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三个朝代的统称,专指魏、蜀、吴三个国家。三国的开创者或者说是奠基者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都算是当世之英豪。可如果论出身,讲家庭条件,刘备是三个人中最差的一个。
论出身,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可世袭久远,到了刘备这一代早就没了爵位。为了生活下去,年轻时的刘备只能靠卖鞋为生,“少时曾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曹操和孙权就不一样了,都是出身官宦世家。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汉桓帝时期著名的大宦官,曹操二十岁便被举荐做官。孙权的父亲孙坚做到长沙太守,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孙权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史载:“少博览群书,精习经史,才秀明达,始有知名。”
说完出身,再来看一下三人创业的经过。刘备白手起家,只有关羽、张飞二人追随,因为讨伐黄巾军正是被朝廷册封为官。曹操早在洛阳之时,因为刺杀董卓名扬天下,回乡举兵之后天下响应。孙权凭借父兄二世余荫,“割据江东,国险民附”。
尽管刘备的条件非常差,但最后还是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拉拢人才,处于劣势的刘备主要靠以下三种手段拉拢各方人才为己所用。
第一、树立起汉室正统的大旗。刘备一生都宣称自己是汉室后裔,打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虽然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天下谁人都明白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汉室已经名存实亡。而刘备打出的旗号是恢复汉室,这就容易取得正统士大夫的心。
蜀汉创建的关键人物诸葛亮、赵云都是这个口号的坚决拥护者,诸葛亮青年时期,在汝南求学就曾大骂“操为国贼”,表示“决不北向,委身曹氏”《诸葛亮文集》;赵云也说过同样的话。刘备依靠这面“汉室大旗”,收揽南北人才,发展自己势力,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第二、讲究忠义,争取社会底层人才。刘备出任卑微,养成了市井之中“仗义疏财、舍生取义”的性格,这也成了他招揽人才的手段。相比曹魏、孙吴,刘备手下的文武出身微贱之人最多,比如:关羽张飞是游民,糜竺张世平是商人,魏延是部曲,赵云是下级军吏;诸葛亮自称是布衣等等。
这些散兵游勇投靠刘备之后,他用忠义的思想感化他们,让他们逐渐变强,从而凝聚成一只能征善战的军队。
三、做事不拘小节,敢于破格任用提拔人才。刘备能够知人善任,就像《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所写:“先主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三顾茅庐,刘备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却委身三顾茅庐去请27岁的待业青年诸葛亮,也正是如此,让刘备得到了“千兵易得,一相难逢”的军师。在起兵之初与黄巾军作战之时,他大胆提拔下级军吏赵云,任之为主将,最后成长为蜀国五虎大将之一。北征汉中,他擢拔部曲出身的“猛将魏延于卒伍”,出任汉中太守,而“一军尽惊”(《三国志·魏延传》)。
“得人才者无敌于天下”,刘备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弱点,所以在南征北战中,特别注重拉拢人才,而他所采用的三个手段,也让他得到了大批的谋士、武将,从而有了实力与江东孙权北方曹操争夺天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