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昨天(1月29日),2023年四川21市州经济成绩单全部落地,虽然这个初核成绩单与全省的总额有点出入,即便点挤点水分,也影响不大,撼动不了四川已经取代河南成为中西部第一大省。
这一年,四川经济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大关,实现GDP60132.9亿,首次超越河南(59132.39亿),进一步与中部二强湖北(55803.63亿)、湖南(50012.85亿)拉开距离,成为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
四川为什么这么快?
一是主干优势分外突出。
成都实现GDP22074.7亿,跑出1257.2亿的增量,相当于一年干出中西部一个地级市,并逐渐拉开了追兵武汉(20123亿)和杭州(20031亿)的距离。成都和武汉之争几乎尘埃落定。
成都
二是副中心建设初见成效。
从2018年确立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初定绵阳、德阳、宜宾、南充、泸州、达州、乐山等7强争锋。跑到2023年,绵阳和宜宾胜出,拉开了另5强的距离。
从总量看,绵阳突破4000亿,达到4038.73亿;宜宾3806.64亿。可谓在全省地级市遥遥领先。
比如,另5强与绵阳最近的距离(德阳)是1024.33亿,最远的距离(乐山)是1591.23亿,已经不是一个能级的较量。
增速上看,绵阳名义增速11.35%,宜宾名义增速11.05%,也是全省数一数二的担当。
绵阳
从增量上看,绵阳411.79亿,宜宾378.8亿,不仅跑出了自身的历史最佳增量,在全省地级市同样呈现领先优势。
这才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应有的范儿。
虽然宜宾和泸州是组团建设副中心,其实主跑仍然是宜宾,泸州就是个助理和陪跑员的担当。
按照既定目标,2027年,绵阳有望突破6000亿,宜宾有望突破5500亿,成渝第三城第四城的崛起,将填补成渝双城之下“中间塌方”的弊端。
宜宾
从此,成都引领全省,绵阳带动辐射川北及涪江流域川渝九地(阿坝、广元、绵阳、德阳、遂宁、南充、潼南、铜梁),宜宾带动辐射川南地区的“一主二副”经济格局,有望快速实现“五区共兴”,让四川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并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国家战略多作贡献。
值得欣慰的是,绵阳和宜宾不仅在全省经济“次级突破”中干得漂亮,在全国百强中也将持续晋级升位。绵阳有望杀入“7”字头,宜宾有望杀入“8”字头。
1997年,长虹的鼎盛时期,也就是绵阳的高光时刻,GDP在全国的排位是第71位;2012年,绵阳没有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GDP跌落到全国第120位;2022年,绵阳GDP跑到全国第86位,2023年有望再次回归“7”字头,真的应了那句话:干与不干不一样,认真干与应付干不一样,全力以赴干与尽力而为干不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绵宜之后,德阳经济已经走出低谷,189.3亿的增量,在全省其他地级市中也是一马当先。德阳毕竟是德阳,工业底子雄厚。
成德绵作为四川的高新产业带,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区位优势,如果珍惜好,运用好,成德绵打造西部领先的都市圈和城市群,与重庆形成真正的双核,四川保五争四,杀入全国经济第一阵营,也不是没有可能。
德阳
详见相关推文一:天府大道北延线又美又霸气, 成德绵联体有望比肩深圳追赶京沪!
详见相关推文二:绵阳打造IFS商业新地标,天府大道北延线和科技城大道互联互通!
三、全省21市州全部大满贯。
什么是大满贯,没有负增长就是大满贯。这一年,四川21市州都做到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每进一步,都如逆水行舟,要干出增速和增量,比的是速度和冲劲,所以都不容易,都为四川经济杀入全国前五强做出了贡献。
不过,十根手指有长有短,受历史原因、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产业更新换代等一系列因素的叠加影响,有的跑得确实不尽人意,城市之间的洗牌加剧。
比如南充,2018年领先泸州311.06亿,2023年只有8.86亿;2018年与德阳的差距只有32.7亿,2023年扩大到279.64亿。
可见一座城市的二产是多么的重要,率先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自贡,从曾经的成渝之后的第三城已经退居到全省第11位,灯会振兴不了地方经济,产业才是,特别是二产,这才是灵魂和王道。
未来,自贡与眉山、遂宁的位次之争更为激烈。
当然,这是好事,没有大洗牌,就推动不了全省“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竞争中促发展,才能开创发展的新天地。
因为竞争,四川经济的“一主二副和多极、多点、多元发力”的阶梯结构日渐合理。
一主:成都;二副:绵阳、宜宾
多极(三梯队,区域中心城市):德阳、南充、泸州、达州、乐山、凉山
多点(四梯队,节点城市):内江、自贡、眉山、遂宁、广安、攀枝花
多元(五梯队,都市圈的卫星城市、生态屏障,夯实底部力量):广元、资阳、雅安、巴中、甘孜、阿坝
总之,各个市州根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坐标。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让四川的发展更健康,人民生活更巴适、更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