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就是一场小手术:输液对身体危害大,要尽量避免输液(二)

鸿朗说健康 2025-01-13 14:14:33

输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

与此相反,真正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更大。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中,58.7%来自静脉输液。

常见的反应有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有人认为,输液相当于一次小型手术,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在很多西方国家,输液是仅仅针对急救患者和重症病人的治疗方法。

是否要输液,应该由患者的临床表现、药物的特点和医师的综合判断等等因素来决定,只有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才应选择静脉注射。如果患者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

② 输液速度可以随意调节

输一次液,少则一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实在是煎熬。有不少人为了赶时间,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2017年1月,江西九江余先生因中耳炎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

按照常规速度,吊瓶至少要1小时才能完成,可余先生在门诊大厅坐着无聊,想早点回家吃饭,便自行调快了输液速度。

半小时后,余先生感到全身乏力、心跳加快、头晕。

幸好护士及时赶来将输液器取下,把他搬到床上休息。20分钟后,余先生身体终于恢复了正常。

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输液过快的危害,甚至认为输液速度是否调快,完全取决于时间紧不紧。

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输液应该越慢越好,一般不会自行调节。

实际上,这种做法危害极大,因为每个病人体质不同,医生会专门嘱咐护士来给这个病人把输液的速度调成多少。

而且药物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输液的速度也会不同。很多患者不具备这种医学常识,自己加速,会带来一些临床危害。

曾有患者因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将两小时输完的液体在40分钟内完成,两小时后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险些身亡。”(来源《浔阳晚报》)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则不应超过40滴/分钟。

输液速度不可自行调节,如果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但也不是说越慢越好,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所以,如果真的赶时间,不妨咨询一下护士:“请问这个速度可以调吗?”

③ 输液可以补充营养,安全可靠

每当季节转换,得急性肠胃炎的患者一批接一批,每天上吐下泻,感觉身体被掏空。

输液,成了补充营养和水分的常用途径。

但如果你认为,只是吊个葡萄糖而已,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

有位学者曾对一个生前经常输液尸体进行解剖,发现仅仅是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和大量微血管堵塞。

经过研究分析,看似澄净无污染的吊瓶液体,含有大量尘埃粒子、玻璃屑、橡胶微粒以及活性炭颗粒、药物结晶等。

输液时,这些微粒会进入你的血液,在心、肺、肾等器官中沉积,就像水管里有垃圾堵着一样。

久而久之,沉积物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微血管栓塞、肺气肿、肺硬化等,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癌症。

除此之外,输液需要对皮肤进行刺穿,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针刺部位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

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④输液可以冲冲血管,清除一下体内垃圾

刘大爷今年75岁,在3年前因脑梗入院治疗,出院时医生给他开具了相关药物服用,他也一直遵医嘱服用。

事情的变故发生在半年前,那会天气还没太冷,他听人说在冬天来临之前得赶紧去输液,输液可疏通血管,保证一冬天的平安。

第二天他就抽空去了诊所输液,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的关系,输完明显感觉整个人都松快了。之后他想着输液效果这么好,药就没必要吃那么多了,自行把正在服用的药减半了。

月初,他在家中突然感觉口角歪斜、头晕,话都说不清楚。家人把他送往医院后诊断为脑梗,医生为他进行了紧急处理才没让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得知刘大爷擅自去输液“通”血管,还把药减半了,医生怒斥了他一通,叮嘱一起来的家属一定要盯好刘大爷吃药,否则再次发生脑梗就是时间问题。

输液真能清洗血管中的“垃圾”吗?不少老年人没生病的情况下每年都会去诊所打一两次点滴疏通血管,想要以此减少心梗、脑梗的发生,然而这个方法真的靠谱吗?

首先,明确告诉大家的是输液的功效并没有那么强大,输液并不等于疏通血管,也不能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0 阅读:86
鸿朗说健康

鸿朗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