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犹如一片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时刻威胁着生命的质量与长度。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警觉,去正视它、了解它,才能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占据主动。国家癌症中心今年 2 月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如同一声沉重的警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癌症在我国的严峻态势 —— 每年高达 241 万的癌症死亡病例数,平均每分钟就有 7 人被癌症夺去生命。在众多癌种里,肺癌犹如 “带头大哥”,夺走的生命数量最多,紧随其后的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癌症已然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 “杀手” 之一。

揭开恶性肿瘤确诊的神秘面纱
当我们面对可能存在的恶性肿瘤时,医生是如何一步步抽丝剥茧,准确揪出这个 “健康杀手” 的呢?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的确诊就像一场严谨的解谜游戏,分为两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发现可疑恶性肿瘤。患者常常是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泛起了异常的涟漪;或者是身体出现了一些让人不安的症状,比如莫名的疼痛、持续的不适等,于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又或者是因为其他疾病等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在这个过程中,B 超、CT 和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就像医生的 “火眼金睛”,能够穿透身体的层层阻碍,发现体内可能存在的恶性肿瘤。它们可以清晰地呈现出身体内部的结构和形态,哪怕是微小的异常,也难以逃脱它们的 “视线”。
如果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了可疑的肿瘤,接下来就进入了关键的第二步 —— 取病理活检。这一步就像是给肿瘤做一个 “身份鉴定”,以明确它的良恶性和具体的病理类型。活检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 “使命”。

外穿刺活检,通常是在 CT 或 B 超的引导下进行的,就像在黑暗中为医生指引方向的明灯。对于大部分肺部的可疑病灶,CT 就像一位精准的导航员,引导着医生准确地进行穿刺;而对于浅表性淋巴结节以及位于乳腺、肝脏、肾脏、胰腺和前列腺的可疑病灶,B 超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找到最佳的穿刺位置。在进行穿刺时,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要达到 50×109/L 以上,这就像是给穿刺手术设置了一道安全门槛。当然,穿刺也并非毫无风险,它有一定的几率发生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针道种植转移,也就是癌症转移,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极低,整体而言,外穿刺活检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就像在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上行驶,虽然偶尔会有小颠簸,但大方向是平稳的。
如果可疑病灶位于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结直肠或膀胱等无法进行外穿刺的部位,内镜活检就派上了用场。常见的胃镜、肠镜和膀胱镜等内镜,就像医生深入患者体内的 “侦察兵”。医生会将内镜小心翼翼地深入患者体内,直达可疑肿瘤的部位,然后仔细观察肿瘤的形态,就像侦探在犯罪现场寻找线索一样。接着,在内镜下取活检,并将样本送去病理科进行检验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腹腔镜或胸腔镜活检相对来说较为少见,当可疑病灶位于腹膜或胸膜这些难以用普通方式取活检的部位时,腹腔镜或胸腔镜就像医生手中的 “秘密武器”。医生会通过它们进行探查,在找到明确的病灶后,迅速而准确地取活检,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的依据。

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你注意到了吗?
癌症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从最初的发生到最终的确诊,往往需要经历 5-1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像一场漫长而隐秘的潜伏战。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不断地发出一些异常信号,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并尽早进行诊断和接受规范治疗,就有可能大大提高癌症的治愈效果,就像在黑暗中抓住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身上出现肿块或突起,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信号。如果发现身上有一个硬硬的肿块或者突起,摸起来表面粗糙,边界模糊不清,就像一团迷雾笼罩着,难以推动,而且还在持续性地增大,那么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与癌症有关,它就像一个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体重骤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迹象。如果本身没有刻意减肥,但体重却在短时间内如自由落体般快速下降,比如几个月内减少了 5%-10% 的体重,这时候就要特别留意癌症的可能了,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小偷,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了身体的健康。
反复咳嗽也可能是癌症的 “蛛丝马迹”。普通的咳嗽就像一场短暂的小雨,通常 2 周左右便能痊愈。但如果咳嗽长时间反复,超过 1 个月都不见好转,就像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雨,让人不胜其烦,那么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癌在作祟了。
口腔溃疡或舌头白斑久治不愈,也值得我们关注。普通的口腔溃疡或舌头白斑,就像生活中的小插曲,一般 1-2 周即可自行痊愈。但如果持续时间超过 1 个月,用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治愈,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那么就要怀疑可能与癌症有关了。
吞咽困难、咽喉疼痛也是一些癌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并且伴有胸骨后方胀痛,就像有一块石头堵在了胸口,很可能是食道癌发出的信号;如果没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却出现持续的声音嘶哑、喉咙疼痛和吞咽困难,就像嗓子里卡了一根刺,那么很可能是甲状腺癌或者喉癌在捣乱。
排便异常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发现排便的形状、次数和习惯等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比如突然持续便秘、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又或者出现黑便、便血、便便形状变细等情况,就像原本规律的生物钟被打乱了,那么就要小心肠癌的可能了。
头痛加重也是一个危险信号。大部分的头痛,就像一阵轻轻的微风,通常到了晚上就会有所缓解,也不会影响到睡眠。但如果晚上也会头痛,头痛持续时间超过 1 个月,并且突然加重,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就像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那么就有可能是患上了脑瘤,一定要及时就医。

持续性发热也不可小觑。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烧,以低烧为主,并且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就像身体里有一团无名之火在燃烧,那么就要重视起来,这很可能与癌症有关。
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也是一个需要警惕的症状。如果阴道无缘无故地出血,比如正处于非月经期或本身已经绝经,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泛起了巨大的波澜,那么就有可能是宫颈癌或相关癌前病变引起的。
癌症治疗中的中医智慧
当不幸确诊癌症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就成为了患者和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癌症治疗的手段多种多样,就像一个庞大的武器库,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激素治疗等。在选择治疗手段时,医生会综合考虑癌症的类型、部位、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中医在治疗癌症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念,就像一座蕴含着无尽智慧的宝库。中医主要会用到以下三种方法来治疗癌症。
清热解毒法,中医认为热毒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癌症患者常常会有邪热淤毒的症状,具体表现为口渴、舌质红、苔黄、疼痛发热、肿块增大等,就像身体里燃起了一把熊熊烈火。所以中医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癌症,这就像给身体降火的 “灭火器”,不仅可以直接杀伤或抑制癌细胞,还能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软坚散结法,如果癌症患者有癥瘕积聚类病症,也就是能摸到包块,并伴有苔腻、脉滑、舌质灰暗、喘咳痰鸣、无名肿毒、腹痛腹胀等症状时,中医就会采用软坚散结法来进行治疗。常用的软坚散结药物通常味道偏咸,比如莪术、丹参、夏枯草、赤芍、牡蛎、鳖甲、海藻、半夏、三棱和浙贝母等,它们就像一把把 “小铲子”,努力地化解身体里的肿块。
以毒攻毒法,中医认为当体内毒邪积聚时,就会导致机体的气血阴阳失衡,进而引发癌症。以毒攻毒法就是利用某些中药的毒理作用来去除患者体内的毒邪,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就像以暴制暴的策略。常用于治疗癌症的有毒中药包括水蛭、蜂毒、蜈蚣、壁虎等动物药,乌头、巴豆、长春花、雷公藤等植物药,以及砒霜、砒石、雄黄等矿物药。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以毒攻毒法时,用药量必须严格按照剂量,就像驾驶汽车时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千万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远离癌症危险因素,拥抱健康生活
癌症并非不可预防,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远离一些危险因素,就像为身体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大大降低患癌的风险。
吸烟,尤其是重度吸烟,就像一个恶魔的使者,可让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20 倍之多。除了肺癌,吸烟还会引发口腔癌、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有研究指出,吸烟者的终身患癌率会显著高于 25%,而美国的一项统计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跟吸烟有关。所以,为了远离癌症,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吸烟,就像拒绝一个危险的诱惑。
饮酒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可引发口腔癌、食道癌、喉癌、乳腺癌和肝癌等多种癌症。而且与不饮酒者相比,饮酒者患癌的风险就像坐了火箭一样翻了一倍。因此,不想得癌症,就要尽量少饮酒,最好是滴酒不沾,让身体远离酒精的侵害。
病毒或细菌感染也可能成为癌症的 “导火索”。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就像两颗定时炸弹,可引发肝癌;EB 病毒感染可引发淋巴癌和鼻咽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引发宫颈癌和肛管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发胃癌;结核杆菌感染可引发肺癌。另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和血吸虫感染也可引发癌症。
空气污染,像是 PM2.5、油烟、石棉纤维和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就像看不见的杀手,都可以引发肺癌。我们要尽量减少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时间,保护好自己的呼吸系统。
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癌症的 “帮凶”。日常饮食中爱吃腌制、霉变、高脂、煎炸烧烤、加工红肉等食物,就像给身体喂下了一颗颗 “毒药”;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较少,以及肥胖和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显著增加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我们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辐射,过量的辐射就像一把无形的刀,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在医院检查中,X 光的辐射量相对较低,而增强 CT 和 PET-CT 的辐射量则相对较多,如无必要,不建议频繁做这些检查项目,避免不必要的辐射伤害。

滥用药物,部分药物就像隐藏的陷阱,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即使是抗癌药也有风险。例如治疗血液病的常用药马法兰和治疗乳腺癌的常用药环磷酰胺,都可能会增加患淋巴癌的几率;而治疗乳腺癌的常用药法乐通和三苯氧胺也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患病几率。我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
各种重金属摄入,铅、镉、砷、镍和铍等各种重金属就像潜伏在身体里的敌人,可能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而重金属的最主要摄入来源包括饮用水、部分中药和烟草。我们要注意饮食安全,避免摄入过多的重金属。
紫外线,如果经常暴晒在太阳下,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就像一个无情的侵略者,会增加皮肤鳞癌和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我们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除了上述因素外,甲醛、苯和氡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癌风险。在大众的眼里,癌症是可怕的,因为一旦确诊癌症后,就要面对癌症导致的疼痛、身体和外貌改变、失能和死亡等后果。但实际上,很多癌症都是可预防、可治疗的,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癌症相关知识,平时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尽量避开可致癌的危险因素,定期体检和做癌症筛查,就能大大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身边人患癌的情况呢?对于预防癌症,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或者经验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哦。# 癌症预防 #癌症治疗 #健康生活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