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中年女性,46岁,慢性腹泻多年,断断续续,每天2-3次,有的时候进食不当,大便次数增加,有的时候又可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最近三个月,上述症状反复,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糊状、粘滞状,似乎有油腻腻的感觉。伴有腹痛,以上腹部为主,后背部不不适,体重下降,乏力,精神不好。来医院就诊,经过各项检查发现,胰腺组织变小,局部有增大,边缘不光滑,胰管扭曲,似有钙化斑、胰管小结石,被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化验血糖,空腹血糖偏高。
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减轻,精神状态也有明显地进步。
什么是慢性胰腺炎?它有什么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呢?慢性胰腺炎,顾名思义,病程比较长,一般来说病程大于6个月。由于病情隐匿,发现时往往难以追溯病程的具体时间长度。
我们知道胰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各种原因导致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胰腺组织和(或)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这种情况就叫做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如下:基本病变:胰腺腺泡出现萎缩,并伴有弥漫性纤维化或钙化。胰管呈现多发性狭窄和囊状扩张,管内有结石、钙化和蛋白栓子。
胰管阻塞:胰管阻塞区可见局灶性水肿、炎症和坏死,这也是该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胰管阻塞还可能合并假性囊肿。
后期病变: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胰腺会逐渐变硬,表面苍白并呈不规则结节状。胰腺萎缩和体积缩小,进一步影响胰腺的正常功能。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腹痛:该患者表现为发作性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并可向背部放射。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常因高脂饮食或饮酒诱发。
腹泻:患者长期饮酒,导致胰腺分泌功能下降,出现脂肪泻。大便量多、色淡、有泡沫、恶臭,这是脂肪泻的典型表现。
体重下降:由于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分泌功能下降,患者消化吸收不良,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
其他消化道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与胰腺分泌功能下降、消化吸收不良有关。
内分泌功能不全: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内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这是由于胰腺胰岛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常常伴发糖尿病。
合并症:患者还可能出现胆道梗阻、十二指肠梗阻、胰腺假性囊肿等合并症。这些合并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与预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
内科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内科治疗不能缓解腹痛、发生营养不良或合并胰腺脓肿等情况;
内镜治疗则通过内镜排除胰管蛋白栓子或结石,对狭窄的胰管可放置内支架引流。
慢性胰腺炎不易根治,晚期多死于并发症。因此,预防与急性胰腺炎相同,应积极去除病因,如戒酒、积极治疗胆道疾病等。
由此可见,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具有进行性的特点,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
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