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的张载,为何没有急于参加科考?直到38岁才中进士呢

现今如日中天 2024-12-06 11:54:53

如今的有志青年,都会在自己的黄金年龄段刻苦求学、参加高考,以博取美好前程。可是本文故事主角:北宋的张载,却在青年时期未如常人般急于投身科举考试,而是经过32载春秋的沉淀后,才在38岁那年与苏轼、苏辙等同登进士,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

张载这一奇特选择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个人志趣与时代背景的交织,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探寻他这段不凡的历程。

张载画像

一、为国担忧、关注军事

张载,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他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才智。他的名字“载”,取自《周易·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寓意着承载天地之重任,这也预示了他日后不凡的学术与人生道路。

张载10岁之时,便已显现出非凡的志向与气质,被识者称赞为“志气不群”。然而,与许多同龄人不同的是,他并未急于踏上科举之路,而是基于北宋时期西部边境频繁遭受西夏的侵扰,国家安危系于一线的国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军事与边防的关注之中。

张载身处边境地带,对边疆局势有着切身的体会与深刻的思考。他“少喜谈兵”,有志投笔从戎,为国家收复失地。庆历元年(1041年),西夏出兵攻占洮西之地,局势危急。

张载形象画

青年张载豪情勃发,奋笔疾书,写下了《边议九条》,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提出了诸多中肯的边防建议。这份上书不仅展现了他对军事边防的深刻见解,更透露出他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然而,张载的军事抱负并未立即得到实现。他虽有志投笔从戎,但范仲淹的一番话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与范仲淹的会面中,张载将自己的军事见解倾囊相授,范仲淹则以其独到的眼光,看到了张载在传承道统上的更大潜力。他劝诫张载:“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范仲淹认为,张载在学问与思想上能够有更大的贡献,而非仅仅局限于疆场之上。这番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张载前行的道路,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

赵孟頫书写张载的《西铭》(局部)

于是,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诫,转而投身于经典的学习与研究之中。他捧读《中庸》,日夜研习,将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咀嚼无数遍,直至融会贯通。可是,学问之路并非坦途,张载在求学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困惑与挑战。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求知的决心。

二、壮年登进士、仕途遇坎坷

嘉祐二年(1057年),38岁的张载终于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途。这一年,他参加了被誉为千年科举“龙虎榜”的考试,与苏轼、苏辙、曾巩等日后成为文学巨匠与历史名人的士子一同竞技。最终,张载凭借深厚的学识与卓越的才华,成功进士及第,从此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

然而,张载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先后担任过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等职,虽政绩斐然,却因弟弟张戬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牵连,最终辞官归隐于家乡横渠。

张载的“横渠四句”书法作品

在横渠,张载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并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他发奋著书,创立了与周敦颐“濂学”、二程“洛学”齐名的“关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结束语

回顾张载青年时期的选择与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之所以没有急于参加科考,而是选择了在学问与思想上深耕细作,是因为他有着更为远大的志向与抱负。他深知,真正的学问与思想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与磨砺。

张载思想文化展

因此,张载选择了在青年时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军事边防的关注与思考之中,以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当范仲淹点醒他时,他又毅然决然地转向了经典的学习与研究,最终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张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与理想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境界与恢宏目标。他的思想光芒穿越时空,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努力奋斗。而青年时期的选择与经历,更是他人生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范仲淹赠《中庸》给张载剧照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0 阅读:1

现今如日中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