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芒山寺
又叫泰山奶奶庙,原名碧霞元君祠,始建于唐朝,位于芒砀山保安山南峰山顶。
登芒砀而望四省,沐汉风而越千年。芒山寺汉代为梁孝王祠,后称为碧霞元君祠、泰山禅院、泰山奶奶庙。文革时被拆除, 1992年重建该寺院,更名为“芒山寺”
2、白云寺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白云寺镇白云寺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原名白衣庵。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整体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金、明时期寺院两次毁于兵火战乱。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白云寺大规模修葺。
3、开元寺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火神台旅游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唐朝会昌年间,武宗下诏大除佛寺,佛祠因此遭焚灭销毁,一无遗存。北宋时期,开元寺改称宝融寺,南宋赵构即位后又将其改为商丘寺,后又改名开元寺。
开元寺,于明清时期几经重修后,开元寺法鼓重振,僧侣云集,香火旺盛,弘法利世。开元寺有不少帝王如赵匡胤、赵构等,以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揽胜,被誉为豫东名刹。 [1]
4、柘城观音寺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惠济乡窦楼村委会林堂村西侧,是一处清代末期建筑
观音寺为台上建筑,面阔三间,长9.6米,进深一间,前后宽5米,有出厦,檐下有明柱,青砖叠砌墙,硬山顶,青色布瓦房顶,砖雕大脊,双排青色布瓦反扣饰山脊。前墙中立一对扇门,门上额有格棱饰透窗,门两侧对称饰格棱窗,内为两架梁,檩椽结构,檩下有枋,八砖覆顶。
据当地人追忆,原观音寺占地48亩,建筑有观音大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大雄宝殿三间,宝殿前东、西厢房各六间,庭院内两侧有钟鼓亭,前有山门三间。观音寺院内外松柏林立,常年香客集聚,是方圆百余里之内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
相传在北宋初年,赵匡胤部将石守信奉命乘船走运河(今废黄河)南下押运粮草,在返还京城东京(今开封)途中,路经柘城县林堂西侧运河段,突起北风,强降暴雨,粮船无法北上,只好停泊至林堂观音寺避难。因奉旨期限在即,石守信即在观音像前焚香许愿,言称若次日天晴,北风转南风,顺风及早抵达京城,他将重修观音寺。次日果然应验,石守信如期回京城,获皇上嘉奖厚封,于是便返回林堂观音寺兴修扩建。
5、明台寺
据《柘城县地名志》、《柘城县志》记载:“相传为唐玄宗在此演兵,后筑台建寺留念,故名明皇台寺,简称明台寺。”
6、玉皇庙
也称玉皇寺,位于柘城县城北15公里的惠济乡尚寨村,是一座建在商代文化遗址上的寺庙,民间祭祀玉皇大帝的宗教活动场所,同时也是一处集佛教、道教于一体的在豫东规模较大、供奉佛像、神像较多的庙宇之一。据载,玉皇庙遗址早在唐朝以前即为宗教祭祀场所。唐代中期兴建庙院,历史上屡遭战乱,多次重建修葺。相传规模较大时,远近信徒涉及周边省份,香火最盛。解放前,庙院毁于战乱。
7、无忧寺
无忧寺塔位于睢县平岗镇西2公里处
8、圣寿寺塔
坐落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阎庄村
9、永城崇法寺
位于永城县城关东北隅崇法寺旧址(今为革命烈士陵园)内。寺建于唐,塔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寺久废,塔刹不存。1958年修葺一新,恢复宋2代旧观。塔体现高34.6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法寺塔为八角楼阁式9层砖塔,高34.6米,底层直径7.7米。塔体为椎柱形,每层檐下均有仰莲相托。仰望塔身,如九朵莲花开放。塔每层均有东南西北四门。八角皆有石龙头,龙头系铁铃,随风而铿锵齐鸣,悦耳动听。
塔底层有地宫。内有棺床,石匣。塔底北门有青石走道直至塔顶。内壁镶有深绿色琉璃佛像砖651块,构图为一佛两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