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谈崩了,中方直接被拒绝,澳将收回已租赁港口,违背契约精神

双持旋风 2025-04-24 14:19:27

澳大利亚和中国那边谈判谈崩了,中国企业达尔文港的租赁申请被澳大利亚直接拒绝,他们甚至还说要收回港口。这明明是个签了99年的合同,结果却被“国家安全”这个理由给搞砸了。不是说好的要讲契约精神吗?怎么突然就变卦了呢?

中国企业砸了几亿大洋,硬是把一个烂摊子港口变成了聚宝盆。现在澳大利亚眼馋了,想把它夺回去?更别说背后还有美国在捣鬼,那推波助澜的小动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澳大利亚这是打的什么如意算盘?是真觉得咱们中国好说话,还是急着向美国表忠心呢?

十年前,达尔文港还是个挺不起眼的小地方,港口设施老旧,货物吞吐量也少得可怜。北领地政府那会儿可发愁了,一直想找人来接手。到了2015年,中国岚桥集团挺身而出,跟政府签了99年的租赁合同,还砸了4亿多美元进去,开始大力整改。岚桥集团把港口设施都给翻新了一遍,码头运作效率也大大提升。就这么几年时间,港口的吞吐量从以前的微乎其微,直接涨到了每年2600多万吨。这一下,周边的物流、仓储、服务业也跟着沾光,生意红火得很。当地的就业岗位也跟着多了起来,直接翻了三倍。就连渔民们都说,现在生意比以前好做多了。岚桥集团的这番投入,算是让这座原本偏僻的港口,一跃成为了北领地的经济顶梁柱。这手笔,谁看了不得夸一句“真行啊”!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到了2025年,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要收回港口,理由是“为了国家安全”,这事背后的故事可比表面复杂多了。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明明白白,一个字儿都没提回购的事儿,现在政府倒好,说要“拿钱回购”,北领地的财政部门也跟着起哄,说要拿钱把港口“买回去”,可合同里哪有这规定?岚桥这些年往港口里砸的钱和精力,那可都是实打实的,港口能从一片荒凉变成现在的繁荣景象,全靠岚桥的努力。政府这一出,明摆着就是看上了港口的盈利能力,想直接摘现成的果子。

达尔文港那事还没平息呢,另一边,美国又挥舞起了关税的大棒子。到了2025年年初,美国直接宣布,要对全球的钢铝产品都加上25%的关税,连自己的盟友都不手下留情。澳大利亚的钢铝产业就这么被盯上了,澳媒赶紧算了笔账,发现这关税一加,澳大利亚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成本直接飙升,原本能赚的钱也被砍得差不多了。

更烦人的是,美国居然整出个“对等关税”政策,管你国家是大是小,都按一定比例回击。澳大利亚的外交部长气得不行,直接开腔说美国不够哥们儿。但抱怨也只是抱怨,政府压根儿没敢动手。总理阿尔巴尼斯出面表态,说澳大利亚绝对不会对美国搞啥报复性关税,还得继续跟美国当好“铁哥们儿”。

关税这事儿,说白了,表面上是个经济纠葛,但深挖一下,跟达尔文港那档子事儿是一个逻辑。澳大利亚的反应啊,满满的都是对美国的依赖。钢铝关税一出,澳大利亚的企业们那是怨声载道,可政府呢,愣是一声不吭,生怕惹恼了大靠山。再看看达尔文港,中国企业搞得热火朝天,澳大利亚政府却急着出来捣乱,关键是,他们给出的理由还站不住脚。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澳大利亚的小九九就一目了然了:经济上,他们离不开中国;但政治上,又得紧跟美国步伐,哪怕得牺牲点儿利益,也在所不辞。

达尔文港那合同的事儿,可不仅仅是影响一个港口那么简单。你想啊,中澳之间一年3200亿澳元的贸易额,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农产品这些支柱产业,全都离不开中国市场。岚桥集团把港口经营得风生水起,连带着北领地的经济也跟着水涨船高。结果政府那边突然说要撕合同,这可把商界给急坏了。矿业的大佬们赶紧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农业出口商们也是联名上书,反对毁约。就连北领地的商会都坐不住了,公开发文说:毁约那就是自掘坟墓啊!港口带来的就业机会、商业机遇那都是实打实的,要是真把这条路给断了,当地经济还不知道得倒退多少年呢!

更棘手的是,毁约这事儿还可能让澳大利亚在国际上丢脸。合同嘛,那可是国际经贸的顶梁柱。想当年,岚桥集团接手那港口,是北领地政府主动邀请的,两边都签了字盖了章,合法合规。结果现在港口升值了,就想不认账,这不是强盗行为是啥?这次能对中国企业动手,下次就可能对其他国家耍无赖。日子一长,谁还敢轻易来澳大利亚投资呢?要知道,澳大利亚的经济,全靠外资和出口撑着。要是自己把信誉给搞砸了,那后果可严重了。

聊聊关税那点事儿,澳大利亚的做法真是让人心里直打鼓。美国一加税,澳大利亚的企业就遭殃了,可他们政府呢,也就动动嘴皮子抱怨一下,真刀真枪的行动是一点没见着。更绝的是,他们还想方设法地把锅甩给中国,选举前就开始大肆宣扬“中国威胁”,想把国内的不满情绪给转移了。这招吧,短期里可能能给他们捞点政治好处,但往长远了看,简直就是拿自己的经济命脉开玩笑。中澳关系要是真恶化了,澳大利亚那铁矿石、天然气这些大宗商品,还能卖给谁啊?美国可没那本事全吃下。

达尔文港事件和关税问题,说到底,就是澳大利亚在中美较量里站哪边的事儿。澳大利亚政府觉得美国是大靠山,跟着大哥走才有保障。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可不含糊,澳大利亚也没能幸免。再看达尔文港那边,美国给的压力明摆着是想让澳大利亚当先锋,去堵中国的产业链。澳大利亚这么听话,但好处不一定能捞到,说不定还会因为得罪了中国,先把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给丢了。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澳大利亚的想法其实挺明显的。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他们觉得自己还得靠美国的保护,特别是现在亚太地区局势那么紧张。说到经济,虽然中国是他们最大的买家,但政府好像觉得,短期内吃点小亏没啥大不了的,只要战略上站对了队伍就好。

这如意算盘是不是打得有点太过美好了?中国市场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割舍掉的,现在商界和老百姓的反对声音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达尔文港的工作岗位、关税收入减少,这些都是明摆着的问题,政府要是还这么固执己见,恐怕连国内的支持率都要跟着大幅度下滑了。

0 阅读:0
双持旋风

双持旋风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