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的一天傍晚, 时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军军长的杜义德来到黄陂陈家咀湾的一户农家,户主是一名老妇人,杜义德当晚在老妇人家中歇息,第二天早上留下三十块大洋就离开了,直到三年后他再次回到这里时,这名老妇人才知道原来当年歇息在自己家里的居然是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
杜义德1912年出生在湖北武汉黄陂塔耳岗乡陈家咀湾,杜母名叫柳华山,生过七个孩子,但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三男两女,杜义德是最小的儿子,小名“三娃子”,是杜母最疼爱的孩子。
杜家生活贫苦,全家靠务农为生,由于没钱上学,杜义德只念了八个月的私塾就念不下去了,跟着哥哥杜义良放牛,等到稍稍长大一些后,就去给地主家当长工。
15岁那年,杜义德经亲戚介绍到武汉给一名木匠当学徒工,这名木匠师傅为人刻薄,年少的杜义德没少挨他的打骂,有一次,杜义德在拉大锯时操作不慎锯偏了,木匠查看后朝着杜义德的头狠狠打了一拳,杜义德当场晕倒,过了好长一阵才醒过来。
经此一事,杜义德索性离开了武汉返回家乡,打算另谋出路,当时正是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黄陂地区革命思潮不断涌现,杜义德的家乡也组建了农民赤卫队,他刚刚返回家乡就听说了这件事,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想要为穷苦人谋个出路。
加入赤卫队后,杜义德表现积极,并于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赤卫队被红军收编,杜义德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由于能力不错被分配到了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四大队担任宣传队长。
杜义德能说会道,在担任宣传队长期间,他每天都带着战士们翻山越岭去各个村庄宣传,上级交代的任务完成很好,动员了很多青年参加红军,当时黄陂地区的山路狭小且树林茂密,很多战士都会出现迷路的情况,杜义德从小就在山林中摸爬滚打,因此哪怕是晚上,他都不会迷路,战士们也对他颇为信服。
1930年3月,杜义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红1军第1师排长、连长,红4军第10师30团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后跟随红四方面军开辟了川陕苏区,担任红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兼第4局局长。
1936年7月下旬,为了迎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四方面军展开了“为会师而战斗”的竞赛活动,当时蒋介石调集了数万大军企图阻止红军会师,党中央指示红四方面军从甘南出击,抢占腊子口,攻占岷州,徐向前决定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夺取岷州、洮州等地,乘机北上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合。
1936年8月5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发布了《岷洮西战役计划》,集中主力在岷洮方向举行战役,为了确保战役胜利,徐向前派杜义德去红四军第十师具体传达战役计划,并协助第十师师长于家寿、政委叶道志一起指挥。
临行前,徐向前特意嘱咐杜义德:“这一仗事关重大,我们要打一个漂亮仗为会师献礼!”
杜义德自从离开师政委的岗位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指挥过大部队作战了,再加上这次战役是会师前的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战斗,因此他满脸肃然地保证道:“请总指挥放心,我一定协助10师打好这一仗,坚决完成任务!”
当天夜里,杜义德就带着警卫员直奔十师驻地,经过他的部署与动员,全体官兵众志成城,仅用时一个小时就全歼洮州守敌。
攻占洮州后,杜义德又指挥部队先后数次打垮了以凶残彪悍著称的马步芳骑兵,首战马家军时,红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将敌人的骑兵压制在谷底,歼敌两百多人,缴获数百匹战马。
一天之后,马家军卷土重来,双方展开肉搏战,红军战士将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等拉线后扔往骑兵队伍中将,炸得马家军人仰马翻,杜义德果断下令出击,激战两个小时,击退了马家军进攻。
第三次和马家军作战时,杜义德将对方诱骗至城内,用绊马索和手榴弹相连,马家军冲入城内后纷纷被绊倒在地,此时红军已经将手榴弹朝马群中扔去,使得马家军有来无回损失惨重。
短短一周的时间,杜义德就带领部队歼灭马家军骑兵2500多人,俘虏700余人,马家军被杜义德打得惧怕不已,不敢再继续进攻,只能仓惶北逃。
杜义德三战马家军均取得胜利,这在红军战史上可谓非常罕见,就连朱德都多次称赞他。
1936年10月中旬的一天,朱德带着杜义德去见毛主席,一进门,朱德就向毛主席介绍道:“主席,这是杜义德,是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在长征中,我们相处得很好。”
毛主席握着杜义德的手,风趣地说道:“我们也是老相识了,去年夏天懋功会师的时候,你是徐向前的高参,我没有记错吧?”
杜义德很是激动,连连点头道:“是的,主席,你的记忆力真好!”
毛主席拍了拍杜义德的手背,示意他坐下,点燃了一支烟后说道:“我们是不会忘记的,我对四方面军的同志们是很有感情的,无论是一方面军、二方面军还是四方面军,都是工农红军,都是党的队伍,你们南下以后,我说过,我们迟早还是会走到一起的,这不,我们现在又走到一起了嘛!”
杜义德听后立即起身说道:“主席,请放心,今后我们绝不会离开党中央了,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
毛主席摆摆手,语气缓和地说:“实际上,部队不离开中央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打仗,要远行,将在外嘛,当时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原则永远都是党指挥枪,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杜义德语气坚定地说:“主席,这一点,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毛主席点点头,也说起了红四方面军这次的岷洮战斗,夸赞徐向前指挥得好,随后又留下杜义德一起吃了顿饭。
1936年11月,杜义德所部被编入西路军,西征失败后,杜义德辗转返回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担任了抗大一分校支队长。
1939年,杜义德被调往129师担任随营学校副校长,次年调往冀南军区新编第四旅担任副旅长兼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
由于在百团大战中指挥部队表现出色,不久后担任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此后历任冀鲁豫军区冀南指挥部、冀南纵队副司令员、冀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抗战中后期,冀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杜义德也面临粮食不足的问题,他一边精简队伍,鼓励百姓发展生产,一边做好宣传工作,瓦解伪军意志,多种手段齐头并进,为部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8月,时任冀南军区司令员的杜义德为了配合重庆谈判,与兄弟纵队一起奔赴上党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毛主席从重庆返回后与刘伯承、邓小平谈到了上党战役时说道:“我在重庆谈判,需要你们打几个大胜仗来支援,上党一战打得很好,打得越大越胜利,谈判越有力量,我回来的希望越大。”
事后邓小平将毛主席的话转告给杜义德等人,杜义德听后深受鼓舞,此后的每一战他都倾尽全力,不敢让毛主席失望。
同年11月,杜义德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定陶、巨野、豫北、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等战役,尤其是在定陶战役中表现出色,毛主席更是在十天时间内连发三封电报夸赞。
1949年2月全军整编,杜义德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军军长。
渡江战役前的一天,为了配合大部队渡江作战,第三兵团在兵团首长的带领下从河口姚集到达塔尔岗以西的长轩岭附近。
当天下午五点多,杜义德带着三名警卫员骑马从姚集绕道来到了陈家咀湾,他围着村子绕了一圈,最后停在了一户农家门前,他率先下马,等警卫员拴好马以后,他迈步走进了这户农家。
当时这家的户主是一名老妇人,进门时,老人正在纺线,旁边的一只麦草编的小篓子里放着一把待纺的棉条。
警卫员向老人说明来意后,对方很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杜义德彬彬有礼地与老人打过招呼后,让警卫员借来一张桌子,摊开随身携带的地图布置起攻打长轩岭的战斗,原来长轩岭有国民党的一个团在驻扎,第十军的一部准备在当晚六点发起进攻。
杜义德刚布置完毕,警卫员就送来了饭菜,吃完饭后,旁边屋子里的纺车还在嗡嗡作响,杜义德就搬起凳子来到了老人跟前与她唠起了家常。
杜义德盯着老人看了一会儿才开口问道:“老人家,您有几个儿子呀?”
“就两个儿子。”
杜义德指着牛栏里正在干活的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问道:“在牛栏里干活的是哪个?”
“他是我大儿子。”
“听说您一个有三个儿子?”
“没有!只有两个。”
还没等杜义德继续发问,一名通讯员走了进来,杜义德转头问道:“战斗进行得怎么样了?”
“敌人很顽固,还是不肯投降。”
“传我命令,用重炮轰击,晚上十点前一定要拿下长轩岭,连夜赶到县城附近,明天开到岱家山,我们随后就来。”
“是!”通讯员转身走出了院子。
杜义德又转头问老人:“老人家,您到底有几个儿子?”
“就两个儿子,你为么事这样子缠着问呢?”
“我没有纠缠,只是我听说您还有个儿子参加了红军。”
听到这话,老人突然压低了嗓门说道:“你么样晓得的?那不能说!”
“我在延安见过他,全国就要解放了,那是,他要回来看您老人家的。”
“真的吗?”
“真的,他多大走的?”
“16岁。”
“我帮您找他。”
听到这话,老人非常高兴,起身给杜义德冲了一杯糖茶说道:“那就拜托你了。”
第二天一早,老人就发现杜义德等人很早就走了,就继续坐下来纺线,就在她从一旁的篓子里拿棉条时,突然发现里面放着三十块大洋,她很是惊讶,连忙喊大儿子杜义良回来告知了这件事,只不过两人都没有敢声张。
此时,村里也有人说道:“听说昨晚上有部队打了长轩岭?”
“是呀,昨天不是还有个大官来村里了嘛,我瞧着那个人有点像三娃子,就是个子长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
杜母和杜义良都没敢讨论这件事,直到1951年8月,杜义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完毕后返回了陈家咀湾,老人这才知道原来三年前回来的竟然真的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小儿子,母子相认后,杜母忍不住抱怨道:“当初你怎么不早说呢?”
杜义德流着泪说道:“我何曾不想跪在您面前叫声妈呢!只是当初这里还没有解放,有保长,还有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一旦暴露,您老人家的安全就难保了。”
杜母这才明白了儿子的良苦用心,在交谈中,杜义德也得知了家中这些年的变故。
原来杜义德当年参加红军后不久,当地的地主还乡团就又回来了,他们得知杜义德参加了红军,就放火烧了家里的房子,还把杜父抓走,将他打得皮开肉绽,数天后,乡亲们将杜父救了下来,结果还没等大家将人抬回来,杜父就离开了人世。
此后,杜母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东躲西藏,艰难地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这么多年来她更是宣称自己只有两个儿子,从不敢说自己还有个儿子参加了红军。
这次回家与母亲相认后,杜义德就匆匆收拾行囊带领部队进入朝鲜作战了,在朝鲜战场上,他协助指挥了上甘岭战役,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4年回国后继续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从朝鲜返回后,杜义德就将母亲接到了自己身边居住,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母亲。
1960年,杜义德由沈阳军区调任海军任职,在这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结束时,毛主席接见了各大单位的领导,当毛主席走到杜义德面前时,他突然停下脚步朝对方伸出手说道:“杜义德同志,你好哇,现在在哪里工作?”
杜义德笑着回答:“主席,您好,我刚刚调到海军。”
“担任什么职务?”
“副政委。”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道:“海军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搞好团结才是关键,首先要把领导班子的团结搞好,团结才有力量。”说完毛主席就朝前走去,杜义德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在海军的工作顺利开展。
1966年,杜义德被派到江西上饶,在离开前,他让大哥杜义良赶到北京,将母亲接回老家居住。
此后的六年时间里,杜义德一直挂念着母亲,但因处境不好,并不敢将母亲接到身边来。
1972年2月,海军总部派人来接杜义德回京,就在他收拾整理行装,家里乱糟糟一片的时候,突然接到大哥从老家发来的电报,上面说母亲病危了。
杜义德急匆匆地拨通了老家的电话询问情况,那边只说已经在昏迷中的母亲一直在喊着“三娃子”。
当时一边是组织的召唤,一边是母亲病重的消息,杜义德挂断电话后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他的家人从外面听去只有来回踱步的声音,以及不时从房子里飘散出来的烟味。
第二天一大早,杜义德打开了房门,他仿佛苍老了很多,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前往北京,当时他刚好60岁。
回到北京后不久,杜义德就接到了老家的电话,说母亲已经病逝了,那天,杜义德脸色很难看,他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一整夜,直到第二天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此后,他的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了事业当中,他不再操心家政等其他事,一心只有军队建设,1979年,叶飞调往海军,杜义德协助叶飞在海军熟悉了情况后正准备大展拳脚时,一封调令又让他前往西北地区。
1980年初,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因病离开岗位,由于西北地理位置重要,必须要派一员虎将坐镇,邓小平思考再三决定让杜义德去,就这样,已经快古稀之年的杜义德沿着当年西路军曾经悲壮鏖战的路途,走戈壁、翻高原,为军队建设呕心沥血,邓小平在1981年视察兰州军区时,对部队建设非常欣喜,夸赞杜义德说:“有你在西北,我就放心了。”
后来,杜义德感觉身体已力不从心,主动提出退居二线,邓小平挽留了他大半年才批准。
杜义德对大别山老区怀有深厚的感情,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老区人民的生活,他在一线岗位工作时抽不出时间,等到退居二线后,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还是坚持走了很多地方,了解了老区人民的生活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革命老区的生活依然贫苦,杜义德就和段君毅、刘子厚一起深入大别山老区农村,挨家挨户地了解情况。
此行中,杜义德看到了村民依旧拄着破旧的房屋,用水、洗菜、喂牛等都在一个水塘里,由于这里参加革命的青年很多,留下的又大多遭到了屠杀,有很多烈属,贫困程度很严重。
等回到北京后,杜义德专门写了一封调研报告交了上去,这引起了各个部门对老区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视,老区人民的生活逐渐有了改善。
此后,杜义德一直在为编写党史军史、支持老区发展、关心社会教育等工作忙碌,直到1998年才正式离职退休。
2009年9月5日,杜义德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赤胆忠心。将这些文章放到中小学课本中去。教育意义更大。
把伟大的母亲接回到自己的身边生活,才是人生对母亲孝顺!
司令王近山,政委杜义德!老搭档
写这种文章时,请换一个水平比较高一些的作家写吧,以免造成对那些前辈事迹的影响。
将军!!!
足智多谋之人,难得
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敬!
打长轩岭,那正是我老家。我的叔爷爷也是这样参加红军的,55年授少将。黄麻起义,黄陂出了不少将军。
一出手就三十块大洋?当时部队真的这样有钱吗?
你有家人等待,李彩云的家人却等不到他归来了
没讲授什么军衔
王近山的搭档。
英雄无悔
自己儿子怎么会不认识
老红军打江山,保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