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书法50年,山西农民花8年抄完4大名著献党,专家痛批:没意义

永贞观看世界 2024-11-08 02:18:19

流量为王的时代

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轰炸着我们的神经,热点层出不穷,昨天还在热搜榜首的事件,今天可能就被新的八卦取代。

在这个热闹的时代,一个农民的故事却意外地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引发了不少讨论。

他叫张喜才,一个来自山西的普通农民,他用八年时间,手抄了四大名著,共计152本书,367万字。

这个举动,有人赞扬,有人质疑,有人不解,但无论如何,张喜才的故事,都值得我们深思。

张喜才的故事,并非一夜爆红,而是源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对书法的热爱。

他出生于1940年,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温饱都是问题,更别提读书写字了。

但张喜才不同,他从小就对学习充满了渴望。

村里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开了一家私塾,成了他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即使没有笔墨纸砚,也用树枝在地上,用清水在石板上练习写字。

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法的热爱,从小就在心里扎了根。

后来,张喜才加入了军队,这段日子不仅锻炼了他的毅力,还给了他更多练字的机会。

他在部队里遇到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战友,大家互相学习,一起成长。

张喜才退伍后回到了老家,在一家印染厂找了份工作。

他工作很辛苦,但还是每天抽时间练书法,哪怕只有半小时,从没间断过。

日复一日的练习,让他的书法技艺日渐精湛,也赢得了乡邻们的尊重和赞誉。

他成了“村里的大书法家”,每逢春节,邻居们都会请他写对联,他的字,不仅工整美观,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喜才退休后加入了当地的老年人文化团,继续练习书法。

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但一次偶然的国外旅行,改变了他的想法。

在欧洲的一家博物馆,他参观了中国书法展览,看到外国游客对中国书法赞不绝口,这让他深受感动。

他明白,书法不只是个人的兴趣,还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能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文化的桥梁。

回国后,一个宏大的计划在他心中萌生:他要手抄中国四大名著。

这个决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张喜才觉得,四大名著不仅是文学瑰宝,也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通过书法来表现这些经典,不仅能展示书法的美,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2011年7月1日,71岁的张喜才正式启动了他的抄写计划。

他选择了小楷字体,这既是对中华文化的致敬,也是对自己书法水平的一次全面考验。

八年抄写之路

张喜才的抄写计划,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367万字,152本书,对于一个71岁的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精心挑选了适合长时间书写的毛笔,选用上等宣纸,甚至自己动手裁剪纸张、打格、装订。

为了省钱,他还巧妙地用旧档案袋来做封面。

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他对这项工作的认真和细致。

随着抄写工作的展开,张喜才很快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排在第一的就是身体上的挑战。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书写,使得他的腰椎问题日益严重。

另外,细小的楷书对眼睛的要求极高,经常导致他眼睛疲劳,甚至出现头晕的情况。

这些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让他放弃,他调整了写作姿势,购置了特制的书桌,将每天的书写时间分成几个短段,中间穿插休息和简单的运动。

他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身体的限制。

除了身体上的挑战,张喜才还要面对来自家人的质疑。

家人担心他的健康,劝他放弃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张喜才的决心,并没有被家人的担忧所动摇。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有多坚持和热爱。

家人渐渐被他的坚持打动,开始理解并支持他的梦想。

妻子帮忙准备好工具,整理好书稿,孩子们在工作间隙帮忙装订成册,还做了封面。

家人的支持,成了他前进的动力。

为了确保进度,张喜才给自己定了明确的任务量。

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开始一天的抄写,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至少要抄写1000字。

即使遇到身体不适的日子,他也会尽量完成当天的任务,实在不行就在第二天补上。

这种自律和坚持,让人敬佩。

八年时间,他完成了《红楼梦》的60本,《三国演义》的25本,以及其他两部名著的抄写。

这152本书,367万字,是他八年来辛勤付出的结晶,也是他对中华文化的一份深沉的热爱。

价值的辩论

张喜才的故事,在网络上传开后,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许多人夸他有毅力和坚持,说他是坚守初心、传承传统艺术的榜样。

有人觉得他花了八年时间抄写现成的作品不太值,觉得这样做没什么创意,还不如去创作新作品或者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

还有人从经济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觉得这些手抄本没有市场价值,赚不了钱,纯粹是浪费资源。

专家们也加入了这场讨论。

一些书法专家指出,张喜才的书法艺术价值并不高,难以达到收藏级别。

大家觉得,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但他的书法水平还有进步的空间。

这样的评价,让张喜才心里凉了一大截。

张喜才没有被这些质疑声打倒。

他说,自己更看重创作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对他而言,书法已经不再仅仅是写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

这场关于张喜才手抄四大名著价值的辩论,实际上反映了当下社会对文化传承的不同理解。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人们往往用金钱和名利来衡量一件事物的价值。

但张喜才的例子提醒我们,精神价值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为珍贵。

他的坚持虽然没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但在精神上获得了很大的满足,同时也为传承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张喜才的行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大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手抄的方式,他不仅加深了对这些经典著作的理解,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他的举动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大家纷纷用实际行动来传承文化。

不求闻达,但求心安

张喜才的故事,并非孤例。

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王振顺和吕育土两位老人。

王振顺为了完成亡妻的遗愿,克服帕金森症,手抄了四大名著。

吕育土为了照顾不能出门的妻子,以抄书打发时间,从《中国共产党章程》到四大名著,都留下了他手抄的版本。

这三位老人,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故事,但他们都选择了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他们的行为,或许不被所有人理解,甚至被一些人视为“无用功”。

但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举动,守护着中华文化的薪火,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非凡之处,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强大力量。

他们不求闻达于世,但求心安于心,这种精神,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更宝贵。

张喜才的故事让人们开始思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意义。

虽然专业人士可能不认可他的作品,但他感染了无数人,这种影响力是无法用钱衡量的。

它提醒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不应该仅仅由社会标准来定义,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精神满足同样重要。

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或许才是人生的真谛。

张喜才的故事,也让我们思考起文化该怎么传承。

在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新难题。

如何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张喜才用手抄四大名著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这种方式虽然老派,但特别有力。

它不仅传递了文化的具体内容,还传递了文化的精神。

笔者认为:

在互联网时代,张喜才的故事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

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依然有人坚守着内心的热爱,默默地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他的故事,也引发了我们对价值多元化的深层思考。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金钱和名声来评判东西的好坏,但张喜才的故事告诉我们,精神层面的价值同样很重要。

他虽然没赚到钱,但心里特别满足,也为传承传统文化出了一份力。

这是一种超越物质的追求,一种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精神特别难得。

文化传承也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每个人都能参与。

我们可以像张喜才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我们需要更多像张喜才这样的人,用实际行动守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根脉。

0 阅读:0

永贞观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