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是明开国元助之一,傅少时晓勇多力,多智略,击刺骑射,冠绝一时,且性情敦厚,因而为里中少年所推服。
元至正廿一年(公元1361年)8月,朱元璋伐江州,傅友德携丁普郎共投朱元璋。
傅友德数择其主,从此跟定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伐,屡立战功,由颖川侯升至获国公,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威震一时,成为洪武朝于死前封公的八大往国之一。
更重要的是他成为洪武中后期朱明王朝最为倚重的开边将领,为朱明王朝的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傅友德于小孤山投靠朱无璋以后就列为常遇春帐下一员猛将。
元至正廿三年(1363),随常遇春援救刘福通都城安丰,攻取庐州,冲锋陷阵,勇猛超群二在决定朱元璋、陈友谅二者生死存亡的关键性一战部阳湖之战中,博友德针对陈友谅船大人多特点率轻舟深人敌阵,挫陈友谅前锋,“身被数创,战益力,手杀数百人,复于诸将遨击于禁江口。
陈友谅从那阳湖败人长江逃往武昌,经那阳湖口之际,头中飞矢而死,此一战以朱元璋大获全胜而告终,师旋论功,傅友德“第功最’
陈友谅虽死,而其子陈理仍盘踞武昌。
朱元璋部进围武昌,但久攻不下,原来是城东南有高冠山地势险要,汉兵占据其上,居高临下,可俯瞰城中一切动静。
朱元璋要攻取武昌必须首先夺下这制高点,朱元璋问诸将谁敢前往,诸将相顾莫敢前。
正为难之际,傅友德挺身而出,率数百人一鼓先登,不幸面颊中一飞箭,“铁出脑后不顾,弃脑傲,再战,胁下又中一箭,不为所动,终夺下高冠山。
所以李赞在《续藏书》,中记到此处时不禁叹其为壮士。
傅友德勇猛超超群,在武昌之战结束的下个月,被提升为雄武卫指挥使。
紧接着,傅友德随徐达下夷陵,拔衡州,继克襄阳、安陆,与元兵战,身被九创,破擒其将任亮,还师淮东,克泰州,逼淮安,破张士诚援兵于马逻港,又破元将竹贞于安丰。
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傅友德处处攻城略地,所向无敌,不仅仅只凭勇猛二字。
随着战争经验的积累,在临阵御敌中,还不断表现出他的足智多谋。
元至正廿七年(1367)2月,朱元璋用兵江浙,以傅友德北守徐州,扩嘴帖木儿之大将李二进犯徐州,驻兵陵子村。
傅友德看敌兵来势凶猛,遂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不轻易出战。
在侦察到敌兵四处掳掠之时,傅友德指挥轻骑二千溯河绕至敌后,持长矛单骑冲入敌阵,刺其骁将韩乙,大败敌兵。
傅友德考虑李二决不轻易罢休,必增兵来犯,傅友德匆忙人城,重新部署:城内留兵少许,作无备状以诱敌,大部人马出城设伏于野,将士卧戈以待,相约以鼓为号,闻鼓则起。
果如所料,李二引兵来犯。
傅友德看敌中计,遂亲自援枪击鼓,士卒腾跃,破敌前锋,敌大溃,生擒李二,俘获270余人,马50匹。
此陵子村一战,表现出傅友德在战术上且智且勇。朱元璋就曾称赞傅友德勇略冠军,独当一面,来勉励诸将。
这一战从战路上看,及时排除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支持了朱元璋对江浙的经营。
正因陵子村之功,这年6月,傅友德升为江淮行省参政,其下将卒均有赏,并被召人朝,以御前魔盖鼓吹送归府第。
傅友德的智勇双全,在援救兴元、平川蜀、取乌撤等战斗中都有充分表现,后文均有论及。
朱元璋渡江定鼎南京以后,先败陈友谅,拥有湖广、江西、安徽大部,继克张士诚;方国珍,控制了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其下一步扩充地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摧垮元蒙统治,元至正廿七年9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将军,率甲士20万,以傅友德、薛显为先锋,北伐中原,进克大都。
傅友德一路进展顺利,所向披靡,破沂州,斩其将王宣;下青州,取莱阳。
次年又取东昌、开封;7月,傅友德又军至卫辉,克彰德、广平、沦州;8月克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出守古北诸隘口,又受令略大同,下保定、中山。
1月傅友德领三千骑略平定州,擒元将汤同俭;12月进克太原,邀击元将贺宗哲于石州,继拔宣德府及附近城堡,功称最。
从洪武二年(1369)开始,傅友德又从徐达捣定西、平关陇;这年3月,傅友德取凤州,走元将张思道于鹿台,又率万骑追击贺宗哲于六盘山。
洪武三年(1370),傅友德又出秦川,自徽州南扫略阳,擒元平章蔡琳,克兴元,平关陇。
这两次大出击,傅友德都勇当前锋;北扫元都,“傅友德以轻兵先进,开陆路通步骑,(与常遇春)合兵陷长庐,扼直沽,作浮桥济师,水陆并进,遂陷通州,迫使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于夜半弃都北逃,结束了元蒙在中原的腐朽统治;西平关陇则赶走扩廓帖木儿,大溃昊友仁(这两人都是当时极有影响的将领)。
扩廓帖木儿是元将察罕帖木儿之养子,曾封河南王总天下兵。
明军攻克大都之际,扩廓帖木儿曾往援大都,但已来不及,明军乘势捣虚,攻占太原。
扩廓帖木儿忙回救,率万骑压明军营而阵。对明军来说,形势相当严峻。
傅友德率50名敢死士冲却敌军,明军暂脱险情。为彻底击溃元军,傅友德乘胜夜袭其营。
于夜幕来临之际,傅友德令人人衔枚以精骑夜袭。
扩廓帖木儿方燃烛,闻听有喊杀声,正迟疑间,报知为傅友德劫营,遂仓皇不知所为,鞋都来不及穿好,乘驴马以18骑狼狈逃回大同。
这一仗俘获其人马4万余,威震山西。吴友仁是夏明玉珍总领军事的太尉。
洪武三年(1370)5月,征虏将军徐达以参政傅友德为前锋,攻克兴元。
陕南军事重镇兴元,是人蜀的必经之道,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本应大军驻扎,但山川险远,供给困难,只好还军西安,以都指挥使金兴旺守兴元。
7月,夏将吴友仁以3万兵围兴元,傅友德以3千骑往援,夜袭木槽山,攻斗山寨。
为设疑于敌,令军中每人持烛十支列于斗山上。蜀兵见满山遍野烛火通明,甚是惊恐。
吴友仁不知究竟援兵多少,慌忙逃窜。
兴元守将金兴旺乘势出城追杀,蜀兵坠崖死者无算,遂保住兴元,为紧接下来的傅友德南下川蜀作好了充分的军事准备。
傅友德这两次最有形响的胜利,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大长了朱元璋灭群雄的信心。
这年底朱元璋就开始筹划如何消灭四川的明玉珍。第二年正月,命汤和、傅友德师出两路征蜀。
也因为这节节胜利,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亲定傅友德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颖川侯,食禄千五百石,并赐浩命、铁券,继而又命傅友德同知大都督府事,以示器重。
洪武六年(1373)到八年(1375),傅友德镇守北平。元顺帝北逃大漠以后,仍占有广大的塞外地区。
他纠集故元残余,以和林为中心,经常骚扰边境,给中原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生活安定以极大危害。
为保北部边境安宁,肃清故元残余,洪武五年(1372)正月,因扩廓帖木儿数次扰边塞上。
朱元璋师出三路讨之,命徐达为征虏将军师出雁门,趋和林;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居庸,趋应昌(今内蒙克什克腾旗;)冯胜、傅友德为征西将军出金兰去甘肃。
结果徐达被扩廓帖木儿败于岭北死数万人,李文忠无获而还,独友德全胜。
傅友德到兰州后率晓骑五千直趋西凉,败元将失刺罕追至永昌,又败元岐王朵儿只巴,获其辐重驴马十余万,继而引兵至瓜沙洲,获金印三及马牛二万而还,平定甘肃。
从洪武十八年(1385)到洪武廿六年(1393)之间,除十九、廿一、廿二这三年,傅友德在云贵平定叛乱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北平镇戌且处理山陕防务。
这段时间是傅友德军事生涯的最后阶段,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朱明王朝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几件大事:韩国公李善长牵连进胡惟庸案被赐死、族诛(洪武廿三年;)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等八侯同时被株连坐死。
再就是有人告发太子太师凉公蓝玉谋反被族诛洪武廿六年(,朱元璋对功臣宿将们猜忌日深,不欲诸将拥重兵驻边,傅友德多受燕、晋二王节制,故而多屯田练兵以修明内政。
即使如此,傅友德还有两次大的军事出击:一次是洪武廿三年(130),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出古北口征故元太尉乃儿不花,大获全胜,俘乃儿不花、垂相咬任及部众数万,畜数十万。
但史官多归其功于燕王,谈迁就说过“史归功燕王,予意傅颖公等从征,此必诸将之力。
第二次是洪武廿四年3月,故元辽王阿尔察锡喇犯边,傅友德为征虏将军随燕王征,傅友德出塞追击,大破其众而还。
傅友德这一时期平定关陇,巡行山陕,出征塞上,不仅拓展了边爱,更重要的是维护边境安宁,促进了西北、华北地区经济的恢复发展,保障了人民生活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