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恶意造谣秦始皇?

长城守望者 2025-02-21 14:22:54

作者丨被发之叟

1. 怀孕二象性

那夜,邯郸绝色美人赵姬拂袖艳舞,身处异国做人质多年的秦国王子子楚,一下被迷熟了。

此时的子楚正在他的天使投资人吕不韦家做客,他起身祝酒,请吕不韦一定要把赵姬送给他。

吕不韦一下火了,因为赵姬和他同居已久,早有身孕。

但此时吕不韦已经把全部身家都压在子楚身上,只好顺着子楚,把赵姬献给他。

赵姬一直隐瞒自己已有身孕,最终生下一个儿子,便是嬴政。

这么狗血的剧情可不是什么坊间花边故事,而是出自司马迁史记的《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便是后世人们认定吕不韦才是秦始皇亲生父亲的源头。

在《资治通鉴》里,吕不韦的表现似乎要更耐人寻味一点:

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请之。不韦佯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异人遂以为夫人。

在司马光笔下,吕不韦不是真怒,而是假装生气。这似乎是为了掩饰赵姬已有身孕的事实,让异人(子楚是异人的字号)不起疑心。

这里的吕不韦好像早有预谋,布了盘大棋:看来他不只是要投资一个王位而已,他还想把自己的血脉送上王位。

如此心机,如此做买卖,无愧为天下第一富商。

那为什么秦始皇的身世两千年来争议不断呢?

因为在《史记·秦本纪》的开篇,司马迁写得明明白白: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这个记载言简意赅,没有渲染,没有剧情,但清清楚楚,没有什么歧义。

赵姬到底是不是已有身孕?太史公这两处自相矛盾的记载,可让后世犯了难。

又要我背锅?

2. 赵姬的身份之谜

如果说在两处不同的记载自相矛盾也就算了,可能太史公写了太多东西,忘了自己以前用过“者……也”这样的判断句判定过子楚是嬴政的生父。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吕不韦列传》说完赵姬生下嬴政,子楚立赵姬为夫人后的下一句,就说赵人要杀子楚,子楚成功脱逃,却留下了妻儿。赵人本来想杀他的妻儿,但因为赵姬是赵国豪族的女儿,所以逃过一劫: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前一段说,赵姬是舞女,在那个时代,大概率不会是什么良家妇女。这样的女人,做妾是合适的,但要立为堂堂秦国王子子楚的正妻,即便子楚落魄为人质也做不出这么不体面的事情。

这样来看,后一段说赵姬是赵国豪族的女儿似乎更为合情合理。

那赵姬到底是不是已经怀了吕不韦的孩子才嫁给子楚的?

3. 吕不韦的风投算盘

不管吕不韦是真怒假怒,让我们推测一下精明如吕不韦是怎么在心里打算盘的。

当年,吕不韦已经是富可敌国的国际大商人,人称阳翟大贾。在邯郸他初见子楚,认为子楚“奇货可居”。这是一笔全天下最大的大买卖,最大的风险投资。

吕不韦曾问他父亲,“搞农业投资,种地卖粮,能有几倍利润?”父亲说:“十倍”;“搞商业投资,买卖珠宝呢?”父亲说:“百倍。”吕不韦接着问:“搞政治投资,拥立国君,能有几倍利润?”

老父亲只回答了两个字:“无数。”父亲的意思,可能是利润大到难以想象,也可能是无法计算,生死难料。

不管怎样,吕不韦说干就干。

当时,子楚的爷爷秦昭襄王已经在位四十几年。秦昭襄王太能活,太子安国君,也就是后来的秦孝文王,好不容易熬到继位,登基三天就暴毙而亡。

这些当然是后话,当时吕不韦看中的,是老秦王不久就要离世,而安国君继位者尚未指定。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偏偏他与最宠爱的正妻华阳夫人却没有子女。

华阳夫人出身楚国王族,是秦昭襄王母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宣太后的表侄孙女。秦楚世代联姻,华阳夫人在安国君的继承人问题上有决定性的发言权。但华阳夫人没有子女,眼看楚系外戚的势力就要倾覆。

这便是吕不韦嗅到的商机,他也是这么说服子楚加入他的计划的。吕不韦随即开始层层攻关,他先游说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言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又在华阳君的引荐下见到了华阳夫人的大姐,珠宝好礼相送,又动之以情。最终,在阳泉君和华阳夫人的帮衬下,华阳夫人也被说动了,心里也盘算着这桩买卖对她们芈氏家族的意义,于是同意把子楚收为养子。

水到渠成了。毕竟,安国君成为王太子,多有倚仗华阳夫人的关系;再加上枕边耳语柔情劝说,子楚不出意外被选为继任者。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吕不韦的算计。子楚为什么奇货可居?因为他身上流着秦国王室的血。也就是说,血统对吕不韦来说几乎就是一切,他没必要在这上面冒更大的险。

即便吕不韦真有这么大胆,玩立国君的买卖还不够,还要做窃国大盗,华阳夫人那边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就被骗过去。毕竟,血统对芈氏家族而言同样关乎生死存亡,他们不会如此疏忽。

更何况,子楚真有这么好骗吗?子楚身边的医和婢女侍从有什么好骗吗?按照当时的惯例,献姬是需要“谨室”的,也就是说,赵姬需要先被医馆号脉,被老妈子查月经,确认有没有身孕。

吕不韦真的有自信把一切包装得严严实实,干这种杀头买卖吗?

唯一的可能似乎只有,子楚已经变态到甘当牛头人,明知赵姬已有身孕也要娶,明知赵姬生下的孩子是吕不韦的也要立为太子。

或许吧,我们确实没有证据排除这种可能。

4. 八卦为什么流行

《吕不韦列传》里记载的秘事,在《史记》之前的历史记载中并无旁证。

此外,如果吕不韦真的把事情做得那么滴水不漏,事情就是怎么泄露出来,传到司马迁耳朵里的呢?

明代学者王世贞倒是做过很够意思的推理。要不,就是吕不韦故意把事情泄露给秦始皇知道,让秦始皇知道自己才是他的亲生父亲,保他荣华富贵;要不,就是秦始皇逼死吕不韦后,吕不韦的门客编出这种狗血故事给秦始皇泼脏水。

再来看看,司马迁写《秦始皇本纪》,主要根据的正儿八经的秦国官方正式记录;而他写《吕不韦列传》,则是依据战国以来流传的各种故事。

当然,我们可以说秦国官方为了自己的正统,掩盖或歪曲了历史真相。但须知,那些流传的故事更多出自游士和民间,多有添油加醋夸大其词。

况且,这样流传的故事常常对错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把另一个时代另一个人的事情,套在这个时代这个人的身上。《吕不韦本纪》的故事,和《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春申君献有孕之女给楚考烈王的故事如出一辙。而且春申君的故事要记载得更加详细动人、活灵活现。

因此,《吕不韦列传》里的记载可信度不高。

可是这个八卦的狗血故事是怎么流传了两千年呢?

其实也很简单,这个故事特别合被秦灭掉的山东六国遗老遗少的胃口。毕竟这样一来,哪还有什么秦王扫六合,秦的血脉早就断掉了,嬴家的秦国恰恰是第一个灭国的。

而在儒家的主流叙事中,秦始皇向来是作为暴君存在的,儒家学者更倾向于尽一切可能去贬低秦始皇。他们痛恨秦始皇,历来口诛笔伐,如果秦始皇是最卑贱的商人和舞女的野种,那可太解恨了。

我们现在能读到的《史记》,有不少后人添改。东汉时期,《汉书》的作者班固就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末尾添加过一段对秦灭亡与秦始皇的评价,直呼秦始皇为“吕政”。

而大儒司马光和他极具儒家意识形态色彩的《资治通鉴》,更是要细说吕不韦假装生气的剧情。这样一来,整件事就都是吕不韦老谋深算的层层布局,显得就更为龌龊不堪。

话说到这,笔者当然主张嬴政是子楚的亲生儿子更为可信。但历史的客观真相,又谁能真的穿越回去亲眼看看呢?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 史记[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明.王世贞.中华再造善本. 明代编. 集部. 弇州山人读书后[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李开元.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M].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

杨宽. 战国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