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科技工厂将成贺锦丽或特朗普的下一个打击目标,但为时已晚

啊德音 2024-11-04 12:56:37

南华早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副总统贺锦丽之间的总统竞选正值多方面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之际,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高科技制造业的崛起,以及美国遏制其发展的努力。

中国工厂经过数十年昼夜不停的生产和改进,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始组装更为复杂的产品,从华盛顿到柏林的政界人士都对此密切关注。

一批接一批的电动汽车(EV)及其它高端科技产品,由日益精密的机器人自动操作而成,这一现象在西方引发警惕,推动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意图重新调整供应链并将制造业岗位带回国内。

无论谁最终获胜,美国总统竞选日益激烈,但有一点明确无疑:中国已站在工业生产前沿,而非遥不可及的未来。

无论是前总统特朗普还是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贺锦丽,这两位主要党派提名人,几乎可以确定下一任的美国总统任期期间,将加大力度遏制中国在高科技工厂行业的崛起。

分析人士表示,他们的策略将围绕这一原则展开,包括惩罚性措施如关税和贸易限制,或国内研究资助等积极激励。

经济学人智库的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徐天成表示,“方向非常明确,科技战只会愈演愈烈,而选举结果将更多地影响战术层面,而非战略。”

徐天成指出,“主要差别”在于美国是否会“利用盟友来遏制中国,特朗普更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对中国及其企业采取严厉的,无差别的行动,而贺锦丽则可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协同方式。”

曾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如今在先进制造领域已不再是学徒,而是与西方平起平坐,竞争更为激烈,这一转变是多年产业政策和大量国家投资的结果。

北京智库安邦的分析师赵志江表示,“全球格局已发生变化,中国不再是先进制造的学徒,而是能与西方抗衡的选手”。无论在工业机器人还是造船领域,中国的企业已具备与西方同行平起平坐的能力。

除了科技之外,西方还必须面对中国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占据全球市场半数以上份额的现实。2023年,中国共生产了3000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制造商,曾被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一次知名采访中嘲笑的企业,如今正与传统企业和新兴绿色转型浪潮的公司分庭抗礼。

比亚迪的高管们可能才是笑到最后的人。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首次超越特斯拉,第三季度收入超过后者。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比亚迪在今年前八个月内的销量已超越德国巨头大众在中国的总销量,包括内燃机车型。

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激增,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出口量超过491万辆。为了遏制这些庞大的电动车队,今年美国将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至100%,使税率翻了四倍。

但人们仍担心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这一关税漏洞的可能性,因为根据《美墨加协议》,这类产品可免除进口税。

对此潜在漏洞的担忧促使美国工业倡导组织“美国制造联盟”在二月份向拜登政府提出报告,要求限制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加码,表示将对中国汽车征收最高达200%的关税,以阻止其在美国市场销售,保护美国的汽车行业。他在密歇根州这个关键战场州的最大城市底特律发表了这番言论,底特律曾是美国工业心脏地带的中枢。

欧盟也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以遏制中国制造的汽车流入,10月4日的投票中批准了最高达35.3%的额外关税,叠加到该地区现行的10%的车辆进口税上。

安邦的赵志江指出,这些地缘政治壁垒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存在,可能会持续数十年。我们正进入去全球化时代,全球一体化逐渐成为例外,而国际空间的碎片化已成为主流趋势。”

中国利用其庞大的国家资源来对抗这一趋势并建设工业能力,仅在今年前七个月,就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划拨了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约1410亿美元)。

虽然美国在最前沿的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软件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在广泛的供应链上的优势已不可忽视。

根据韩国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上月发布的报告,中国2022年共投入29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安装量的一半以上。

2021年,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使用率是美国的12倍,自动化成为“优先任务,并获得了慷慨的补贴”,根据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一份报告。

在造船这一需要庞大专业技术和高度专业化的领域,中国已跻身世界前列。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得益于中国船舶集团等国有企业,今年前九个月内,中国完成了全球55.1%的船舶建造,拿下了74.7%的新订单,并持有全球61.4%的在手订单。

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中心兼职研究员余翔表示,中国在这些高要求领域的快速增长可归因于几个因素,包括制度开放,企业家尤其是私营部门的“创新精神”,以及在自主研发上的大规模投资。余翔指出,“尽管美国和欧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遏制中国的工业崛起,但这些努力已经无法完全阻止中国的进步”。

他说,充其量,只能在长期内放缓其步伐。然而,拖慢中国的工业上升步伐最终不利于全球经济的整体增长,对美国和欧洲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障碍,中国企业开始向海外扩展,建立了新的国际供应链,进入以前未涉足的市场。

安邦的赵志江指出,但由于最前沿科技的贸易受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变化影响,区域扩展可能比全球扩展更具可行性。他说,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敏锐地意识到地缘政治风险,谨慎进入特定市场。预计随着公司适应新的全球格局,更多的中低端技术可能会被出口到国外。

经济学人智库的徐天成说,中国仍将是全球供应链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供应链将受‘友岸外包’和‘近地生产’影响,趋于更短,更区域化和更具选择性。在某些行业,中国将在区域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虽然不一定在全球范围内。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而整个工业产出增长了5.8%。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日益加深的经济一体化是“友岸外包”倾向的一个例子,企业加大了在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制造能力。然而,正如经济学人智库的徐天成所述,由于中国产品种类繁多且具备成本效益,加之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和低廉的生产成本,中国仍将是全球供应链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随着中国企业的全球扩张和投资增加,东道国对中国制成品和零部件的需求也将增长。徐天成补充道,尽管未来供应链可能不会物理上位于中国,但仍将由中国企业所控制。

​​

0 阅读:28

啊德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