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史记-(6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中)

鹿鸣看文化 2024-07-09 09:12:41

作者简介:本公众号主人,定居武汉的东北人,业余历史爱好者。

最近读《史记》,对里面的一些内容略有感悟,在此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背景介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然而这个卧薪尝胆的经典片段也只是勾践作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的一个侧面,我们在这里会结合《史记》,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背后的其它故事进行一些介绍和分析,包括勾践的家世、勾践的为人、越国和吴国战争的经过、勾践和范蠡以及文种的关系,勾践称霸等方面。

故事介绍: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王勾践在对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割地求和,勾践卧薪尝胆的经典传奇故事就此开始,但光有品尝苦胆的勇气和毅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必须实施富国强兵的政策才有报仇雪恨的机会,于是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鼓励农桑,勾践和夫人带头以身作则,亲自耕地和织布,带动越国百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运动,粮食开始丰收和富足;2、大力褒扬诚信,勾践亲自听取重大诉讼案件的判决经过和结果,讲究诚信原则,打击欺诈行为,越国诉讼案件大为减少;3、吸引外来移民,勾践认识到越国本地居民数量不足,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要有人口基础,于是出台相关吸引外国来越的优惠政策,周边部落大量的人员甘愿移民来越国;4、制造囤积兵器,勾践每日自行鉴赏兵器,询问大臣家里的兵器储备情况,越国上下都喜欢兵器,兵器数量大幅提高;5、加强个人权威,对越王勾践本人不恭敬的,服装超出规格的都会被处罚,传唱吴国诗歌的将会被受以重刑,对于参加国家水利建设迟到的百姓将会被处死,当然勾践自己如果朝令夕改也会责罚自己,这样越国上下都很敬畏勾践,勾践完全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美女糖衣炮弹外交:除了对内改革富国强兵以外,如何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显得非常重要。越国主要的对外着眼点是四个国家,分别是吴国、齐国、楚国和晋国,用越国大夫逢同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结好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并给吴国好处,具体体现就是勾践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对于齐国和晋国史料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金银财宝应该也送了不少,而对自己的仇人吴国的侍奉是最殷勤的,不断的向吴国进献木材、绢帛和美女,越王勾践八年(前489年),勾践再次向夫差进献十万葛布等贡品。夫差大喜,竟归还了大部分越国领土,使越国完全收复了檇李(今嘉兴南)及其南部地区,疆域恢复到八百里。

-乘虚入吴: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再次询问范蠡是否可以攻打吴国,得到了范蠡的肯定。勾践就派遣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大军兵分三路很快就打到了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吴国高级将领被越军俘虏,太子友被越军俘获后杀害。吴国人到黄池向吴王夫差报告战败。夫差深恐诸侯听到这个消息造成盟会失败,亲自把七个报信的吴人杀死在帐幕里边。黄池之会结束后,夫差紧急回国,派人向越国送去厚礼请求议和,越国也自觉无力灭吴,于是在冬季就和吴国讲和。

-灭亡吴国:过了四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吴军与百姓都疲惫不堪,精锐军队全都战死在与齐国、晋国两国的战争中。越军大败吴军,并留下来包围吴军三年,吴军战败,越军又将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向越王求和说:“孤助无援的臣子夫差说几句肺腑之言,从前曾在会稽得罪过您,夫差不敢违背您的命令,与君王讲和,让您回到国都。现在君王抬脚就可以诛杀孤臣,孤臣也必然服从,而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您也能够如当年在会稽山时一样,赦免我的罪过吧!”句践于心不忍,想要答应夫差。范蠡说:“会稽的事,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收取。如今上天将吴国赐予越国,越国难道能够违抗天意吗?而且君王每天早晨上朝,到了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讨伐吴国已有二十二年,一旦放弃,可以这样做吗?况且上天赐予了反而不接受,一定会反过来受到上天的惩罚。”句践很怜悯夫差,就派人对夫差说:“我会将你安置到甬东,统治一百户人家。”吴王夫差谢绝说:“我年纪大了,不能继续侍奉君王!”随后就自杀了。他自杀时遮住自己的脸说:“我没有颜面见伍子胥啊!”越王埋葬了吴王,诛杀了吴国太宰伯嚭。

以下是我对越王勾践中期有关人物故事的解读,纯属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勾践内政外交改革的启示:勾践的对内改革以及外交政策的调整无疑是成功的,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启示和大家分享:一是改革的实施者我们需要搞清楚,很多人会以为是名人范蠡的功劳,当然这些事情和范蠡不无关系,但是负责主导的却是另有其人,他就是文种,范蠡更多的是一个国师和参谋的角色,他说的话勾践很容易接受,但是范蠡自己曾经对勾践说过,振兴国家和安抚百姓,他范蠡是不如文种的,勾践也听从了范蠡的劝谏,任命文种处理政务,实质上就相当于是越国总理;二是越国的对内改革着眼于富国强兵,实质上对老百姓并不友好,富国和强兵的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和君王,更具体一点就是为了找吴国报仇,从以上介绍的主要5项改革措施,几乎每一条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农产品增产的目的是为了军备,当然还要满足给吴国和其他老大国家送礼的需要,兵器储备更是直接就是为了打仗,通过严刑峻法来增强勾践的个人权威,也是为了满足战时的凝聚力,可以说这些措施都没有给越国百姓带来生活上的实惠,反而是负担更加重了,但是勾践通过自己的形象包装和诠释,把越国老百姓都给调动起来的,大家同仇敌忾,个人的得失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三是越国的外交政策所起到的作用一点也不比内政改革小,越国所结交的三个国家楚国、齐国和晋国都是春秋时代的大国,而且他们还都和吴国有仇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点吴国看得很透,楚国被吴国骚然多年,最严重的时候连郢都都备吴军占领了,还差一点亡国 ,所以对吴国仇恨最大,吴国为了称霸中原,多次和齐国交战,齐国自然是恨死了吴国,晋国虽然在吴国崛起的过程中给予了不少帮助,但当吴国发展壮大,对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构成威胁时,那么曾经的朋友现在也变成了敌人;越国对吴国的小心侍奉也是非常成功的,给吴国不断进献的美女和财宝,不仅让吴国对越国放松了警惕,把大片的越国领土还给了越国,更重要的是让吴国越来越麻痹,享受于声色犬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堕落,于是此消彼长,越国和吴国竞争的天平慢慢倒向了越王勾践。

-吴国的败亡是因为越国的强大吗?从吴国在黄池会盟成为诸侯霸主,到被越国完全消灭,前后也只有5-10年的时间,吴国败亡的这么快,当然和实力逐渐强大的越国攻伐不无关系,但我认为越国的进攻并不是吴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吴国在连年征战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物力、民力和兵力,吴王夫差一共当政24年(公元前496-473年),这二十多年中,吴国与越国、楚国和齐国多次发生战争,其中楚国和齐国都是大国,其综合国力比吴国要强,虽然吴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吴国自身的损失肯定也是很大的,再加上吴国本身土地面积和人口都不是很多,肯定是折腾不起的;二是吴国虽然称霸成功,但这个称霸比较勉强,晋国和楚国等传统大国实力都比吴国强,只是暂时的忍让让吴国得以一时嚣张,而吴国的称霸与之前的大国称霸有所不同的是,吴国是比较孤立的,几乎没有盟友和跟班小弟,本来和吴国关系还比较好的晋国,因为吴国称霸抢了人家的位置,现在两家也变成了仇敌,吴国的称霸让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三是称霸让吴王夫差走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而处在顶峰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不进则退,从史料来看,做了霸主的吴王夫差明显是进取心懈怠了,对越国的进攻展现的是无能为力的反应,这和称霸前的夫差简直是判若两人;四是吴王夫差亲小人、远贤臣,让自己逐渐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帮助他父子两代的伍子胥因忠诚直言不讳被逼自杀,而奸佞小人伯嚭却成功上位,这固然和越国谋划的离间计有关系,但是这也说明夫差本身也是具有性格缺陷的。所以综合以上来看,越国对吴国的进攻也只是加速了吴国的灭亡进程,并不是根本原因。

-越王勾践是一个心软的人吗?从上述故事描述中,当吴军和夫差被越军包围时,吴王夫差向越王勾践求和,起初勾践是打算同意的,但是由于范蠡的强力阻止,最后吴国才被灭掉,而且这时勾践再现怜悯之心,答应给夫差一点封地和人口,也就是做一个小地主,只是夫差觉得自己年纪已大,最后自杀了。由此我们感觉勾践应该是一个心软的人,对昔日的仇家夫差还能展现出如此的宽宏雅量。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应该不是历史的真相,从勾践前期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残忍和野蛮的人,从中期的越国内政外交来看,勾践也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他对夫差和吴国有着刻骨的仇恨,从后期他逼有功之臣文种自杀的悲剧来看,他是一个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他连对自己有过重要帮助的功臣都要肉体消灭,怎么会对深仇大恨的夫差网开一面呢?我怀疑,这里很有可能就是故意让范蠡做了坏人,本来消灭吴国和杀死夫差都是勾践的本意,只是这样不利于树立越王勾践的高大形象,对其雄心勃勃称霸中原的打算也是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就有了这一系列的骚操作。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节选: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让:责备。】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墟:成为废墟,指被灭。】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忍:残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导谀:即道谀,谄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习流:熟习水战的士兵。】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君:君临,拥有。】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

《诗经.小雅》: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1 阅读:4

鹿鸣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