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里来了个跛脚老和尚,破袈裟补丁摞补丁,倒是那双草鞋崭新,细看竟是金丝编的!
这老和尚常年云游四海,所到之处,普度众生。百姓们对他十分敬重,都称他为 "活菩萨"。
城东茶楼前,老和尚盘腿坐下。小沙弥解开背篓,里头滚出十几个白面馒头。
要饭的瘸腿老汉刚伸手,老和尚却把馒头掰成两半,半块塞给瘸子,半块扔给墙角打盹的野狗。
"师父偏心!"卖唱的小红袄撅着嘴,"怎不给外面那乞丐?"
她手指的墙根底下,蜷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乞丐,衣裳虽破却手脚齐全。
"他呀,姓陈名有福。"瘸腿老汉啃着馒头絮叨,"早些年走街卖货,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
原来,这陈有福本是一个行脚商人,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也还算安稳。他每日不辞辛劳,走街串巷,靠着自己的勤劳,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家里虽然穷,但一家人互相体谅,同甘共苦,倒也有几分温情。
然而,命运却在某一天发生了转折。
三年前腊月天,陈有福牵着瘦驴往城里赶。山道结冰,驴蹄子一滑,连人带货栽下沟去。
正巧宁记绸缎庄的宁老板打马路过,看到了昏迷不醒的他,怀里还死死搂着个布包——里头是给弟弟娶媳的五两碎银。
"这般实诚人少见!"宁老板被他所打动,当下掏钱将他送去医馆治病。
后来,得知陈有福一家六口人全都指望他一人挣钱养活时,更是被他的勤劳和责任感所感动。
于是,宁老板决定帮他一把。不仅给了陈有福一大笔银两,还教给他许多看货识价的诀窍。
在宁老板看来,这年轻人踏实肯干,只要加以引导,日后必定能有所成就。
当时的陈有福拿到这笔钱的时候,心里别提多感激了,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利用这笔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一开始,他确实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用了一小部分钱与人合伙做生意,想着慢慢积累经验,扩大生意规模。
然而没过多久,他便禁受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被钱财冲昏了头脑,开始变得飘飘然起来。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以前没钱的时候,想都不敢想那些奢侈的生活。如今有了钱,就像打开了欲望的潘多拉盒子,再也关不上了。
他拿着手里大把的银子,心里痒痒得很,再也按捺不住对享乐的渴望。大部分的钱都被他拿去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整天和那些纨绔子弟混在一起,还把这当成是结交人脉。
一家人也跟着他吃香喝辣,爹娘穿上杭绸褂子,弟弟娶了县太爷的远房侄女。新媳妇过门那天,八抬大轿后头跟着二十担彩礼。
他们满以为这样的生活会持续一辈子,索性连地里的作物都不管了,任其枯死。
陈有福呢,学着那些富家公子的样子,穿金戴银,出入高档酒楼、青楼,挥金如土,眼睛都不眨一下。
有的亲友看到他如此挥霍,一开始还会劝劝他。可他根本听不进去,还觉得人家是在嫉妒他,不懂他的 "远大抱负"。
慢慢地,那些真心为他好的人也不再说什么了。
不仅如此,陈有福还沾染上了赌瘾。赌博这东西,就像恶魔一样,一旦沾上,就很难戒掉。他起初只是觉得好玩,小赌怡情。可没想到越赌越大,越陷越深。
俗话说 "十赌九输"。很快,他手里的钱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流,没多长时间就败光了。
当他输光最后一分钱的时候,才如梦初醒,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由奢入俭难啊,他再也受不了过去那种贫穷的日子了。过惯了大鱼大肉、纸醉金迷的生活,现在让他再去吃苦受累,走街串巷地做小生意,他怎么也不愿意。
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跑到街上去撞那些富贵人家的马车,希望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他,派一位财神爷来拯救他。
有一天,他瞅见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缓缓驶来,车旁还有几个随从跟着。
他心里一喜,觉得机会来了,便猛地冲上前去,一头撞向马车。
只听 "哎哟" 一声,他顺势倒在地上,抱着腿大声呻吟起来,嘴里还嚷嚷着:"你们怎么赶的车啊,把我撞成这样,今天必须得赔钱!"
马车里的富商听到动静,撩起门帘往外看,一眼就看出这年轻乞丐是故意碰瓷的。
他冷笑一声,心想:"你这小把戏,还想骗我?"
于是,他对着随从使了个眼色。随从们心领神会,立刻围了上来,对着陈有福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砰砰砰",几拳下去,陈有福被打得鼻青脸肿,疼得他嗷嗷直叫。
他这才知道,这次算是踢到铁板上了,本想着能捞一笔钱,没想到钱没捞着,还遭了一顿毒打。
他躺在地上,看着对方扬长而去的背影,心里满是悔恨,却又无可奈何。
当夜,陈有福瘸着腿回家,回到过去生活的那个破旧的老房子里。
一进屋扑面而来的冷清,灶上留着半碗馊粥,枕边扔着张休书——媳妇跟货郎跑了,那货郎还是他曾经常来往的伙伴,和当初的陈有福一样踏实肯干。
如今的陈有福早已习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再也不愿回到从前那种辛苦劳作的日子。
家里人见他如此堕落,对他也彻底失望了,整天对他骂骂咧咧。
曾经温馨的家庭,如今变得支离破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无比。
陈有福索性离开了家,一个人在外面流浪。他整天龟缩在墙角,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愿付出劳动,整天幻想着能有贵人从天而降,再次拯救他于水火之中。
……
瘸腿老汉说完后,众人各自慨叹。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财不配位,必有所失。"
老和尚这话一出,陈有福垂着头若有所思。见老和尚起身离开,他也站起来跟了上去。
老和尚微微偏头,似有所感,从袖中摸出枚铜钱。钱眼系着红绳,在秋风里晃呀晃:"施主可要这个?"
陈有福眼皮都不抬:"秃驴消遣人?一个子儿够干啥的!"
"这钱能生钱。"老和尚继续向前走,来到一棵槐树底下,把铜钱埋进树根,"明日此时来取,若见发芽,便是机缘。"
当夜雷雨大作。陈有福鬼使神差摸到槐树下,正瞧见老和尚往坑里撒金粉。
他蹿出来揪住和尚衣领:"好个妖僧!装神弄鬼骗人!"
"啪!"
老和尚拍开他的手,袖中忽然飘出百十张银票,被狂风卷着满城飞。
要饭的瘸子、卖唱的姑娘追着银票跑,都抱了个满怀,独独陈有福一张也捞不着,呆呆地愣在原地。
"金雨不淋无福人。"老和尚拾起最后一张银票,叠成纸船放进水沟,"当年宁老板赠你银两时,可曾说过什么?"
陈有福如遭雷击。那年医馆里,宁老板蘸着药汁在桌上写:"钱财如流水,心正则聚之。"
五更天,陈有福折返回来,静悄悄蹲在老槐树下刨土。铜钱早不见了,坑里躺着双金丝编的草鞋。
鞋底绣着两句偈语:"金鳞本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三年后,宁记绸缎庄来了个跑堂伙计。有熟客认出他:"这不是陈......"
"施主认错人了。"伙计合十行礼,露出手腕上一圈疤痕,像是被金丝勒出的印子——那是他当年贪心扯破金鞋留下的教训。
门外停着辆货车,崭新的草鞋整整齐齐码在筐里。
宁老板掀帘子出来,手里端着碗热茶:"小兄弟,喝口茶歇歇。"
伙计摆摆手,指着车上一筐新草鞋:"东市王老汉订了二十双,得赶晌午前送去。"
东市墙角,当年的野狗已成了瘸腿老汉的伴儿。陈有福蹲下身,往破碗旁边放双草鞋:"天冷了,垫着这个暖和。"
鞋底绣着"知足"二字,针脚歪歪扭扭的——是他自己熬夜缝的。
瘸腿老汉摸着鞋底直哆嗦:"你这是......"
"您当年分我半块馒头的恩,该还了。"陈有福又摸出五个铜板,"街口馄饨摊今日开张,我请您吃碗热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