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楼梦》,想来朋友们对“梨香院事件”是比较了解的。因为这个细节,让我们对薛家上至薛姨妈、下至丫鬟莺儿,都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
当然,在此,我们不妨多聊几句,简单回忆一下这个情节。
《红楼梦》第八回,得知薛宝钗身体不适的贾宝玉,独自一人偷偷前往梨香院。
在这,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梨香院的特殊性,它位于荣国府中东北角的位置,是当日荣国公晚年休养之所;并且,梨香院门户另开,无疑成了一个独立的处所。
薛姨妈一家入住荣国府,贾政特意将他们一家安排在梨香院,是有深意的。
其一:惹了人命官司的薛蟠,不入贾政的眼。也是因此,他特意将薛姨妈一家安排在门户另开的梨香院,为的是不让贾府子弟与薛蟠有过多的来往。
其二:入住荣国府的薛家人之间,十四岁的薛宝钗是贾政需要考虑的,因为,按照封建社会女子的适婚年龄来看,她即将步入将芨之年,是不能与外男相见的。
或许,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才能更真切的理解“梨香院”事件。
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从小生活在贾母、王夫人的溺爱中,礼仪规矩于他而言,俨然是无物。因此,他偷偷跑到梨香院,是情有可原的。
只是,面对贾宝玉的到来,薛姨妈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人大跌眼镜。
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我,快上炕来坐着罢。”
命人倒滚滚的茶来。宝玉因问:“哥哥不在家?”
薛姨妈叹道:“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哪里肯在家一日。”
宝玉道:“姐姐可大安了?”
薛姨妈道:“可是呢,你前儿又想着打发人来瞧他。他在里间不是,你去瞧他,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儿。
公正来说,薛姨妈也是出生四大家族的王家之女,对礼仪规矩、男女大防自然不会陌生。
只是,面对宝玉,她的举动,无疑让人难以理解。面对贾宝玉这个外男,前来看望薛宝钗,作为女儿的监护人。薛姨妈不仅没有在第一时间严厉斥责宝玉,给他上一堂大户人家的礼仪规矩,反而是热情款待,亲自将他推进女儿的闺房之中。
如此举动,应该是在整个贾府之中的独一份。
而接下来,贾宝玉在薛宝钗的闺房之中,宝钗与莺儿上演的双簧,更是充满了震撼感。
见了贾宝玉,薛宝钗显得格外亲切,并主动提出要欣赏通灵宝玉,而当她欣赏的时候,却对其正反面上的字,反复诵读的两遍,并会心的看了莺儿一眼。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到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听了,忙笑说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
主仆二人的精彩演出,成功引起了宝玉的兴趣,随后,薛宝钗便当着宝玉的面,眼不红胸不跳的,解开衣扣,从内衣里取出了金项圈。
这一幕,不仅是贾宝玉得知“金玉良缘”的开始;也是整个荣国府,得知“金玉良缘”的开始,可谓意义深远。
以上,便是“梨香院”事件的大致情形。在这件事中,让我们清晰的看清了,薛姨妈一家不为人知的一面。无论是薛姨妈对宝玉的态度,还是宝钗、莺儿主仆二人的联袂演出,都是具有震撼性的。
而在宝玉挨打中,其实有一个细节,与“梨香院”事件相比,论精彩程度,可谓更上一层楼。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贾宝玉因为琪官、金钏儿事件,遭受到了贾政的毒打。第二天,贾母前往怡红院看望宝玉,而薛姨妈母女,则紧随其后。
众人在看望一番宝玉后,陆续离开。只是,这个时候,袭人提醒了宝玉,让他请莺儿来打络子。
宝玉便忙着向窗外,叫住了薛宝钗,让莺儿饭后前来帮忙打络子。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幕。
饭后不久,莺儿果然前来了,心灵手巧的她,便替宝玉打起了络子,期间,袭人有事离开了。
房中唯有他们二人。宝玉见莺儿心灵手巧,直夸将来迎娶宝钗的人会有多幸运。不曾想,这一刻,莺儿却突然爆出了猛料。
宝玉一面看莺儿打络子,一面说闲话,因问他:“十几岁了?”
莺儿手里打着,一面答话说:“十六岁了。”
宝玉道:“你本姓什么?”
莺儿道:“姓黄。”
宝玉笑道:“这个名姓到对了,果然是个黄莺儿。”
莺儿笑道:“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作金莺。姑娘嫌拗口,就单叫莺儿,如今就叫开了。”
宝玉道:“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儿抿嘴一笑。
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禁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
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
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
因为宝钗的出现,很遗憾,对于莺儿所说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当时暧昧的场景;从宝玉的热切希望,我们也不难推测出,莺儿所说的内容。
自然是不便对外人说、属于宝钗闺房之中的隐私了,而这样的一幕,出自小姐身边贴身丫鬟之口,多少让人在惊讶之余,生出几分震撼之心。
试想,莺儿对宝玉描述小姐的特殊好处,与推销小姐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薛宝钗的到来,她的一个举动,更是犹如神助一般,再一次让她们主仆二人,上演了一幕好戏。
宝玉忙让坐。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到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
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到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
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宝玉听说,喜之不尽,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
不得不说,薛宝钗在外人面前,是一向端庄沉稳的,但是,在宝玉面前,却是犹如纯洁无瑕一般。试想,在此她特意点出宝玉所戴的“通灵宝玉”,是为点出“金玉良缘”吗?
或许,至少在宝玉看来,想不到这一层吧。
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作为读者,结合“梨香院”事件,结合在薛宝钗与薛蟠的争论中,即便是她的哥哥薛蟠,也体会出了宝钗对宝玉的维护,而顺口说出了: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试想,放眼望去,薛蟠对妹妹宝钗的评价,又有谁能比得上它的可信度呢?
小结:
在“梨香院”事件中,我们看到了薛姨妈一家,为了“金玉良缘”、为了亲近贾府所采取的果断、精明;因为,在礼仪规矩森严的贾府,若非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没有失职,他是断然无法前往梨香院的。
而如此一来,“金玉良缘”之事不会从宝玉这里开始。
但相比“梨香院”事件,其主仆二人的态度,显然更加露骨,作为薛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甚至连小姐的隐私,都愿意告知宝玉,如此举动,比《西厢记》中的红娘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在《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三,俨然是真爱,而薛宝钗,充其量不过是小三,不具有可比性。
莺儿又叫黄鹂鸟、黄伯劳。嗓子好喜欢唱歌,常被形容低贱的戏子和妓女,伯劳却是鸟中屠夫,凶残。是用来说明宝钗的特征的,黄即皇,嗓子好唱歌就是替皇帝传话圣旨,表面上低贱讨好,实际上凶残无比,这就是宦官太监阉党的特性,也就是薛宝钗的特性。另外,莺鸟特征是有一个长长代钩的嘴,和宝钗的钗很像,和宝钗象征的剑很像。冷香丸体有异香胎带热毒都指剑。剑也能舞,更能杀人,莺也能歌,更为低贱和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