,说道:“我正想着,若我能时来运转,挣下些钱财,便与你一同回到老家,过上安稳的日子,你为何要说这般话?” 房文淑苦笑着说:“多谢你的好意,可我不愿去讨好你家中的大娘子,更不愿去做那低人一等的奶妈,让孩子跟着我受委屈。” 邓成德急忙为妻子娄氏辩白,说她绝非善妒之人,可房文淑只是默默不语。

一个多月后,邓成德辞去了塾师的工作,计划与李前川的儿子一同外出经商。他对房文淑说:“我思量着,靠着做塾师,怕是难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不如去做点买卖,或许还有赚些钱回到老家的希望。” 房文淑听后,依旧沉默不语。

夜晚,万籁俱寂,邓成德正在熟睡,突然被一阵动静惊醒。他睁眼一看,只见房文淑正抱着孩子起身。邓成德急忙问道:“你这是要做什么?” 房文淑神色哀伤,说道:“我要走了!” 邓成德急忙起身,想要追问缘由,可还没等他开口,房文淑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门都未曾打开。邓成德呆立当场,心中惊骇万分,这时他才明白,房文淑绝非寻常女子。

因为房文淑的形迹太过可疑,她走后,邓成德也不敢将此事告诉他人,只对外声称她回了娘家。

在邓成德离家远游之前,曾与妻子娄氏约定,年底必定回家。可没想到,这一去便是数年,音信全无。有人传言邓成德已经客死他乡,娄氏的哥哥见娄氏并无子女,便劝她改嫁。娄氏却坚决不同意,她与哥哥约定再等三年,从此每日靠着纺线织布维持生计。

一日,夜幕降临,娄氏出门去关大门。突然,一个少妇抱着一个婴儿从门外挤了进来,说道:“我从娘家回来,天色已晚,知道姐姐独自一人居住,所以想借宿一晚。” 娄氏见她言辞恳切,便将她让进屋内。到了房中,借着微弱的灯光,娄氏仔细打量着少妇,只见她容貌绝美,约莫二十来岁,宛如仙子下凡。娄氏心中欢喜,便与她同床而眠,两人一起逗弄着婴儿。

娄氏看着怀中白白胖胖的婴儿,心中满是羡慕,伤感地说:“我怎么就没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孩子呢!” 少妇听后,说道:“我正嫌这孩子累人,不如就把他过继给姐姐做儿子,你看如何?” 娄氏以为她在开玩笑,便说道:“别说娘子你舍不得,就算舍得,我也没有奶水养活他啊!” 少妇笑着说:“这有何难。这孩子刚出生时,我也没有奶水,喝了半剂药就好了。剩下的药还在这里,就送给你吧。” 说着,便从怀中拿出一个小包,放在了窗台上。娄氏只当她是说笑,便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第二日清晨,娄氏醒来,呼唤少妇,却无人应答。她起身一看,孩子还在,可少妇却已开门离去。娄氏心中一惊,直到辰时,婴儿饿得大哭起来,娄氏无奈之下,只得将那包药喝了。不一会儿,竟真的有乳汁流了出来,她便开始喂养婴儿。

就这样,一年多过去了,孩子在娄氏的悉心照料下,长得白白胖胖,也渐渐开始学说话了。娄氏对他疼爱有加,就如同亲生儿子一般。从此,娄氏也打消了改嫁的念头。只是每天早起后,她便要照顾孩子,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干活赚钱,家里的日子也越发艰难起来。

一天,少妇突然又出现了。娄氏大吃一惊,心中害怕她是来要回孩子的,便先发制人,责怪她当初不辞而别,接着又喋喋不休地诉说着抚养孩子的艰辛。少妇笑着说:“姐姐不过是诉说一下难处,我难道就会扔下儿子不管了吗?” 说着,便用手招呼孩子,可孩子却哭着扑进了娄氏的怀里。少妇假装生气地骂道:“你这小犊子,都不认亲娘了!” 随后又对娄氏说:“这孩子可是千金不换,姐姐若想要,就拿钱来,我们立下买卖字据!” 娄氏信以为真,可她身无分文,顿时羞红了脸。少妇见状,连忙笑着说:“姐姐莫怕,我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孩子。自从分别后,我一直担心姐姐没有养育孩子的钱财,所以多方求借,凑了十多两银子给你送来。” 说完,便拿出银子递给娄氏。

娄氏心中又担心接受了银子,日后少妇再来要孩子,自己便无话可说了,所以死活不肯要。少妇将银子放在床上,转身便出门走了。娄氏急忙抱着孩子追出门外,可少妇早已走远,呼喊也无人回应。娄氏心中怀疑少妇是负气离去,心中忐忑不安。但自从得到了这些银子,她放债生息,家境也渐渐富裕了起来。

又过了三年,邓成德做买卖赚了些钱,置办了行装,踏上了返乡之路。夫妻二人久别重逢,相拥而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邓成德突然看到了孩子,便问这是谁家的。娄氏便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他。邓成德又问:“孩子叫什么名字?” 娄氏说:“他母亲喊他兖生。” 邓成德大吃一惊,说道:“这真的是我的儿子啊!” 他急忙询问少妇带着孩子来的时间,竟正是他与房文淑分别的那晚。

邓成德感慨万千,向妻子讲述了他与房文淑的悲欢离合。夫妻二人想到终于有了儿子,心中倍感欣慰。他们满心期待着房文淑还能再次出现,然而,时光流转,却再也没有房文淑的任何音讯了。他们只能将这份思念深埋心底,在平凡的日子里,默默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2 阅读:16
长岳和文化

长岳和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