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史之乱的幕后功臣,解决唐朝财政危机,却被人唾弃

纵横五千年 2024-12-29 15:08:13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郭子仪、李光弼的表现出色,他们领兵多次击败叛军,堪称是唐朝再造的功臣。然而战争就是财力的比拼,如果没有财政上的支持,郭子仪、李光弼恐怕也不能屡战屡胜。在平叛过程中,一位幕后功臣成功解决了唐朝的财政危机,保障了前线的供给,但是他的却遭到了人们唾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临危受命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形势岌岌可危,叛军占据着河北、河南等广大地区,周边地区因为要与叛军作战,也征用了当地的赋税。这样一来,唐朝朝廷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财政危机。关键时刻,一位名叫第五琦的官员挺身而出!第五琦姓第五,是长安人,在开元十四年(726年)考中明经,但之后三十年间,他的仕途并不顺利。

756年10月,在上司贺兰进明的推荐下,第五琦入朝奏事。在见到唐肃宗后,第五琦说道:“今之急在兵,兵强弱在赋,赋所出以江淮为渊。若假臣一职,请悉东南宝赀,飞饷函、洛,惟陛下命。”唐肃宗非常高兴,他也正为财政上的问题感到担忧,当即任命第五琦为监察御史、句当江淮租庸使,负责整顿财政问题。

二、理财高手

既然敢于向唐肃宗请命,说明第五琦心里是有准备的。之后的数年间,他对江淮财政进行了整顿,并在758年正式推行“榷盐法”。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朝廷就开始对食盐进行管制。第五琦在此基础上,于产盐区设置监院,对于食盐实行专卖,同时还提高食盐的价格,由每斗10文提高到110文,另外还打击私自制盐、偷卖盐的行为。

“榷盐法”推行后,唐朝的财政收入倍增,实现了“人不益税而国用丰饶”,自此盐税成为唐朝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由于第五琦工作出色,他的官职又得到了提升。这年七月,第五琦又开始铸造、发行“乾元重宝”。通过这种以一当十的虚价大钱,从民间掠夺钱财,来维持对叛军的战争。759年,第五琦被任命为宰相。

三、为人唾弃

第五琦虽然理财有方,但其实他的各项措施都是建立在剥削百姓的基础之上。到了唐代宗时期,第五琦又在765年五月提出了“税百姓田,十亩收其一”,也就是说将税率提高到了收成的十分之一。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实行“十五税一”,到了汉文帝时期采取“三十税一”,后世王朝基本上沿用了“三十税一”的标准。

因此,第五琦的“什一税”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到了第二年,各地都出现了“民苦其重,多流亡”的情况。为此,唐代宗不得不宣布大赦、改元,并且废除“什一税”。由于第五琦不择手段,加重对百姓的负担,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唾弃。另外,他还与宦官鱼朝恩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更加让人不齿。

参考资料:1.《旧唐书》;2.《新唐书》

0 阅读:26
纵横五千年

纵横五千年

品读千年历史,感悟人生冷暖!