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库尔斯克会战苏军伤亡是德军的两倍,但为何还说是德军惨败?

明哲明史 2025-02-12 11:26:49

在1943年爆发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投入了78万军队,3000辆坦克,一万门火炮和2110架飞机。而苏军则投入了191万人,5100辆坦克,25000门火炮和2800架飞机,战役的结果是德军损失了近50万军队,坦克1500多辆,而苏军损失86万人,坦克超过5000辆,明明苏军的损失要比德军大得多,但为什么说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惨败呢?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为何失败?

首先德军打库尔斯克会战本身就是一件无奈的事情。在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东线德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虽然康斯坦因的哈尔科夫反击战稳住了战线,但大家都知道被苏军突破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希特勒希望趁着苏军还没有形成绝对优势之前发动一次战略决战,撤退苏军力量,然后转入防御战,继续消耗苏联的人力资源。

于是希特勒就选中了库尔斯克地区,这里德军和苏军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如果拉平对德国接下来的防御有很大好处。于是在1943年7月德军南北夹击库尔斯克突出部内的苏联方面军。但苏军早在几个月之前就知道德军的计划了,在库尔斯克地区修建了无数的反坦克工事,将库尔斯克地区修建成了一个堡垒。

但即使如此德军面对苏军依然势不可挡,南线的曼施坦因带着党卫军装甲集团军突破了苏军的前线防御,眼瞅着差一点儿就要合围苏军了,但在关键时刻希特勒却将南线的装甲师调往了西西里地区,盟军在西西里发动了火炬行动,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政权朝不保夕,由于希特勒挪用部队,导致了曼施坦因的进攻失败。

为何德军损失小于苏军依然是失败?

如果看整场库尔斯克会战,那么苏军的损失确实是远远大于德军的,尤其是坦克方面的损失,德军损失1500辆坦克,而苏军损失接近6000辆,双方差距直接就是四倍,人员损失苏军伤亡也是德军的两倍,如果只看占损比的话,似乎苏军才是失败者。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首先判断一场战役是否失败,要看战争双方的战略目的有没有达到。德军的战役企图是拿下库尔斯克地区,围歼大量苏军,结果却是德军没有拿下库尔斯克地区,虽然歼灭了大量苏军有生力量,但没有摧毁其指挥体系,苏军的框架依然在,只需要很短时间斯大林又能拉出来一支军队。

其次虽然苏军的伤亡比德军严重,但是双方的实力是不平等的,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爆发时在东线只有350万军队,而苏军则拥有800万人左右,双方的力量对比非常失衡,并且库尔斯克会战投入了德军在东线最后的预备队,打光了很难补充,在苏军的持续放血之下,德军的力量只会越来越虚弱。

还有一个冷知识,库尔斯克会战可不是德军停止进攻就完事了,后期苏军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攻,例如在奥廖尔战役中莫德尔的第九集团军顶着苏军上百万人的进攻,虽然最后丢失了奥廖尔,但给苏军造成了30多万人的伤亡,以及南线的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苏军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历来进攻方损失都会大于防御方,因此苏军损失大于德军并不出人意料。

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德军的力量再次遭到了极大地削弱,德军失去了东线的战略主动权,在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里德军只能被动防御,最多打一打防守反击,战略进攻永远离开了德国人,德国的失败已经是时间问题。
0 阅读:2
明哲明史

明哲明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