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妈妈快过年了,真好”!
最近浩源哥俩每天吆喝着过年过年,我问“为啥这么盼着过年呀?”
“过年,妈妈就可以陪我们玩儿,还可以一起吃饭……”
哎,老母亲我真是被孩子们的回答给感动了。
小时候我们又何尝不盼着过年呢,有好吃的好喝的,有新衣服穿,而且作业也可以暂时抛在脑后,更重要的是有红包。
就算最终都是被大人给以“保管”的名义收走,但心里仍然很开心,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仪式感自带的魅力吧!
这眼看着2024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还说不说,家长们也该着手准备红包啦哈哈。
过年给孩子发红包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它代表了长辈们对孩子们的关爱与祝福。
尤其是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孩子们对于现金的认知越来越抽象化,“红包”给予孩子的除了美好寓意和传承外,也多了一份新奇和惊喜。
过年给孩子红包有讲究,3个细节要注意,别给钱还得罪人不讨好过年给孩子发红包,是一件令人特别高兴的事儿,不过里面也有很多“讲究”,藏着大学问,如果不注意,真是给钱不讨好,还得罪人。
一:不要偏心
朋友娜娜就遇上过这么一出事儿,孩子刚出生那年,因为不方便出门,小两口就商量把老人接自己家来过年,还有哥哥和嫂子离的都不远,想着一块过年也热闹。
老人看见孩子也高兴得不得了,随即就掏出了红包,丽丽觉得老人存个钱也不容易,心意到就好了,不肯收。
孩子奶奶说,这是给孩子压岁(压祟)的,不收可不行,就这样,丽丽谢过婆婆,替孩子保管起来。
可从卧室走向客厅时,正好看到婆婆往小侄子口袋塞红包,还贴着耳朵和孩子说着什么。
丽丽觉得出来的有些不是时候,没说什么,赶忙又回到了卧室。好巧不巧的是,当嫂子一家人要走时,从孩子口袋里掉出了一张100元的钱,而红包里的另一张崭新的100也“摇摇欲坠”,再看旁边的婆婆,脸上写满了的尴尬。
小孩子嘛,收到红包难免激动,总是不停地摸索,可这让丽丽心里憋屈极了,都是亲的,可给丽丽孩子只有100元,而给小侄子却200元。
丽丽心里明白,老人就是重男轻女,可这大过年的,丽丽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还是热情的把大家送走。
所以你看,给红包时一定不要偏心,否则就是拿钱不讨好,尴尬了自己,心寒了别人。
如果确实有亲疏远近之分,那也请找个合理的理由,避免同一时间段发放。
二:量力而行
浩源妈妈小时候收到的红包基本都是5元,那时候10元的红包就算不小的了。
当然,时代不同了,现在包个100的红包感觉都拿不出手,起步一般都要二三百了,有的甚至是600、800、1000……
红包已然成了一个数字,一种攀比、一种炫富、一种甜蜜的负担,完全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而这不仅造成了家庭经济的一种压力,让人们“谈过年色变”,也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些不好的引导。
过分夸大红包金额可能会给孩子们留下虚荣心和物质导向的印象,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比如不懂得理解大人的辛苦、花钱大手大脚、没有正确的理财观等等。所以,给孩子红包要量力而行。
让孩子感受到来自长辈的美好祝福,又不失“礼尚往来”的传统即可。
三:选红包要用心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是给孩子的压岁钱,收到的却是带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开业大吉”等这样的红包,哈哈。
尤其是家里老人,因为他们很多都不太识字,看到家里有红包就给用上了,殊不知此红包非彼红包,虽然都是红色的,可是用途大不一样嘿嘿!
也有老人因为省钱,就不再去专门买压岁红包,虽说里面装的都是长辈对晚辈慢慢的爱,但选一个适宜的红包,更多了一份用心不是吗?
结语:
过年给孩子发红包既是一项传统习俗,也是一种表达关爱的方式。
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出发,合理发放红包,不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和自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话说,新年将至,您的红包都准备好了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