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大迁徙——中国人是用非凡之力,治愈离愁

浩宇说趣事 2024-02-11 18:51:08

春运,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迁徙。

早在1954年,原铁道部就首次明确春运为春节前后一个月。当时的日均客流为73万人次,高峰客流90万人次。

但真正的春运现象,是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大解放、人口大流动开始:1979年,首次突破1亿人次;1980年,官方开始使用“春运”一词。

从此,中国春运的客流量就像穿云箭一般地增长——

1991年,8.5亿人次;

2001年,16.6亿人次;

2006年,突破20亿人次;

2012年,突破30亿人次;

……

2024年,预测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亿人次!三分之二的中国人不是在春运路上,就是在赶往春运的路上!

可以说,春运,就像一匹驮着全中国在奔跑的马。

春运,是人类历史上不畏验艰难,迎难而上的迁徙。

80、90年代,为了一张火车票,到窗口排队要排好几个小时,往往排拢的时候票又没有了。到黄牛党手里出高价买来的票,不经意就是假票。

那个年代,要挤上绿皮火车,经常是翻车窗,翻 进去别说座位,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据一位朋友讲,有一年过完春节,他买的是绵阳到上海的车票。当次车到绵阳站根本就没有让人进去。他和老乡们只要看见去上海方向的列车就往上挤,改签换乘了6次车,用了10天时间才赶回上海。而且有两趟车一挤上去,脚根本就落不了地,那种艰辛,至今还心有余悸。

00年代跨省长途客运班车的兴起,虽然避免了在寒风里排队买火车票和受黄牛党宰割的辛苦,但跨省班车的价格也不便宜,特别是半夜里长途车开在一步三滑的贵州山区的时候,往往要把人吓出一身冷汗。

10年代,东部的摩托车大军返回西部,穿越在崇山峻岭之中,寒风冻雨打在膝盖痛上,钻心地痛。

再后来,私家车的兴走,春运穿得温暖一些,但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和今年,回乡路上遭遇雪灾和冻雨,车子滞留在高速公路上无法动弹,返乡人倦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又冷又饿,这是何等的辛苦!

春运,是见证中国经济腾飞的窗口。

中国经济有两面,发达的东南A面,不发达的中西B面。

广州火车站,最能代表春运的窗口

春运,连接了中国经济的A面和B面,通过春运的流动,打通了中国经济的A、B面,实现了40年前就设计好了的从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起来的道路。

从孔雀东南飞到返乡置业、返乡创业,从众多的东西部城市进入全国百强并一路晋级升位,从单一的春运民工潮到春运旅游、春运探亲流,从90年代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航空航班、动车高铁、浩荡的私家车队伍,无一不是中国经济腾飞的见证。

春运机场

春运,虽然局部地方还有待改善,防灾害抗风险能力还有待提升,但总的来讲,已经从“不堪回首”向“万众期待”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艰辛走向幸福。

春运高铁

春运,让中国人跑起来,让中国经济活起来,这就是今日中国从容的密码。

春运,是中国人用非凡之力,治愈离愁。

可能全世界都难以想象,中国人为什么要动用洪荒之力,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在路上奔波,就是为了那一顿团圆饭!

这就是中国式力量,这就是中国式追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海辞赋,唯有乡愁最抚凡人心。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春运,就是为了乡愁奔赴而来,这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国人质朴的感恩情怀在熠熠闪光。

当列车缓缓抵达故乡,亲人的双手隔着拥挤的人群向你挥舞;

当夜幕降临,你的车灯在门口亮起时,妈妈第一时间出现;

当你的孩子激动地喊着爷爷奶奶,路跌跌撞撞奔向亲人的怀抱……

炊烟袅袅起,灯火在闪烁。

一句“我回来了”,就是最好的年,就是春运的价值。

正因为这种价值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才有了亿万游子背起行囊,穿越千山万水、南北交替、东西穿梭,春运大迁徒,是万家灯火辉映的幸福图景,也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奋发向前的生动写照。

正因为14亿中国人能凝聚这么强大的力量和精神追求,所以任何困难都吓不到伟大的中国人民!

0 阅读:0

浩宇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