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标模型对辖区内78户影视行业相关企业开展风险筛查,筛选出12户未按规定确认收入风险的影视行业纳税人,通过采取集体约谈、实地核查等风险应对措施,入库税款4000余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XX税务局借助影视行业风险筛查指标模型,监控到某传媒有限公司存在营业收入较低、成本费用较大等税收风险,立即组织定向约谈,对该公司进行风险提示,辅导该公司补缴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400余万元。

灵活用工平台常见的财税风险点
1.虚开发票与业务真实性存疑
部分平台为“冲流水”虚构用工场景,或放任企业通过平台虚开增值税发票,导致资金流、业务流、合同流“三流不一致”,极易被税务部门定性为虚开发票。
风险信号:用工企业与个人无真实劳动关系、平台收取高额服务费但无实际服务内容。
2.用工性质界定模糊
灵活用工人员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而非“合作关系”,若未缴纳社保或代扣个税,企业将面临补缴、滞纳金及罚款。
典型案例:平台未与自由职业者签订合规协议,未明确业务交付标准,导致用工性质争议。
3.资金流水异常
平台代收代付资金若未通过银行托管账户,或存在“资金池”操作,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结算,甚至涉嫌洗钱。
高风险操作:企业通过私户向个人转账,平台未留存完整的资金链路凭证。
4.税务合规性不足
部分平台滥用税收优惠政策(如核定征收、个税代征资质),或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引发连带责任。
政策红线:2023年多地严查委托代征资质,违规平台面临资质取消、历史业务追溯风险。
二、财税风险规避的四大核心策略
1.严格审核业务真实性
平台需建立“场景-合同-成果-支付”的全流程闭环,留存用工协议、任务派单记录、交付成果等证据链,确保业务真实可追溯。
企业自查:定期抽查平台合作方资质,警惕“零成本开票”“高返佣”等不合规宣传。
2.明确法律关系与合同条款
与自由职业者签订《服务协议》而非《劳动合同》,明确双方为平等合作关系,约定服务内容、报酬结算方式及税费承担主体。
关键条款:约定“不得主张劳动关系”“服务成果知识产权归属”等。
3.资金流透明化管理
通过银行或持牌支付机构进行资金清分,确保“业务-资金-发票”一一对应,杜绝资金池操作。
合规要点:平台仅收取服务费,用工报酬直接由企业支付至个人账户(或通过平台代付但明确资金性质)。
4.动态跟踪政策与资质合规
密切关注地方委托代征资质政策变化,确保平台资质合法有效;针对不同场景(如直播、外卖)适配税务处理方案。
预警机制:与专业财税机构合作,定期评估业务模式合规性,提前应对稽查风险。
有任何财税、股权等相关问题可在评论区讨论或问我哦!
▍ 声明:
1、推送稿件及图片均来自新税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与后台联系处理,谢谢!
2、上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之用,不作为实际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