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饮品制作被机器人涉及
机器人已涉足茶饮、咖啡、冰淇淋等饮品的制作。例如在一些热门视频中,机器人手臂能准确操作制作冰淇淋,像捏着蛋筒放在冰淇淋机下,扭动几下就做出形状完美的冰淇淋并递给顾客,该视频收获了9000多点赞。
库迪旗下茶饮品牌茶猫开业时,将机器人做奶茶作为宣传卖点;北京地铁19号线有机器人奶茶亭;哈工大食堂、西安、南昌等地的博物馆和科技馆,都有机器人做咖啡等。
催生出许多主打智能化的饮品品牌,如freshcube鲜饮站、HOOLOO呼噜咖啡、茉茶理等。
两种主要产品形态
开放式:将机械臂设计与饮品店吧台融为一体。
封闭式(机器人饮品亭/站):相对主流。以机器人咖啡站为例,通过集成方式联结一台全自动咖啡机、1或2条机械臂、落杯器、制冰机、粉料机、水箱、奶箱等模块,占地三四平米左右,实现从点单到出餐全流程智能化,系统会提供十几种咖啡选项。
二、机器人饮品站的工作流程点单:顾客在点餐屏下单。
准备纸杯:落杯器自动脱落一个纸杯。
制作饮品
机械臂将纸杯拿到全自动咖啡机下,按照设定程序萃取咖啡液,加牛奶等物料。如果是美式或操作更简单的饮品,用时更少。
机器人具备智能统筹能力,遇到连续出杯的情况,会一边接牛奶,一边准备下一杯的咖啡液或冰块,提高效率。有的机器人还有打标签功能,可为饮品贴标签,应对多杯和线上点单场景。
若某杯制作时出现瑕疵,机器人会自动倒进垃圾桶,重做一杯。
出餐:做好之后,盖盖将咖啡放到指定位置,通过窗口推送到顾客面前,机器人还会发出饮品已做好,请取餐的语音提示。一杯出品时间在1分半以内。
三、机器人饮品站的优势人力成本方面:相比开一家传统奶茶店需要五名员工,理论上一个机器人就能开一家店。而且经营者可在后台实时监控,如做了多少杯、是否有异常、物料是否充足等,不在店也能管好生意。
选址方面:对选址要求不高,保持通电即可正常运行。一次装满物料,可出100 - 150杯。由于开店相对灵活,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淡旺季的问题,平时可放在学校,假期挪到商场、景区等客流量高的地方。景区、博物馆等地的顾客对效率要求不那么高,且机器人做咖啡自带噱头和打卡属性,往往很受欢迎。
四、机器人在饮品行业面临的问题成本问题
机器人机械臂每条至少两三万,为保证饮品多样性和稳定性,往往需配套价格不菲的进口咖啡机,整体开店价格在15 - 35万之间,造价高。
长期的维修成本也要考虑,这整体拉高了使用门槛。
饮品制作的局限性
现制饮品的丰富程度和更新频率方面,机器人有心无力。因为机器人生产商的技术创新往往集中于硬件和软件,产品研发属食品专业人员的工作范畴,例如奶茶仅备料这件事机器人就操作不了。
消费者的客制化需求难以精准满足,现制饮品的顾客喜好千人千面,目前的机器人无法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