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几何时,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信誓旦旦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其嚣张的通过“平等关税”法案,企图通过剥削全世界来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但他或许未曾料到,他的关税压力不仅未能让中国屈服,还遭到中方的一系列强硬回击,并在而在美国内部引发了不小的政治“旋涡”。
民主、共和两党内的部分议员,甚至还罕见地达成共识,将矛头直指这位上任不过几十天的美国总统。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场关税战演变成了美国的权力争斗?
中方的强力反制
4月9日,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84%的关税,直接回应特朗普政府几天前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贸易摩擦升级,而是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一次强硬表态。
关税覆盖范围广泛,从农产品到高科技产品,几乎全面开花,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国际观察家的预期。
这是中国近年来对美采取的最严厉报复措施,显示出中国不再满足于“防守反击”,而是主动出击。
而在这场关税风暴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坚实底盘,自2025年初以来,中国通过一系列促增长政策稳定了国内市场,内需逐步回暖,各行各业也是企稳回升。
正是这种内生动力,让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对美国说“不”。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未因贸易战而退缩,而是继续推动开放政策,外贸稳定发展成为抵御外部冲击的盾牌。
正如我国公布的白皮书所强调的,中国不寻求贸易失衡,而是希望通过规则捍卫全球经济秩序。
这场关税战,成了中国实力与决心的试金石,也让美国政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特朗普的内外困境
当中国以84%关税还击,美国政坛的矛头迅速转向特朗普,内外困境交织让这位每天都在“赢”的美国总统,陷入到不小的舆论和政治危机中。
因为特朗普这几天的一系列走向,直接让美国股市经历了“坐山车”般的动荡,大量的美国股民因为股市动荡而损失惨重。
可和特朗普相关的不少人士,则明显是有什么“内幕信息”,他们在股市的动荡中获利重多,而这也引起了民主党乃至部分共和党人的不满。
所以,纵使在此前的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取得了完胜,但面对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反对声,他的威望正在不断的受到损害。
而从外部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未如预期般削弱中国,反而让中国更加坚定地走上自立自强之路。
中国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和绿色技术领域的突破,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例如,中国物流行业借助数字贸易和RCEP框架,跨境能力显著提升,不仅抵消了美国关税的影响,还拉近了与亚太国家的距离。
这种“以攻为守”的策略,让特朗普的遏制计划显得徒劳无功。
更不用说,特朗普全面出击的“对等关税”,不仅未能赢得盟友支持,反而让欧洲和日本等国与中国走得更近。
当中国用84%关税打出一记漂亮的回击,很多美国的亲密盟友也感到非常“高兴”,这就进一步加深了特朗普政府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
中国展现出的强大实力
当特朗普威胁将关税增至125%时,中国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祭出稀土管制、美企黑名单等精准反制措施。
这些举措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命门——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掌握在中国手中。
更关键的是,中国GDP已达18.5万亿美元,对美出口仅占3%,这意味着中国有足够的经济纵深来承受贸易战冲击。
央行数据显示,即便中美贸易完全中断,对中国人均影响仅为1600元人民币,这与美国农民失去中国市场后的绝望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民众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团结,社交媒体上对于反制美方关税的呼声此起彼伏,普通百姓自愿缩减对美国商品的需求,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反制。
这种上下同欲的凝聚力,恰恰是特朗普政府最缺乏的战略资源。
结语
而中国的对等反制不仅捍卫了国家利益,更向世界证明:在单边主义逆流中,坚持多边合作才是人间正道。
参考资料
华尔街见闻:《180度大转弯,谁让特朗普改了主意?》2025年4月10日
财联社:《特朗普在大搞“内幕交易”?多位美国参议员喊话国会:查!》2025年4月10日
观察者网:《“特朗普如意算盘落空:企业就待在中国,哪也不去”》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