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咋了?放言不要报复的财长要辞职,周末民众忙着干两件事

道義长存 2025-04-08 14:09:55

前言

4月4日,我国商务部宣布了一系列针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

不过,尽管我国现如今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但以美国领先世界多年的强大国力,其应该不会出现多大反应才对。

但没成想,在中方的反制出现之后,前脚还在劝中国“不要报复”的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后脚却传出要辞职的消息。

与此同时,美国民众周末却忙着两件事,抢购超市里的中国商品,囤积生活必需品,仿佛末日将至。

那么,为何曾经强大无比的美国,会在中方的反制面前,变得如此慌张呢?

想要“辞职”的美国财长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策略遭遇空前危机,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的辞职传闻成了导火索。

贝森特作为特朗普经济团队的核心人物,曾在4月5日的采访中高调放言:“中国不应报复,我们的目标是公平竞争。”

然而,中方迅速反击,4月5日宣布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并禁止七种中重稀土对美出口,这一雷霆手段让美国经济命脉瞬间收紧,也让贝森特的“劝告”成了笑柄。

更不用说,随着中方宣布这一系列的反制措施,也让美国国内的经济趋于失控,诸如,物价暴涨、股市下跌、企业叫苦不迭等状况,已经让这位财长继位“头疼”。

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发三贴试图挽回局面,却难掩现任美国政府在面对中方反制时的慌张。

而面对这样一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作为财长的贝森特自然被当做“出气筒”。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就在美国股市不断下跌之际,这位美国财长的电话已经被那些华尔街“巨鳄”疯狂拨打。

面对美国国内的巨大压力,这位新任财长出现要辞职的传闻,其实也是可以预见的。

只不过对于美国民众来说,贝森特将要离职的传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们现在需要解决两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美国民众的“疯抢”

贝森特辞职的消息传出时,美国民众已在周末忙着两件事:抢购中国商品和囤积必需品。

根据美国媒体的推测,若4月10日中方关税和稀土禁令生效,那么美国超市物价平均上涨30%,这其中肉类、电子产品等价格飙升尤为明显。

民众意识到,那些曾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将会变得极为昂贵,于是他们蜂拥而至沃尔玛、Target等零售店,抢购尚未涨价的服装、家电和日用品。

社交媒体视频显示,纽约一家超市的中国产电饭煲被抢空,洛杉矶甚至有人为抢购拖鞋大打出手。

与此同时,囤货热潮席卷全美的同时,稀土禁令引发则引发了供应链恐慌,很多媒体都预测,美国科技公司的电子产品售价,未来将大幅上升,这将对民众生活造成极为严峻的影响。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民众不得不在周末进行大量的抢购,以此来减少高物价对自己生活所造成的损失。

而从民众的抢购与囤货这件事情,恰恰证明了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

中国的强硬反击,不仅让美国政府焦头烂额,也让民众在周末的忙碌中,感受到贸易战的真实代价。

未来的博弈

美国内部的混乱,与中国的从容应对形成鲜明对比,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挑衅,中国以34%对等关税和稀土禁令精准还击,展现了战略定力。

2025年初,中国内需市场持续扩大,出口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

通过一系列国际间的经贸合作,中国对欧盟和东盟的出口分别增长10%和15%,有效分散了对美依赖,而这种经济韧性,让中国有底气在贸易战中硬刚到底。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未用尽所有底牌,稀土禁令只是资源反制的一环,若美国继续加码,中国完全可能限制半导体材料或关键矿产出口,进一步重创美国供应链。

毕竟,美国多年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打压,不仅没有令中国半导体行业就此停滞,反而让我国的半导体发展得到了更多资金支持。

根据统计,我国得到半导体自给率从2018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5%。

这种技术与资源的双重优势,让中国在博弈中占据主动。

未来,如果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不断扩大,那么中国或将以更强姿态迎接挑战,而美国,却在自己的失算中越陷越深。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美媒:特朗普宣布“灾难性”关税政策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可能正计划离职》2025年4月5日

光明网:《美国民众担忧物价上涨,狂囤“大件”》2025年4月6日

北京商报:《美亿万富翁喊话美国民众:“是时候开始囤货了”!队伍已经爆满……》2025年4月6日

1 阅读:230
道義长存

道義长存

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