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萎缩的一种胃部疾病。它被视作胃癌的癌前状态,不过,并非所有萎缩性胃炎患者都会进展为胃癌。

持续性暴瘦,医学上是指在非刻意减重的情况下,体重在短期内(通常是数月内)出现明显且持续的下降。体重减轻的幅度一般超过总体重的 5%,就需要引起重视。

当萎缩性胃炎患者出现持续性暴瘦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萎缩性胃炎会致使胃黏膜萎缩,消化功能严重受影响。患者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大打折扣,营养物质无法充分摄取,从而导致体重下降。其次,炎症长期存在,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多,也会造成体重减轻。

但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上了胃癌。除了萎缩性胃炎本身导致的消化吸收不良和代谢改变外,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患者因患病而长期焦虑、抑郁,影响食欲,进食量减少,进而体重降低。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像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也可能出现伴随萎缩性胃炎的同时,导致体重持续下降。
然而,若萎缩性胃炎患者在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同时伴有上腹部疼痛加剧、呕血、黑便、吞咽困难等症状,那就必须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及病理活检等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