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给人的感觉是不是非常的贫瘠及缺水。可在如今的加纳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晨9点,太阳刚刚升起,加纳东部省阿格亚夸村便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村民们头顶大盆小盆,手提大桶小桶,井然有序地在村内唯一一口水井前排队取水。一位中年妇女双手轻轻压下水泵,清澈透亮的井水随即从水龙头涌出,笑容瞬间点亮了大家的脸庞。
要知道,加纳以前都是使用浑浊的污水以及池塘里的泥水。那加纳为什么如今有干净饮水可用?其中又有什么故事?
加纳是个怎样的国家?加纳位于西非,它的北部与布基纳法索接壤,东部与多哥毗邻,西部则与象牙海岸共享边界,南面则濒临浩瀚的几内亚湾。加纳的首都阿克拉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是一座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加纳总人口约为3,160万,其中大约50.6%为女性,49.4%为男性。人口密度大约每平方公里超过130人,这一数字在西非地区也算得上是比较高的。
加纳的人口结构很年轻,中位年龄仅为21岁左右。这意味着国家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资源。它主要的民族有阿坎族、摩西族、埃维族、加族等。官方语言是英语,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使用各自的母语。
看加纳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属于得天独厚,又有海岸线。感觉应该不会穷,可事实却恰恰相反,究竟怎么回事?这一切都要从它的历史说起了。
加纳为何贫穷?公元7世纪。那个时候,加纳帝国开始在西非崭露头角。加纳帝国是西非的一个重要贸易中心,通过撒哈拉沙漠的商队将黄金、象牙和奴隶等商品输往北非和欧洲。这个时期,加纳的繁荣达到了顶峰。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纳帝国在11世纪由于内部动乱和外部入侵,逐渐走向衰落。摩洛哥的阿拉瓦联盟在1076年攻陷了库姆比萨莱赫,导致加纳帝国的崩溃。之后这片土地就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不过这里的资源却极其丰富,这里拥有了丰富的黄金、可可、木材和其他矿产资源。
然而,正是这些丰富的资源,引来了欧洲殖民者的垂涎,最终导致加纳陷入长期的殖民统治,丧失了大部分的资源和自主权,加纳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沦为了苦力和奴隶。
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加纳的黄金资源便吸引了阿拉伯商人前来交易。在与外界的商业交流中,加纳不仅积累了财富,更提升了文明程度。
当时的加纳人不仅懂得采矿和冶金技术,还发展了繁荣的农业和手工业。然而,这一切在殖民者到来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5世纪末,葡萄牙人首先抵达加纳沿海,开始了对黄金海岸的搜掠。为了获取大量的黄金,他们不惜将大量加纳土著居民逼迫到矿井里做苦工。
到17世纪,荷兰、英国、丹麦等国也陆续加入到争夺加纳资源的行列中。英国最终在19世纪确立了对加纳的殖民统治地位,并将其命名为"黄金海岸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到来后,对加纳的资源实行了系统性的掠夺和剥削。在英国的煤矿和金矿场里,成千上万的加纳人民被迫从事高强度的劳动。
据记载,矿井条件极其恶劣,矿工们每天要在狭窄的矿井中劳作十几个小时,缺乏基本的安全设备和劳动保障,很多人因此丧生。
英国殖民政府不仅掠夺黄金,还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中的珍贵木材,同时将丰产的可可种植园变成殖民者的私有财产,用以换取丰厚的利润。
导致加纳的自然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欧洲,而留给加纳人民的却只有贫困与命运的艰辛。
被掠夺一空的资源让加纳在经济上无法自立,许多土著成为了殖民者的苦力和奴隶。在可可种植园中,大片的甘蔗和棉花田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然而,劳作其中的加纳人却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他们付出无数的血汗,换来的只是微薄的报酬和毫无尊严的生活。
与此同时,殖民者为巩固其统治,还在加纳实行了严厉的种族隔离政策。殖民政府用法律和武力压制加纳人民的一切反抗,禁止他们接受教育,不允许他们参政议政。只有少数为殖民者卖命的土著充当走狗,才能享受到片刻的安逸。
最终,经过长期的斗争,加纳于1957年3月6日成功宣布独立,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
不过由于资源被掠夺一空,导致国家穷困潦倒。在2023年,世界银行对加纳的经济状况进行了一次评估。当时,这个小国正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速上涨,尤其是粮食和食品的价格飙升了39%,而工资水平仅提高了10%。
加纳有20%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而总贫困人口达到了85万人。
由于缺钱,民众长期处于营养不足和疾病泛滥的困境中,生活极其艰辛。1983年的严重饥荒甚至导致了超过一百万人的死亡。直到如今,在偏远的乡村,人们甚至用电都还是非常大的问题。
因为太穷了,加纳首都郊区,还沦为了洋垃圾之称,那些被西方发达国家抛弃的垃圾,经过漫长的海上旅程,全都堆积到了这个地方,仿佛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垃圾处理场。
这都不是最致命的问题,最致命的还是这个国家一直缺饮用水。
加纳有多缺饮用水?加纳的很多农村根本没有井,这使得村民们只能依靠水塘来打水。可水塘的水并不干净,每当下雨之后,水塘的水会变得异常浑浊。
水中的细菌和杂质大量增加,泥沙和漂浮物也很难被过滤掉,使得这些水根本无法饮用。然而,对这些村民来说,水塘是唯一的水源,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饮用这些被污染的泥水。
由于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霍乱、腹泻、痢疾、伤寒和血吸虫病等疾病在当地非常常见。据统计,加纳的人均寿命只有62.4岁,而农村地区的人均寿命更是低于这个数字,加纳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大打折扣。
加纳不仅面临水质问题,还要忍受水量不足的困扰。
当地曾经发生过一场特大旱灾,这次旱灾几乎毁灭了所有的农作物和牧草。在这样极端的气候条件下,人们除了饮水困难之外,还要应付粮食短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枯萎死去,牲畜们无草可吃,最终走向了死亡。
水资源的短缺不仅只影响到了农作物和牲畜的生存,也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
农业是加纳许多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缺水使得农作物难以生长,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长远来看,这种状况加剧了贫困和社会的不稳定性。
中国出手援助1000口水井2015年12月,中国宣布将援助加纳修建1000口水井,旨在解决加纳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用水困难和缺乏清洁饮用水的问题。
在加纳,无论是地形地貌的复杂性,还是气候条件的不利因素,都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雨季,经常性的洪涝和道路泥泞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除此之外,施工设备也面临着运输困难的问题。
然而,中国的施工队伍并未因此退缩,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技术水平迎难而上。
在此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地区地下水位极低,打井深度需要达到百米以上。有些地区则地质构造复杂,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制约。
即便如此,中国工人们依然日夜奋战。他们采用了先进的打井设备和技术,确保每一口井都达到饮用水标准,并且安装了手压泵,让村民们能够方便获取清洁水源。
经过中国施工队伍的坚持不懈,提前竣工了这项关键工程。最终,团队在加纳地区共建成了1029口水井,超出了最初设定的1000口目标。
数据显示,这1029口水井惠及了超过50万人。让832个村的居民受益,且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生活面貌。
对于这些村庄的居民来说,水源的改善不仅仅是减轻了取水的劳苦,更是带来了生活质量的质的飞跃。许多村庄长久以来因水源问题导致的流行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村民们的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结语此次援建项目不仅仅是一次工程的胜利,更是中国与加纳友谊的象征。中国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次援建水井项目就是中国对世界责任的一次生动体现,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技术实力和执行力,还传递了中国对加纳人民的友谊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