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长跑运动员,在参加二战的途中飞机失事,在大海中飘荡了47天,被捕后被日军虐待了三年之久,其过程残忍不堪,不忍直视,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跑步去传递圣火,并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等到了自传影片的完成。但交给安吉丽娜·朱莉这个新人导演之手,他那彪悍的人生能否拍摄成功 ,实在是让人捏了一把汗。很多人都以为,本片是导演朱莉的首部作品,其实并不是。
她的雄心壮志也是出类拔萃,第三部作品就想要拿到奥斯卡。但这一举动却让她陷入了困难的境地,因为赞贝里尼的人生太过丰富多彩,这让她根本无法选择最重要的方面进行展示。但朱莉却想出了应对的办法,在看了几十部类似题材的影片之后,她相信只要将所有影片的优点,全部融会贯通进去,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
然而,素材虽多,但混合的方式太过粗糙生硬,不仅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而且故事情节之间的连贯性也很差,如果不是罗杰·狄金斯的摄影从头到尾都很出色,很难让人相信,这些片段是从同一部影片之中出来的。似曾相识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冲奥电影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片种,而且同质化程度很高。
在学院派里,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例如在影片结尾处要加上补充字幕,以及人物履历。不过,字幕本应该是画龙点睛,但在本片是赞贝里尼在战争结束后,对日本将领的宽恕这一主题的提炼,只用了几行字就结束了这一部分,至于被信仰所拯救的主人公,更是一笔带过。若将其与原著联系起来,就会发现,释放回国后所发生的事情,远比在战俘营里受到的折磨更具戏剧性。为什么他可以于心无愧的原谅?
剧本在重点选择上让人摸不着头脑,在朱莉的指挥下,更是让人有一种迟钝的感觉,特别是镜头的切换。而新人导演朱莉则是被老编剧带着跑,这也凸显了她在创作视野与叙事技巧上的不足。虽然整体上有些不对劲,但一些细节之处还是很吸引人的。片名体现在海上漂泊以及俘虏的生存。
前者,是那些英俊潇洒的年轻帅哥们,渐渐变得苍白无力,他的皮肤上布满了斑点,面色由蜡黄,变成了枯灰色,浑身上下都是干瘪的皮包骨,只能吃生肉,在狂风暴雨中祷告。日本战斗机在上面盘旋,下面是破了的橡皮艇,还有一群正在盯着他们的鲨鱼,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伙伴们一个个地死亡。第四十七天过去了,一切都陷入了停滞,白云一动不动,大海一潭死水,日船的身影在水中如鬼魅般闪烁,让人失去了恐惧。
从那以后,最重要的就是俘虏生活,对他们的意志力进行了更大的考验。从外表上来看,虐待囚犯的程度并不高,无非就是殴打、浇冷水、喊叫、做苦力、跑步、扇耳光、举起沉重的东西,在虐待囚犯的过程中,也会遭到下属的反对(听说这部影片遭到了日本观众的反对,但实际上,这也说明,日本虐待囚犯的行为,只是一小部分,被“美化”了)。这些惩罚只是皮肉之苦,并不能影响到俘虏们的同仇敌忾,但他们的生存能力,已经被完全摧毁。
是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的,一旦盟军失败,他们就再也见不到光明,一旦盟军成功,他们就会被屠戮殆尽,这个时候,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无与伦比的勇气。这是本片在励志层面释放出的正能量,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战俘营地里,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奋斗,即使赞贝里尼这个角色即使受到了双倍的折磨,看似仍然是像个普通人。总体来说,这部影片就是一碗鸡汤,没有什么深意,也没有什么营养,但成色很好,份量也足,让人感觉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