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何一定要攻城?就不能绕道走?古人可不是傻子

鱼羊史记 2024-10-30 15:30:14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古代战争中,攻城是兵家常用的策略之一,然而,为什么每每面对固若金汤的城池,古人并不选择绕道而行?

实际上,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无奈的选择。

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与守军的顽强抵抗,攻城不仅消耗巨大,还往往胜负难测,为什么古代将领仍然不惜代价地对城池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

首先,让我们从一个不成功的绕城战术说起。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派出林凤祥、李开芳率大军北上,他们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天津城下。然而,天津城墙高筑防御,久攻不下。于是他们决定绕过天津,继续北上山东。然而,绕城而行的结果却是被清军与地方武装团团包围,最终全军覆没。林凤祥和李开芳也因徒劳无功而惨遭杀戮。接下来看看另一个更典型的选择:蒙哥在攻打合州钓鱼城时遭遇了抵抗。有人建议放弃钓鱼城,绕道继续南下,但蒙哥执意攻城。虽然他最终因不幸逝世而未获全胜,但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立即解决掉这座堡垒,他的后路将被截断,进军南宋也将无以为继。通过这些历史事例,我们发现,攻城与否实际上关乎生死存亡。绕道并不能解决补给线的问题,而一个死守的城市正是敌人封锁你后方道路的铁锁。一旦后方失去补给,粮草无以为继,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在古代,军队的补给尤为重要。战争中的粮草往往依赖于已经攻下的城池。如果放任死守的城市在后方,你的补给线就有被切断的风险,粮草难补的情况下,部队士气将崩溃,失败就在不远处等着。因此,即使面对巨大牺牲,攻克城池确保后方稳固,成为许多将领必须的选择。营造一个可控的后勤环境常常决定着一场战争的成败。不仅如此,未被打下的城市更可能成为对方的反击据点。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天津成为敌方的防线阻挡了援军的到来,绕行不仅没能为他们减轻压力,反而成了孤军深入的致命之举。尤其是在没有现代通信和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一座勉强维持的城池,可以随时从两翼对你的部队发起攻击。然而,绕过城池也并非毫无可能,这就得看能否从战略上出奇制胜。比如蒙军在金国的邓州战役中,因邓州坚守不下,于是成功绕道而行,声东击西直逼汴京。而邓州军队为支援主城而出城追击,不备之下反遭蒙军伏击,被一举殲灭。这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下,绕城攻击可出的奇效。因此,古代将领在决策攻城与否时,常常面临两难。围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绕行则冒着巨大风险。然而,正是这种复杂的决策,让战争成为一场充满策略与勇气的博弈。每一个选择背后,都隐藏着沉重的代价和风险。英雄豪杰在纷乱的战争中,既要比拼智慧,也要比拼耐力,更要比拼一往无前的勇气。古代战争中的攻城,或许正如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有时我们无法绕行,必须全力以赴,正面冲刺。迷雾遮挡视线,险阻常在潜伏,但唯有勇敢者能拨开重重障碍,披荆斩棘地走向胜利的彼岸。当我们透视古人的智慧与勇气,得以一窥那段充满动荡与传奇的历史,仿佛见到了他们那颗蓄满雄壮与豪情的心在滚烫地跳动。

0 阅读:10

鱼羊史记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