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身上有这三个特点,孩子情商不会太高,希望没有你!

老六谈天说地 2024-12-03 17:18:14

心理专家杜聪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分享了一个案例:

一位母亲带着12岁的女儿来做咨询,说孩子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在学校也没什么朋友。

然而在交谈过程中,每当女儿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母亲总是抢着替她回答,或是直接打断她的话。

当杜聪询问女儿的感受时,女儿低着头,小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孩子情商低下的背后,往往与母亲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母亲的特点会影响孩子的情商发展。

01 控制欲过强,剥夺孩子表达的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母亲过度的控制欲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主意识发展,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就像在北京某重点中学的李老师观察到:

班上有位学生小明,每次遇到需要与人交流的场合,总是畏畏缩缩。即便是小组讨论这样简单的互动,他也总是选择沉默。

后来在一次家长会上,李老师发现了问题所在。小明的妈妈不仅替他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还事无巨细地安排着他的学习生活。

这样的母亲,看似事事为孩子着想,实则在不断剥夺孩子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

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表达自我的权利,这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基础。"

02 情绪化严重,让孩子背负情绪包袱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研究发现:母亲的情绪稳定性与孩子的情商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杭州的方女士经常因为生活琐事对孩子发脾气。有一次,儿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她立即暴跳如雷,不仅严厉训斥孩子,还把水杯摔得粉碎。

这样的场景在他们家经常上演,导致孩子变得战战兢兢,总是害怕做错事,在学校也不敢主动与人交往。

心理咨询师王宏伟说:"母亲的情绪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和复制。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很难培养出情商高的孩子。"

03 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面对挫折的能力

《哈佛家训》中提到:"让孩子在适度的挫折中成长,比过度保护更有利于培养抗压能力。"

上海的张女士就深有感触。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母亲事事都替她打点,遇到困难就立即出手相助。

结果到了初中,女儿完全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稍有不如意就会崩溃大哭,最后不得不接受心理辅导。

心理学家李玫瑾指出:"过度保护的母亲,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学会面对困难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情商发展极为不利。"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培养出情商高的孩子呢?

给予表达的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独立发声适度放手让孩子自主决策管理好自身情绪学会情绪管理以平和的态度处理问题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适度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困难在恰当时候给予指导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约翰·霍特说得好:"孩子的情商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教育方式。一个好的母亲,应该像园丁一样,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不是过度干预。"记住:真正的母爱不是溺爱,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让孩子在跌倒中学会站起,在挫折中学会成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真正拥有高情商,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0 阅读:24
老六谈天说地

老六谈天说地

80后宝爸,家有男孩一枚,陪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