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仪表电缆沟的防火防爆密封?

防爆云平台 2025-02-18 15:18:12

"

在化工生产的复杂网络中,仪表电缆沟虽看似不起眼,却如密布的 “神经脉络”,维系着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可千万别小瞧它,一旦防火防爆密封工作没做好,这 “神经脉络” 瞬间就可能变成 “导火索”,引发难以预估的灾难。

化工场景,易燃易爆物质本就 “虎视眈眈”,仪表电缆沟倘若密封不严,稍有不慎,泄漏的危险气体便会在此处 “安营扎寨”,遇到一点明火或静电,后果不堪设想。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无数血与泪的事故教训换来的警醒。那究竟怎样才能做好仪表电缆沟的防火防爆密封呢?这背后有着一系列规范要求。

"

01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的通知 应急〔2019〕78号

02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大型油气储存基地雷电预警系统基本要求(试行)》《油气储存企业紧急切断系统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2022年2月24日

附件2 油气储存企业紧急切断系统基本要求(试行)

三、技术要求

(三)阀体及电缆

电动执行机构的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应采取防火保护,可采用耐火电缆、直埋敷设、电缆沟充砂敷设、在耐火电缆槽盒或耐火保护管内敷设等一种措施或多种复合措施实现。

03

GB 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7.1.9 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和封堵措施。

04

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

9.1.4 装置内的电缆沟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或含有可燃液体的污水进入沟内的措施。电缆沟通入变配电所、控制室的墙洞处,应填实、密封。

05

GB 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6.1.14 站场内的电缆沟,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及防止含可燃液体的污水进入沟内的措施。电缆沟通入变(配)电室、控制室的墙洞处,应填实、密封。

06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5.4.3 爆炸性环境电气线路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气线路宜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当可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宜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措施。

07

GB 50257-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5.1.1 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气线路,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可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宜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措施。

5.2.2 电缆线路穿过不同危险区域或界面时,应采取下列隔离密封措施:

1 在两级区域交界处的电缆沟内,应采取充砂、填阻火堵料或加设防火隔墙 ;

08

GB 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5.2.5 电缆沟敷设方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化学腐蚀液体或高温熔化金属溢流的场所,或在载重车辆频繁经过的地段,不得采用电缆沟;

2 经常有工业水溢流、可燃粉尘弥漫的厂房内,不宜采用电缆沟;

3 在厂区、建筑物内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但不需要采用隧道, 城镇人行道开挖不便且电缆需分期敷设,同时不属于本条第1款、第2款规定的情况时,宜采用电缆沟;

4 处于爆炸、火灾环境中的电缆沟应充砂。

09

GB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11.4.2 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人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建(构)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的空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且不低于1.00h。

10

GB 50660-2011《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4.3.19 厂区管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 电缆沟及电缆隧道在进入建筑物处或在适当的距离及地段应设防火隔墙,电缆隧道的防火墙上应设防火门。

11

GB/T 50823-2013《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8.2.3 电缆进入控制室穿墙处应密封处理。

12

THGJ 12400-2021《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条文说明

3.0.14 目前消防联动控制线路通常按要求直埋或充砂电缆沟敷设,如果确需架空敷设,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中强制性条文第 11.2.2条,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

13

AQ 3036-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7.2.1.6 罐区的地沟、电缆沟或其他可能积聚可燃气体处,宜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在未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的场所进行相关作业时,可配置便携式可燃气体监测仪进行现场监测。

14

AQ 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

6.1.1.1.6 设置电缆的通道、导管、管道或电缆沟,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可燃性气体、蒸气或液体从这一区域传播到另一个区域,并且阻止电缆沟中可燃性气体、蒸气或液体的聚集,这些措施包括通道、导管或管道的密封。对于电缆沟,可使用充足的通风或充砂。

15

HG/T 20512-2014《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

8.5 电缆沟敷设方式

8.5.1 电缆沟底的坡度,不应小于1:200。室内沟底坡度应向下坡向室外。在沟的最低点应采取有效排水措施,填充沙子。

16

SH/T 3019-2016《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

7.4 电缆沟敷设方式

7.4.1 电缆沟底的坡度,不应小于1:200。室内沟底坡度应向下坡向室外。在沟的最低点应采取排水措施,填充沙子。

17

SH/T 3563-2017《石油化工电信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1.4 电信电缆在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电信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18

SH/T3568-2019 《石油化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6.5.7 电缆出入电缆沟、建筑物、控制柜、控制箱处以及保护管管口等部位应进行防火封堵。

8.2.5 电缆穿过不同危险区域时,应采取下列隔离密封措施:

a)在两级区域交界处的电缆沟内,应采取充砂、填防火堵料或加设防火隔墙;

b)电缆通过与相邻区域共用的隔墙、楼板、地面及易受机械损伤处,均应加以保护;

c)多余的孔洞,均应堵塞严密;

d)密封封堵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19

SH/T 3153-2021 《石油化工电信设计规范》

21.6.6 设置在火灾危险环境、 爆炸危险环境的电信配线电缆沟应采取充砂防护措施,生产区内电信配线电缆沟宜采取充砂防护措施,充砂电缆沟应填充细砂至盖板且不应留有间隙。

20

SY/T 7700-2023《油气田及管道工程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10.3 电线电缆和仪表管道的敷设

10.3.1 电线、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6 汇线槽、电缆沟、保护管通过不同级别爆炸危险区域时,在分界处均应采取隔离密封措施;相对密度比空气重的介质,在防爆区及有可能积聚易燃、易爆气体的电缆沟内,电缆敷设完毕,应填满砂子。

机柜间入口处电缆井示意图

希望每一位从业者,无论是企业管理者、安全监管人员还是一线技术工人,都能将这些规范要求铭记于心,把安全意识融入每一个操作细节。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从心底重视起来,严格执行这些规范,才能真正筑牢化工生产的安全防线,让危险无机可乘。安全,永远是化工行业发展的基石与生命线。

0 阅读:1
防爆云平台

防爆云平台

防爆产业链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