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大败,总指挥徐向前却独自回来!毛主席的一番话,让人敬佩

翠彤评过去 2023-11-14 13:22:01

1938年4月,毛主席收到一封非常重要的电报,这是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三人署名发过来的。

当时,刘伯承是八路军129师的师长,邓小平是师政委,徐向前是副师长。

这是一封捷报,毛主席看后喜不自胜,对警卫员说道:拿酒来!

喝完酒,毛主席喃喃自语道:祝贺太行英雄又打胜仗了,部队由几千人壮大到了几万人。

旁边的警卫员感叹道:主席说的话应验了,有了母鸡何愁没有鸡蛋呢?

警卫员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其实,说的就是毛主席曾经对徐向前说的话。

下面,我们聊聊毛主席和徐帅交往的两段故事。

1、1935年,徐向前差点做错事,毛主席选择继续认可!

徐向前,1900年出生,山西五台人,曾经就读黄甫军校一期。

在黄埔军校,表现一般,远不如陈赓等人。事实说明,这是一个被被蒋介石严重低估的帅才。

徐向前的高光时刻,开始于在红军时期,他是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总指挥,无论是在鄂豫皖根据地还是川陕地区,都是威风八面,战绩出众,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将领。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成功会师。这是红一、红四第一次会师。说是第一次,因为还有第二次。

第一次会师之后,为了整体的考量,将两个军队进行了合并和整编,分成了左路军和右路军。

左路军的主要领导有红军总司令朱德、红军总政委张国焘、红军参谋长刘伯承等人。

看似,朱德和刘伯承赫然在列,实际上,这个军队是由张国焘说了算的。

为何会如此?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红四方面军的人多了不少,二是从当时的指挥次序看,红军总政委张国焘的权力是高于总司令朱德的。

毛主席等中央机关人员是跟着右路军的,右路军的军事指挥部是由红军总前委领导,前敌总指挥是徐向前,前敌总政委是陈昌浩,参谋长是叶剑英。

这支部队,看似有中央机关人员在这里坐镇,实际上,权力最大的是政委陈昌浩,红四方面军的人数更多。不过,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也在右路军里。

根据总计划,两路军都应该北上“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但是,张国焘很不甘心,有了自己的小九九,他愿意北上了,他要往川西北发展。不知为何,他对川西北这块地方情有独钟。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留在这里,还是他说了算。

张国焘的举动,让徐向前、陈昌浩等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怎么办?他们在犹豫之际,叶剑英发现了张国焘发来的电报,并快速报告给了毛主席等人。

事不宜迟,必须快速离开。就此,毛主席等人和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军团悄悄从右路军撤了出来,继续北上。

而徐向前、陈昌浩等人,虽然已经过了草地,经过会议后,暂时同意张国焘的意见,留在了川北。不过,对于和左右两路红军中的红一方面军战士刀剑相向,徐向前一直是否决的,而且坚持不动手,他曾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关于那年夏天的选择,徐向前认为自己没有做好。但是,当时的现状是:他面对张国焘和陈昌浩的强势,除了控制军队不要内讧外,基本左右不了张国焘的总体目标。

后来,张国焘的行为越来越夸张,甚至一度大搞分裂活动,而除了朱德、刘伯承大力反对外,徐向前也是坚定的反对者。

红四方面军暂时留在了川北,但是,在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人的反对下,加上部队掉头南下战绩不佳,因此,1936年,红四方面军再次选择了北上。

其实,看徐向前的这一段经历,如果毛主席是心胸狭窄之人,那么,徐向前的一生都可能是低谷了。

但是,红一、红四在1936年10月第二次会师之后,毛主席等人依然对徐向前认可有加。因为毛主席始终记得徐向前说的一句话:“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从细节推理,这话应该是叶剑英讲给毛泽东的)

其实,别说是徐向前了,张国焘犯了那么大的错误,会师后依然是红军高层、中共高层,是他自己不争气,最后成了叛徒。

可见,毛主席等人的心胸还是很宽广的。

2、西路军大败,徐向前沿路乞讨归来,毛主席暖心话安慰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陕甘宁根据地,蒋介石着急了,派出大军前来,意图剿灭红军。

从古到今,不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是分散风险的良策。

因此,有个策略路线形成了:打通西北的国际线,给红军留下一个后退的容身之地。

于是乎,有红四方面军一部组成的河西部队被命名为西路军,目的就是要西征,打通河西走廊,连通新疆,甚至连通苏联。

西路军的军事总指挥是徐向前,政委是陈昌浩,总共两万一千多人。

但是,没想到西征太难了,本来武器就不怎么先进,又碰上追剿红军的马步芳的彪悍骑兵。于是,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损失极大,几乎全军覆没。

关键时刻,陈昌浩组织大家开会:商量化整为零,分别突围。本来,总指挥徐向前是不同意的,想要战斗到最后一刻。但是,最后还是服从了军事委员会的安排。

徐向前这一路回归非常难,先是和陈昌浩一路徒步走向陕北。然,陈昌浩走不动了,在中途躲进一位老乡家里,不走了。

徐向前孑然一身,日夜兼程,沿着冰雪覆盖的戈壁滩,饮冰卧雪,不断前行。后来,打扮成羊倌模样,沿路乞讨多日,好不容易渡过黄河。

不久后,他碰到了一位流散的红军营长,在路过城镇时,徐向前当掉了自己唯一的金戒指,换了两身行头,化装成商人回了陕北。

到了陕北的时候,徐向前瘦骨嶙峋、胡子拉碴,任谁看了都会感叹半天。

当时,对徐向前的归来,有两种声音,一是很多人认为损失了大部队,光杆司令怎么有脸回来?一种是认为马家军太凶悍,队伍打散了,能回来就不错。

徐向前带着复杂的心情到了陕北,看到毛主席等人,话还没说就低下了头,万种委屈涌现心头。汇报情况时,不由自主地眼泪就下来了,这是对牺牲将士留下的眼泪。

看到徐向前的样子,毛主席安慰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这番话太让人敬佩了!这是大格局、大胸怀。

毛主席这暖心的一句话,感动了徐向前一辈子。

真的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啊!

得到毛主席的安慰和认可,徐向前擦干了眼泪,内心涌起新的斗志。

3、抗日战争开始,毛主席综合考虑后,合理安排徐向前的职位

按理来说,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八路军中,徐向前也应该成为一方主帅。

但是,有两个条件制约了徐向前:一是根据谈判,八路军整编成了三个师,这就注定只能有三师长。二是,徐向前刚从西路军的失败阴霾中走出来,身体也比较较弱。

所以,根据那段时期的整体情况,贺龙、林彪自然是要以自己团队为班底担任120师、115师的师长。而刘伯承的风评很好,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就此担任了129师的师长。

而徐向前担任了129师的副师长。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安排非常合理,既考虑了实际的情况,也考虑了个人的情况。

在129师的副师长职位上,徐向前干的时间不长,但是,表现可圈可点。因此,就有了开头的一幕:看到刘邓徐的捷报,毛主席痛饮美酒。

喝完酒时,毛主席和警卫员聊起了徐向前,警卫员说起了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毛主席感叹道:“他真坚强啊!”

接着,警卫员聊起徐向前回来时被人误解的种种:“主席,那些人不该埋怨他把几万人搞光了,他们说,一个光杆司令回来干什么?”

毛主席说道:“回来干啥?回来就干这个--打鬼子!他将来不是带2万人,而是要率领20万人、上百万人!”

不得不说,毛主席真的是知人善任,否则,怎么会有徐向前后面的辉煌,怎么会有授元帅的光辉时刻呢?

和毛主席一同解放新中国,真的是那一代元帅将军们的幸运,毕竟,他会将将军们的能力发挥到最大,会带领大家一同创造辉煌。

0 阅读:8

翠彤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