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总理病逝前向李先念坦露:我对温玉成的事心中一直不安

一只说历史啊 2024-10-01 13:36:42

1975年,周总理病逝前向李先念坦露:我对温玉成的事心中一直不安

1975年冬,北京医院病房里。周恩来总理瘦弱的身影半靠在床头,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刚进门的李先念和陈锡联。他握住二人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有两件事我一直放心不下,其中一件就是温玉成的事。。。。。。”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战功赫赫的红军元老,晚年会被贬到偏僻的邓家花园养病?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将军的体重从140斤骤降到90斤,瘦得只剩皮包骨。这个人就是温玉成。

温玉成的命运,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他的故事,从结尾开始讲起,或许会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1989年,温玉成在南京安详离世。按照遗愿,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位红军老战士,最终回到了革命的发源地,与战友们长眠在一起。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温玉成拒绝了去条件更好的北京治疗的建议。

为什么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会选择远离权力中心?这得从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十年说起。

1971年,林彪事件爆发后,温玉成突然被“隔离审查”。虽然调查并未发现他有任何问题,但他还是被贬到成都“休养”。在那里,他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十年。

想象一下,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突然被打入冷宫,身边只剩下妻子相伴。温玉成的妻子宋婉明,为了给丈夫鼓劲,甚至偷偷在衣服里缝进小纸条,上面写着孩子们的近况和鼓励的话。

这段经历,让温玉成对权力的无常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许正是因为此,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远离北京,回到南京度过余生。

那么,温玉成是如何从一个红军小战士,一步步走到权力的巅峰,又跌入谷底的呢?

故事要从1929年说起。那年,15岁的温玉成加入了毛泽东领导的红军。要知道,当时的红军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天天打仗。但温玉成却干得热火朝天,很快就成了一名出色的战士。

长征途中,温玉成随红五军转战南北,九死一生。有一次,他们的部队被敌人包围,温玉成带着几个战友,硬是挖开藏身的屋墙,连夜逃了出去。你能想象吗?就像现在的特种兵电影里演的那样,只不过更加惊险。

抗日战争爆发后,温玉成被派往新四军工作。在江南地区,他和著名的“胡传魁”斗智斗勇。这个胡传魁,就是后来《沙家浜》里的胡传魁。温玉成设下圈套,差点把胡传魁和日军一网打尽。可惜胡传魁狡猾,最后还是跑了。

解放战争时期,温玉成率部开赴东北,很快发展成一支近万人的部队。他成了林彪手下的得力干将,打仗时一个顶俩。

抗美援朝爆发后,温玉成率40军首批入朝参战,打响了志愿军的第一枪。当时美军装备精良,而志愿军却只有小米加步枪。但在温玉成的带领下,40军硬是打出了一场漂亮仗。毛主席听说后,亲自接见了温玉成,还设家宴款待。

战后,温玉成一路高升,先是当上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后来又被提拔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进入中央工作。1968年,他更是被任命为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掌管京畿重地。

然而,好景不长。身居要职的温玉成很快陷入了一场政治漩涡。作为林彪的老部下,他难免受到牵连。尽管温玉成为人忠厚老实,但在那个特殊年代,这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点。

就在温玉成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1975年冬天,已经重病在床的周恩来总理,突然提起了温玉成的事。周总理的这番话,为温玉成的命运带来了转机。

温玉成的经历,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风云变幻。有人说,温玉成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能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命运的转折往往来自于一个人的记挂和关怀。也有人说,温玉成最后选择远离权力中心,回归平凡,才是他最睿智的选择。无论如何,温玉成的一生,都值得我们深思。

0 阅读:95

一只说历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